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2-05-29 14:18邱科惠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邱科惠

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的目标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共计选取30例。根据所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数量相同。分析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术中术野更为清晰;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和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对并发症进行统计,两组发生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数值更低。结论  相比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临床可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1

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常见的术式,在子宫良性疾病及早期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1]。手术开展的途径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包括经腹子宫切除、经腹腔镜下子宫切除、阴式子宫切除等三种术式。不同手术方式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存在差异。而这其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只要有开腹手术基础的都可以学会,其所带来的损伤非常小,患者在术后较短的时间内即可恢复。本次特选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具体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价值。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收治的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的目标对象,收治入院的时间均在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选择的样本数量为30。根据研究需要,将这30例患者均分至两组中。一组为研究组,年龄38-60岁,平均(50.46±2.13)岁,所患疾病类型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各涉及患者数量8例、5例、2例;一组为对照组,年龄38-60岁,平均(50.35±2.28)岁,所患疾病类型和研究组相同,各涉及患者数量7例、6例、2例。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以上各类数据资料,得到的结果均为P>0.05,差异无意义,可进一步开展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手术体位为平卧位,于患者下腹部作一横向切口,之后逐层切开皮肤至子宫并充分暴露,将双侧圆韧带、输卵管以及卵巢固有韧带进行先后切断和缝扎,分離宫旁组织,剪开膀胱反折腹膜,将子宫旁血管充分暴露后切断并结扎,沿宫颈管向下逐步、完整离断整个子宫,缝合阴道断端。

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手术体位为膀胱结石位,为患者安置举宫杯,建立人工CO2气腹,术野暴露清晰,超声刀将圆韧带、输卵管及卵巢固有韧带、分别切断,同法处理对侧,打开阔韧带前、后叶,推开膀胱反折腹膜,将宫旁疏松组织分离,充分暴露血管并切断,切断主、骶韧带,同法处理对侧,沿着举宫杯环形切开阴道壁,并将子宫从阴道中取除出,最后缝合阴道断端[2]。

1.3观察指标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中术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2)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9.0,若得到计量资料,表示为(x±s)的形式,采用t检验,得到计数资料,则表示为(%)的形式,采用χ2检验,满足P<0.05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在手术术野方面,研究组更为清晰;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在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数据均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各指标数值更优。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出现了输尿管损伤这一并发症,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为6.67%,对照组为33.33%,研究组更低,和对照组数据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院妇女病普查发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临床在治疗上述各种类型的妇科疾病时,常用的手段就是全子宫切除[3]。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践表明,其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得到的结果为,采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一组患者术中术野更为清晰,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和实施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一组患者各指标数据对比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而两组手术用时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还统计了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一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和另外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理想术式,术中术野清晰,其所带来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而且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虽然费用较开腹多一点,病人也非常乐意接受,值得临床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曾秀琼,谢秋娴.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2):135-136.

[2]江超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和经腹全子宫切除的对比[J].家有孕宝,2020,2(3):66-67.

[3]郑小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8,8(4):221-222.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