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交叉配血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价值

2022-05-29 01:30张维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0期
关键词:检验

张维海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低离子凝聚胺法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血站对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观察组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配血合格阳性率、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对照组在配血不合阳性率与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方面高于观察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法在配血合格阳性率与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技术熟练度等因素的角度出发,合理的选择交叉配血技术。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法;低离子凝聚胺法;检验

【中图分类号】 R45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1

前言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输血是保证患者身体、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准确的血型是输血的重要前提,不匹配的血液会引发严重的血液反应。本文将选取我血站对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低离子凝聚胺法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价值,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血站对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29-49岁,平均年龄为:(36.21±4.77)岁,共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32-47岁,平均年龄为:(38.02±3.89)岁,共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受血者配血标本于输血前2天内采集,无溶血、细菌生长、脂浊情况;确保《临床输血申请单》与受血者标本之间不分离;严格按照本血站交叉配血制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操作。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人球蛋白法,严格按照《输血技术学》进行操作。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采用生理盐水分别配置为0.5%-1%的红细胞悬液各1mL,采用两只干净的试管区分主侧、次侧,使用盐水对试管进行正向以及反向定型检验。于主试管中加入献血者50μL,1%红细胞悬液,25μL受血者血清;于次侧试管中加入受血者50μL,1%红细胞悬液,25μL献血者血清,使用微柱凝胶免疫卡,于适当温度下孵育15min,以900r/min的速度离心3min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日本 Olympus CX-31)结果。如凝胶管内红细胞均沉淀堆积柱底,则为阴性;如红细胞于凝胶结合,则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配血合格阳性率、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配血不合阳性率

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配血合格阳性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所示:

对照组中:不合阳性例数为:10例,占20%;合格阳性例数为:40例,占80%,合格阳性率为:80%。

观察组中:不合阳性例数为:3例,占6%;合格阳性例数为:47例,占94%,合格阳性率为:94%。其中χ2=4.332,P=0.037。

2.2对照组与观察组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

对照组中:正确诊断例数为:39例,正确诊断率为:78%。

观察组中:正确诊断例数为:48例,正确诊断率为:96%。χ2=7.162,P=0.007。

3.讨论

交叉配血是决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则可进行输血操作,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发生凝集则应禁止輸血[1]。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与受血人的红细胞、血清混合,观察是否存在凝聚反应的方法为交叉配血法。在操作工程中,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同时应进行胶体介质配血,最大化的消除不完全抗体的存在,从而减少输血所产生的不良反应[2]。卡式微柱凝胶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率的优点,其操作过程更为简单,对操作者来说,不需要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在检测过程中,只需要献血者与受雪者较少的血量,便能完成检测操作。但同时,卡式微柱凝胶法具有使用成本高,推广应用难度大的缺点[3-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卡式微柱凝胶法,相比与对照组,观察组在配血合格阳性率方面:对照组配血合格阳性率为:80%,观察组配血合格阳性率为:94%。在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方面:对照组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为:78%,观察组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为:96%。对照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卡式微柱凝胶法在配血合格阳性率与配血方法结果诊断正确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技术熟练度等因素的角度出发,合理的选择交叉配血技术。

参考文献:

[1]赵新艳.应用低离子凝聚胺实施交叉配血检验的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2021,41(05):34-35.

[2]周凤.不同检查方法在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3):95-97.

[3]彭钰茹,熊杰,张瑚敏.交叉配血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的配血结果及差异比较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06):1040-1043+1069.

[4]张增荣.对比研究两种交叉配血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20,5(04):36-38.

猜你喜欢
检验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苯中水分的检验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提高检验效率 保证食品安全
关于计量资料中的t检验
关于计量资料中的t检验
对灵魂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知识总结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