使命不远万里

2022-05-28 20:02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2年5期
关键词:营区维和

他们是狙击专家,他们是基建达人,他们是排雷高手,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离开祖国远赴异乡,守卫希望与和平;他们传递友谊尊重生命,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担当!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维和部队!向他们敬礼!

维和人员携手飞赴万里之外的国家,在艰险的维和任务中,他们挥洒汗水,也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希望播撒至世界各地,同时,他们也将故事带给了我们。

我和子弹擦身而过

讲述人:刘俊豪

9月底抵达任务区后,我发现南苏丹的安全形势比想象中更为严峻,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刺耳的枪声总会打破夜晚的寂静。没想到,不久后我就差点和一颗飞入营区的步枪流弹来了个“亲密接触”。

那一天,我是当天的夜间巡查干部,职责是在前半夜和后半夜各巡查营区一次,不仅要走遍营区的边边角角,还要巡查各哨位哨兵的履职尽责情况及各中

队夜间就寝情况等。

当晚10点30分左右,对讲机里传来哨兵的紧急报告:值班室,我是四号哨位,在我哨位西南方向500米处有连续枪声……四号哨位的报告还没结束,远处突然枪声大作。

坏了!当时我的第一念头就是,在板房里都能清晰听到这次交火,说明交火双方离我们营区并不远,冲突很有可能波及我们营区。

冲突一旦升级很可能有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趁乱混入营区,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大队领导带着我和一名军务参谋赶赴四号哨位现场指挥部署防卫力量。到达四号哨位后哨楼外南侧50米处突然传来一串急促槍声,一颗子弹“嗖”地一下,从我们头顶飞过并击中身后10米处的车辆,发出一声清脆的“铛”声!氛围瞬间紧张凝固起来,我们迅速借掩体进行隐蔽!

第二天天刚亮,四号哨位的哨兵就找到了那颗飞入营区的流弹,只见一颗步枪弹弹头紧紧嵌在一辆工程车的钢板上。我用手机拍下了那颗几乎擦着我们头顶飞过的子弹留作纪念,时刻提醒自己,在危机四伏的任务区永远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在国外维和的日子真是危险重重,维和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时刻保持战斗状态讲述人:张杰锋

我们班担任拉水警卫任务,取水点位于营区外5公里的一个村庄,一路上还有其他出兵国的拉水车队和我们同行,这可是我们展现中国军人军事素养和个人形象的好机会。到达取水点车刚一停稳,我和班里的四名战友就矫捷地从车厢里跃身而下。“游波,独立大树左侧;苗创,三岔路口……密切观察,到

位!”班长何昌雨一声令下,我们迅速成环形战斗队形占领位置,相互通视严密戒备。见中国工兵一如往常的严阵以待,一旁正在取水的肯尼亚步兵营和当地雇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一到取水点,一些出兵国的维和军人总是取下头盔装具,将枪支放到一旁就坐到树阴下休息,并热情地招呼我们也去坐坐,可大家都微笑着拒绝

我们的维和部队的官兵素质过硬,给咱们的中国军人点赞!

心系患者主动探访

讲述人:郝天智

让我牵肠挂肚的,是一名臀部、后背烧伤导致严重感染的9岁利比里亚儿童。我忘不了眼前那个营养不良的孩子,身上沾满了脓液和血水。撕心裂肺的哭声令我的心一阵阵颤动,我和朱雄龙、韩春红等医护人员立即对患儿进行救治。没有成品药可用,就根据记忆中“银锌霜”的配方,利用现有药品自己配制,护士长和厨师还为这个不幸的孩子准备了特殊的营养膳食。

10多天后,患儿未能如约来复查,我和战友们就带着药品和营养品,沿着崎岖、泥泞的小路找到了他家。见到我们,患儿全家人都很激动,他的祖母挨个儿拥抱了我们这群中国的维和人员。全面检查后发现,患儿后背的烧伤创面已经愈合,臀部的大部分创面也明显缩小。在这样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创面愈合得这样快,我们调制的药物让当地人感到特别神奇。

按说,到患儿家里巡诊,已经超出了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范围,但是我们想的是,如果不去巡诊,那名被烧伤的非洲儿童生命就没有保障。正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动机和对非洲人民的情谊,我们心甘情愿地去做“额外”的工作,用真情丰富和拓展着蓝盔部队使命的内涵与外延。

不仅如此,我们中国维和部队还在国外帮助了很多人,他们省下自己的午饭给孩子们充饥;他们帮助长期战乱的比海和尼克的小镇修建了一所学校,本地人围着中国工兵在欢快的鼓点下跳起了民族舞蹈……

我也看到报道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利比里亚人,见到拿枪的人,哪怕是维和部队的军人,也会下意识地往后躲;唯独见到中国维和官兵,他们却会主动接近。为我们中国的维和军人点赞!

小编有话说

和平需要争取,和平需要维护。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力量!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一首名为《劳动最光荣》的歌曲中这样唱道。都说劳动者最美丽,劳动者靠那双手,创造未来,点缀梦想。

他们是建筑工人,是环卫工人,是农民伯伯,是救人医者,是手艺匠人……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劳动者。

劳动的双手或粗糙,或苍老,或“浓墨重彩”,无一例外都留下了勤劳的印证,让大家读懂了他们对职业的一份坚守。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向每一位美丽的劳动者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现在跟随着小编,一起去采访辛勤的劳动者们吧!

环卫工人:

“五一”坚守岗位,只为他人休假更舒心

开启轻柔如烟的雨雾,击落空中飞扬跋扈的灰尘,让城市天空的面容明亮干净。每天早上8时,洒水车便准时出现在城市道路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为

道路清洁保养,默默奉献。

今年50岁的陈富胜是梅州市环卫局江北所的一名基层环卫工,在这一行上班已有两个年头。一年365个日夜,他驾驶着洒水车踏遍了梅城江北的街道。“这个工作是辛苦,但是苦中有乐,看到路面变得干净整洁,心里就很有成就感。”陈富胜笑着说。

作为一名环卫工,其中的苦、累、脏对他来说早已习惯。平时在工作中陈富胜也会遇到一些看不起环卫工的人,有时候洒水车工作时不小心弄脏了行人的物件,也有人会埋怨他,说些难听的话。但陈富胜觉得很正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会耐心地解释,道个歉,也不会去跟别人理论,大家需要互相理解。”

今年“五一”假期,他们照常上班。陈富胜骄傲地对小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会努力做好,希望假期能给大家营造洁净、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小编想对辛勤的环卫工人说一句:“谢谢你们的付出,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环卫工人的手——很美!”

医生:

舍小家为大家,一双手守护生命

下午4点小编到了医院,梁明礼医生刚完成一台持续了4小时的手术。他摘下沾有血迹的白色手术手套,慢慢往手术室外走,神情有些疲惫。这是他当天做完的第二台手术,准备回到办公室休息一会儿回家吃口热饭。

“为了不耽误手术,中午随便扒了几口饭,现在有点饿了。”梁明礼笑着告诉小编。

饭还没吃上两口,梁明礼医生收到通知,一个急诊病例即将送到。他又急匆匆赶回手术室,换上绿色手术服,洗干净双手,套上新的白色手术手套……

这是梁明礼医生极为平常的一日。他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他们科室平均

每日有3台择期手術,还有许多急诊手术。而且他们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以便有急诊时随叫随到,半夜回到手术室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点让小编由衷敬佩。

梁明礼医生告诉小编,他是千万普通医生的一员,为守护一方健康,只能不断挤压私人时间,舍小家为大家。他说:“从事医生工作,家人们的支持很重要。这个‘五一’劳动节,我想对家人说句辛苦了。”

正是有医生们的付出,才让我们远离病痛,医生的手——很美!

铁骑队民警:

用汗水维护秩序

“阿叔,您好,这里是行人等候红绿灯的位置,摩托车是不能骑到这里的。”

“你好,麻烦请把车辆靠边”……重复的语句和动作,并没有使梅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巡逻大队铁骑中队的执勤民警叶威烦躁,他的搭档叶家驹也在一旁执勤,耐心劝导不守交通规则的驾驶员,两人的脸上早已冒出不少汗珠。

5月的梅州,已经开启了“酷暑”模式。叶威、叶家驹都是90后,但是常年的日晒雨淋,让他们看起来更加成熟。“从早上7时开始,到晚上高峰期结束,我们都是要坚守岗位的。”皮肤黝黑的叶威对小编说。

在巡逻执勤中,厚重的骑行服、头盔是他们必要的装备,既可以展现出铁骑风采,更主要的是保护自己。小编从他们口中得知:夏天的时候,穿上这套装备很

快就出汗,在户外待一天,基本都是干湿轮换状态。不得不说,这份工作不轻松。

在采访的结尾铁骑中队民警给大家留下了一句话:“希望广大市民在‘五一’期间能够遵守交通规则,过一个安全假期,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此时,对讲机里又传来了交通救援信息,铁骑的警报声再次响起……

小编相信,大家会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合法的公民!

铁骑中队民警的手——很美!

建筑工人:

与钢筋水泥为伴,用双手浇筑城市

梅汕高铁梅州西站机械轰鸣,一片繁忙。300多名建筑工人坚守在施工现场,他们戴着安全帽,有的在焊接,有的在切割钢筋,有的在搬运水泥……每个人的皮肤都被晒得黝黑。

“上班时间是每天早上6时半到11时,下午1时到6时,晚上再加点班,一天工作16个小时。”负责墙面砌筑工作的瓦工工人严春会向小编介绍着,“五一”假期对他们而言,依旧是忙碌的日子,抓紧施工力促工程建设。

在严春会看来,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也是辛苦行业。但每个行业都要有人去干,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他说:“尽管工期紧、任务重,但他和工地的兄弟们一

定会全力以赴保证梅汕铁路的开通。”

春夏秋冬,暑往寒来,一对对磨损废弃手套的背后,是指尖骨节上的厚茧,是泛黄粗糙的掌心,它们经历了瓦砾、砖石、土灰、水泥的洗礼。这双手,是建筑工人对争工期、抓质量、保安全的使命职责。建筑工人的手——很美!

手艺人:

一双传承的手,一颗匠人的心

在梅城江北中山街5号,有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店铺,60岁的唐柏豪正在案桌前一丝不苟地作画,丝毫未察觉有人进门。已被炭精粉染得漆黑的桌面上,老花眼镜、放大镜、各式各样的画笔、一小盒炭精粉、一张榜纸就是唐柏豪绘画的全部工具。他从事炭画这项手艺近40年,已记不清自己画过多少幅画了。

对于炭画,唐柏豪有着自己的坚持。为保证画像的真实度,在制作画像前,他都会先在榜纸上绘出九宫格,再用铅笔勾画出人像的轮廓。每当画到细节处,唐柏豪都会拿起放大镜,用小尺寸的画笔全神贯注地描绘。

唐柏豪告诉小编:“炭画像成像的过程不仅需要技巧、天赋,更重要的是沉得下心,能有心坚守这门手艺。”

随着相机和手机的普及,这项传统手艺日渐式微。对于未来,唐柏豪说:“我就想拿着画笔,一直画到老眼昏花为止。”

在中国,像唐柏豪这样的手艺人有不少,他们手握刻刀刮削木坯、手执画笔勾勒线条、手拿竹子编织灯笼……七十二行手艺,行行守匠心。

手艺人的手——很美!

猜你喜欢
营区维和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部队“小远散”营区异常声音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绿色卫兵”:空闲营区来了白头叶猴
运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提高营区安防效能
向维和英雄致敬
海外维和
瑞士顽强臭虫“击败”陆军一连队百余人被隔离
海外维和步步惊心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第一个参加国际维和工作的藏族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