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得体会

2022-05-29 14:34张会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0期
关键词:辨证

张会丛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悸,胸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現,伴有其他神经症为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西医通常给予镇静安神、控制心室率、抗心律失常等治疗,但往往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反复,因此患者越来越倾向选择中医治疗,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是根据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盛衰并兼顾表里虚实,标本缓解,辨证施治。在这里我谈一下我对于该病中医治疗的心得体会。临床工作中中医药治疗该病以中药汤剂为主,辨证辅以针灸、推拿按摩、低频脉冲等方法其它中医手段,往往取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在这里着重谈中药汤剂对该病的治疗。

关键词:中医心脏 辨证 神经官能症

【中图分类号】 R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1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以学习工作压力大、不良精神刺激、劳累等为常见诱因。该病以中青年最多,以女性多见,尤其更年期女性。该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如心悸、胸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但患者主观感觉痛苦无奈,自认为病情较重,如合并器质性病变则症状表现更加严重。诊断该病主要依靠现代医学手段。在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神经衰弱等临床症状基础上,排除非特异性体征及器质性病变如心绞痛、心肌炎、甲亢、高血压、颈椎病、焦虑抑郁症等,可做出该病的诊断。中医诊断则在现代医学手段基础上,结合舌苔脉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辩证分析。治疗上西医通常给予镇静安神、控制心室率、抗心律失常、消除诱因等治疗,但一大部分患者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反复。而在中医里,该病属于“胸痹”“心悸”“怔忡”范畴,多与情志因素有关。中医学把人体看成为一个整体,认为人和自然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人体阴阳平衡和“天人相应”协调一致才能健康,故中医治疗该病从整体宏观系统观念出发,根据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盛衰并兼顾表里虚实,标本缓急,辨证施治,以达到宁心安神、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行气化痰等目的。

一、病理病机

中医认为该病发生主要与情志、劳累有关,且以情志变化为主要因素:如思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脉不畅;思虑过度,使心肾之阴受损,肾阴亏虚,心火亢盛,亦可发此病;而忧思过度,暗耗心血,劳伤心脾,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气血两虚,心失所养;嗜好高脂肪食物、暴饮暴食,郁热化火生痰,痰火扰心;本病的形成常与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痰火扰心、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另外还和肝、胆、脾、胃、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二、辨证论治

1.肝气郁结:心主血脉,肝主疏泄,因情志不畅致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气病及血,气滞血瘀,而致该病,舌红苔薄脉沉涩。治疗主要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柴胡、枳壳、陈皮、香附、川芎、甘草、芍药等加减。

2.痰火扰心:痰浊阻滞心气,气机不畅,痰郁化火,上扰心神而发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主要以宁心安神、清心化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处方:川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茯苓等加减。

3.心脾两虚:思虑过度,心血暗耗,或脾气不足,运化失司,皆可使心失所养,心神不宁而致本病。舌淡苔薄,脉细弱。治疗以健脾养心,安神定悸。方用归脾汤加减。处方:白术、黄芪、茯苓、当归、酸枣仁(炒)、龙眼肉、木香、远志、人参、甘草(炙)等加减。

4.气滞血瘀:心气不足,帅血无力,血行不畅,或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致心脉瘀阻,发为此病。舌暗苔白脉沉细。治疗以理气通络、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桃仁、川芎、红花、生地、当归、牛膝、赤芍、枳壳、桔梗、柴胡、甘草等加减。

三、典型病例

1.陈某,女性,60岁,农民。2020年5月主因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2年,厌食2个月,加重4天来我院就诊。现病史:患者素体康健,2年前因儿女婚事不称心而心理压力增大,逐渐出现失眠心烦,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先后于村诊所、县人民医院、省医院等医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等科室就诊,给予输液、口服药物等治疗1年余,上述症状不见明显减轻,在上述医院住院期间进行全面检查,均未见明显病变,2个月前因饮食不洁出现食欲减退乃至厌食,就诊于省医院消化内科,按“慢性胃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1个月,仍不见减轻。近4天来无明显诱因心悸胸闷气短症状较前加重,且几无进食,于省二院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保护胃黏膜、促胃肠动力”等口服药治疗,患者不适症状未见明显变化,遂来我院就诊。证见:舌淡苔白,脉细数。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片、胸部CT、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尿便常规、生化、心肌酶、心梗指标均未见异常。结合舌苔脉证,四诊合参,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西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以健脾养心,安神定悸为治则。方以归脾汤加味,处方如下:白术30g,黄芪30g,当归20g,茯苓15g,龙眼肉30g,远志10g,炒酸枣仁30g,木香15g,党参8g,炙甘草20g,丹参15g,珍珠母20g,麦冬15g,龙齿20g,五味子15g,夜交藤20g,红参8g,患者久病体虚,气血不足,气虚则血行不畅,心脉淤阻,故加用丹参活血化瘀,红参益气养血。久病伤阴,阴不敛阳,肝阳上亢,故加用五味子益气补阴,珍珠母平肝潜阳。阴火内生,上扰神明,故失眠心烦,加用龙齿清热除烦、镇惊安神,麦冬泻热生津,夜交藤养阴安神。以上诸药水煎口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经过10天治疗,患者心悸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后随方加减,巩固治疗一个月,上述症状基本消失。随访两年,未再复发。

2.张某,女性,25岁,学生。2020年10月主因胸闷气短失眠3年,加重7天于2017年1月7日来我院就诊。现病史:患者素体虚弱,性格内向,3年前失恋后出现胸闷气短失眠,经于社区诊所就诊,给予“安神补脑液、生脉饮口服液”等药物口服1个月余,上述症状不见减轻。后就诊于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给予“黛力新、七叶安神颗粒”等药物口服半个月,胸闷气短失眠症状较前减轻,但停药后再次复发。后患者间断口服“黛力新”以改善睡眠。但长期应用黛力新对其肝功能产生影响,且对该药产生耐药性,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失眠不能控制。后就诊于市医院精神心理科,经谈话治疗及药物治疗,上述症状仍时轻时重。近7天因工作不顺而致胸闷气短再次出现,且失眠健忘,食欲减退,乏力烦躁。遂来我院就诊。查心电图、胸部正位片正常、血常规正常。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结合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气滞血瘀)。以理气通络、活血化瘀为治则。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2g、川芎5g、红花9g、生地9g、当归9g、牛膝9g、赤芍6g、枳壳6g、桔梗5g、柴胡5g、甘草6g、太子参9g、黄芪20g,麦冬9g、五味子9g、远志9g、炒酸枣仁30g。患者久病体虚,劳倦乏力,加用太子参配黄芪健脾益气。阴液受损,神明失养,加用麦冬、五味子滋阴宁神。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失眠健忘,故加用远志解郁安神益智,炒酸枣仁宁心安神除烦。上述诸药水煎口服日一剂,分两次口服,连服14天,胸闷气短失眠症状逐渐消失,食欲好,失眠健忘亦有好转。巩固14天停药。随访1年,患者未再复发。

四、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本病渐有增加趋势,而西医治疗往往以植物神经调节剂,镇静安神、控制心室率、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有一定副作用,且远期疗效不理想,价格高,患者依从性差等。而中医学把人体看成为一个整体,认为人和自然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人体阴阳平衡和“天人相应”协调一致才能健康,从整体宏观系统观念出发,根据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盛衰并兼顾表里虚实,标本缓急,辨证施治,以达到宁心安神、益气养血、行气化痰、活血化瘀等目的,且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好,且价格低廉,同时配合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心理平衡,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以养成良好性格等,如此可取得更明显持久的疗效。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家艳.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09):1286-1288.

[2]路永平.中医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54例[J].中医研究,2009,22(10):24-26.

[3]李思宁.中医学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J].中医研究. 2004(06).

[4]纪雯.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规律的研究[D].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

[5]吴素英.中医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1):108-109.

猜你喜欢
辨证
中医辨证治疗9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魏丹蕾教授治疗失眠临证经验
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与临床优势研究
辨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概况
张琦教授临证思维探析
文渊阁《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卷首提要辨证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
扶正蠲痒汤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