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分析

2022-05-28 05:44陈清庭蒋俊煌蒋剑洪张祖程詹芳芳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福建莆田351100
中外医疗 2022年4期
关键词:丙组乙组甲组

陈清庭,蒋俊煌,蒋剑洪,张祖程,詹芳芳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福建莆田 351100

急性大失血是现今临床上一种较为多见、多发的急诊病症;一旦发生此病症,其病情将得到快速发展,且在短时间内会发生血容量及红细胞降低,情况严重者还将引起失血性休克,最终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1-3]。因此,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对急性大失血患者进行救治非常关键;对于急性大失血的治疗,临床上通常是采取输血治疗的方式。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及水平的快速发展,血液分析及采集技术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这也为输血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血小板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等[4-5]。各种输血治疗方法均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有研究指出:血小板结合冷沉淀凝血因子相结合治疗急性大失血,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6-7]。鉴于此,该研究对该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例急性大失血患者予以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相结合治疗,以探析该种输血治疗方法的临床实践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大失血患者27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组名分别为甲组、乙组、丙组。甲组130例,男82例,女48例;年龄19~68岁,平均(45.28±3.94)岁;失血原因:44例为创伤失血过多、1例为妊娠破裂失血、35例为食管静脉曲张等致消化道出血、19例脑动脉瘤破裂失血、17例重度贫血、14例其他。乙组131例,男89例,女42例;年龄18~65岁,平均(45.07±3.76)岁;失血原因:45例为创伤失血过多、2例为妊娠破裂失血、36例为食管静脉曲张等致消化道出血、21例脑动脉瘤破裂失血、15例重度贫血、12例其他。丙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18~67岁,平均(45.33±3.82)岁;失血原因:3例为创伤失血过多、3例为食管静脉曲张等致消化道出血、1例脑动脉瘤破裂失血、1例重度贫血、1例其他。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通过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大失血,且满足输血治疗的相关标准;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者;精神异常者;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免疫功能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如治疗原发疾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平衡。

甲组:对该组患者采取红细胞和血浆输注治疗,即对患者输入新鲜冻血浆与红细胞悬液,比例为1∶1。

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对该组患者再予以冷沉淀输注治疗,选用10~20 U冷沉淀凝血因子对患者予以输注治疗。

丙组:对该组患者采取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输注方法及剂量同甲组、乙组。

在输血治疗期间,需密切留意患者的病情及体温,若出现异常状况,应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此外,输血前需对患者的体表进行检查,观察其有无出血、瘀斑等,若发生上述症状,应查找原因[8-9]。定期对患者的尿液颜色进行观察,若其尿液呈现酱油色、浓茶色,需第一时间终止输血,并进行相应的检查,从而预防输血不良事件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通过输血治疗,患者的失血症状已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相关血液学指标已恢复,为显效;通过输血治疗,患者的失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各项生命体征已开始逐步恢复,相关血液学指标也开始好转,为有效;通过输血治疗,患者的失血症状并未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及血液学指标并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凝血指标: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与记录,主要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1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甲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9.23%,乙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7.10%,丙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00%。丙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n(%)]

2.2 3组平均止血时间及24h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对比

甲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及24 h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与乙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平均止血时间及24 h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mean hemostatic time and continuous dosage of 24 h suspended red blood cell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表2 3组平均止血时间及24 h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mean hemostatic time and continuous dosage of 24 h suspended red blood cell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

2.3 3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

3组患者治疗后FIB、TT、PT、APTT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治疗后的FIB、TT、PT、APTT等指标均优于甲组治疗后、乙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oagulation index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3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oagulation index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

3 讨论

因急性大失血属于危重症,一旦发病不但会发生动脉压下降,且会引起血容量降低[11-13];对此,需及时采取输血治疗,以预防由于缺血而引起的休克,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通常采取血小板输注或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治疗,虽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依然有一些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以血小板输注治疗为例,止血时间比较长,且血小板极易受温度影响而产生悬浮红细胞,最终对疾病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4-15]。临床研究发现,采取血小板输注与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相结合的方式治疗急性大失血,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6-17]。联合输血治疗的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起到止血的效果,冷凝后血小板将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避免或减少了悬浮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血的发生,缩短了输血治疗的时间[18]。

在该次研究中,采取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的丙组患者,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甲组、乙组(69.23%、77.10%)(P<0.05)。该结果与王亚娟[19]的研究结果相近,在其研究中,采取多种输血方式(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输注的45例患者,其止血有效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仅采取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注的另外45例患者(66.67%)。表明在对急性大失血患者治疗时,选用丙组所用治疗方案,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丙组患者治疗后的TT、PT、APTT指标低于甲组、乙组,FIB则高于甲组、乙组(P<0.05)。表明采用丙组所用治疗方案治疗急性大失血疾病,相较于单独使用血小板或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效果更理想,更有助于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与甲组、乙组相比,丙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及24 h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均较低(P<0.05),表明丙组在快速止血方面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对急性大失血患者采取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效果甚佳,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丙组乙组甲组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