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与现状评述

2022-05-30 14:06郭传好曲云霞李卫国
物流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库存供应链服装

郭传好,曲云霞,李卫国

(1.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3.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科研处,广东 广州 511325)

0 引言

服装供应链通常是以某个节点企业为核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面辅料的采购开始,经过设计,加工制成成衣,最后由销售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面辅料供应商、服装生产商、分配中心、服装零售商及最终用户连在一起的链状复杂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传统的服装企业管理中,注重的是提高单个企业自身的运作效率,以增强其竞争力,却忽略了与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合作与共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和发展,企业面向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必将面对来自全世界的竞争,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已非单一企业能够决定。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意识到,独立地进行生产和销售己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和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要保持长远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把主要精力放在本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将非关键业务转由其他优秀的企业完成,从而形成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和零售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供应链,通过优势互补来获得整体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正如英国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Martin早在1992年预言:“市场上只有供应链没有企业,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现代服装企业管理中,聚焦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管理,即如何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图1 服装供应链网络结构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消费市场,约1.5万亿人民币的服装零售内销市场,每年生产近800亿米面料,近300亿件服装,出口近2 000亿美元的服装。随着时尚服装界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的快时尚迅速兴起,带动全球的时尚潮流,其突出特点就是“时尚设计,优质平价,限量发售,快速流通”。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用户个性化需求与服装生产规模化、反应慢、制造成本高之间的矛盾,服装更新周期快与库存问题之间的矛盾,废旧服装的快速增加和低效率回收循环再利用与纺织原材料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等。供应链管理体现出全局性战略管理、快速反应市场需求、高度柔性、低风险等突出要求。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各方面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服装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设施策略、库存策略、信息策略、运输策略、资源策略和定价策略等,供应链管理者应在以上诸方面采取适当的决策以获得两者之间的有效匹配,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

本文将对国内外近十年关于服装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网络与配送管理、协调机制、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整理,分析服装供应链在上述诸多领域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而探讨了当前服装供应链研究中的不足,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方向。

1 文献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是国内外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有全球范围内最有影响、经过同行专家评审的优质学术资源。本文选用其中的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CSSCI,CSCD,SCI,SSCI)作为文献数据来源,以保证文献数据的质量与权威,并将主题限定在服装供应链内,即检索词主题为“服装供应链,clothing supply chain或garment supply chain 或textile supply chain”,(因为不同国家关于服装英语翻译的用词不同,服装供应链的英文翻译主要以上面三个翻译结果为主)。检索从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十年间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最后共计获得文献数据508 篇,其中,中文文献76篇,英文文献432篇。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关于服装供应链研究的所有中文文献数据有76篇,主要发表在《管理工程学报》《运筹与管理》《纺织学报》《纺织导报》《丝绸》等管理和服装领域重要核心期刊,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图2-图4所示。由图2可知,年度发表论文数量基本保持在5篇以上。从图3发表文献涉及研究的领域和图4 中文献关键词的关系可见,关于服装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与配送管理、营销管理和供应链行为管理等领域,这与服装的短生命周期,时尚性要求高,多款式、小批量、多品种等特点密切相关。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国内服装产业发展近十年来所面临的主要竞争领域和亟需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此外,在近几年的文献中,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开始关注服装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问题,这是服装供应链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

图2 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趋势图

图3 中文核心期刊发文研究领域数量气泡图

图4 中文核心期刊发文关键词关系图

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我们检索整理了被SCI 和SSCI 收录的学术论文,共计432 篇。从图5 可知,关于服装供应链的研究成果呈现显著的逐年增加趋势,2019 年已达约90 余篇,论文主要集中发表在JCP、IJPE、SCM、FTEE等运筹管理和纺织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发文数量前十名期刊见表1,其中发文数量相同的期刊视为同一排序名次。图6展示了关于服装供应链的不同研究问题类别年度发文的情况,图中数据很清楚的表明:网络与配送管理、供应链与行为管理、营销管理这三个方向的年度发文数量增加的较快,尤其是2017-2019年,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上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这三个领域中的相关科学问题将是服装供应链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此外,表2和表3展示了服装供应链研究所涉及的排名前十位的研究领域和发文数量排名前十名的国家分布,数据清楚地表明所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工程、商业经济、环境科学和运营管理等管理领域,发文数量排名前十名的国家也是当今服装加工制作和销售规模最密集和集中的地区。

表3 发文数量前十名国家

图5 英文核心期刊年度发文数量趋势图

表1 英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前十名

图6 英文核心期刊发文研究领域数量气泡图

表2 文献涉及主要领域

综合分析检索到的国内外关于服装供应链的相关学术文献结果亦发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国际社会对生态环保和环境的重视,关于服装生态供应链设计及其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逐渐兴起,这将是一个新兴且蕴含许多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的热门研究方向。

2 研究问题分类

按照文献主题或研究内容所属问题类别,我们将相关文献分为网络与配送管理、库存管理、风险与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及供应链与行为管理五个类别,下面将依次对各个类别问题的相关研究状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

2.1 网络与配送管理

配送是原材料或商品在供应链不同节点成员之间流动时所形成的网络,两者均涉及网络结构、设施选址、路径优化、配送模式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尤其是面对服装的生产、销售等独特特点,其是影响供应链整体成本与企业竞争力及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吸引着众多的学者对其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Byun,等提出了一个受原产地规则约束的自由贸易环境下的供应链结构,建立全球供应链规划模型,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客户需求最大化,以韩国一家纺织公司为例,说明所提出的供应链模式是如何运作的。Liu,等研究了供应链配送网络的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其运营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年度运营成本,可为类似的设施选址和配置问题提供一些管理见解和建模参考。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等为特征的服装可持续供应链网络的研究设计是纺织服装产业优化与升级的重要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朱光好剖析了我国纺织服装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需要注意的环节,论述纺织服装绿色供应链管理受政府、行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提出纺织服装核心企业是加强纺织服装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并给出对策。Pal基于对瑞典二手服装网络的12个已建立的组织的探索性研究,提供了关于不同设计方面如何影响二手服装价值链价值创造的经验见解,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战略性和持续性的收藏、多渠道销售的存在,以及通过增强消费者满意度、环保动机和企业形象来体现价值的后零售概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来,关于服装绿色、低碳及可持续的供应链网络与配送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亦比较丰富,这与国际社会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日趋增强和政策密切相关。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尽管服装制造业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商业链条,但由于其涵盖从农业综合企业到纺织品及服装制造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涉及领域多而复杂,同时还关系到自然资源的消耗,各种生态(水体污染,废物产生,空气污染)问题,相关材料的循环和服装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基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再利用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视角,针对服装回收、与经济环境的协调、低碳等要求下的服装供应链的绿色生态网络设计与配送管理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且意义重大。同时,随着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媒体销售策略在服装供应链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互联网+”领域的相关网络和配送管理问题将是一个崭新而富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

2.2 库存管理

近年来,服装行业高库存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知名品牌如美邦、海澜之家等都有庞大的库存,严重占用了企业的资源,服装供应链中的高库存成本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瓶颈。服装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因其流行性、时尚性,需求多元化,产品生命周期短,库存贬值风险大,同时服装零售业受季节和时间等变化影响较强,很多管理方法都难以及时准确地根据时间变化进行补货,实时性较差。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库存问题,改善服装供应链系统的库存管理效果,对提升服装企业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这也一直是服装业关注的焦点。

针对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服装供应链,Sana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生产-库存模型,其考虑了原材料的最优订单规模、生产速率和单位生产成本以及不同部门的闲置时间等商业策略对协同营销系统的影响。胡觉亮,等研究了含有服务水平约束、提前期内需求符合正态分布且提前期加速成本函数为连续型函数的两级服装供应链库存问题,建立供应链库存成本的基本模型。代宏砚,等通过建立信息共享量化模型分析了共享需求统计信息、共享实时需求信息、共享需求及市场信息三种情况对服装行业供应商库存水平及成本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旨在降低我国服装供应链高库存水平,并为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及品牌建设提供管理启示。张雷将预售策略引入到时尚服装双渠道供应链网络,设计预售阶段需求函数并分析该策略下预售阶段时尚服装需求对正常销售阶段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可有效减少库存成本及缺货损失。周三元,等构建了由S服装公司、直营店和加盟商组成的二级服装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为S 服装公司库存控制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由服装零售商和服装制造商组成的服装供应链,高峻峻,等研究了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中需求学习与需求替代性对动态库存管理与动态定价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需求学习的流行服装供应链的动态库存与定价联合决策模型。

服装供应链库存水平及其成本控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及顾客的需求各种不确定条件下,这与服装的短生命周期、需求不可预测性、产品多样化等特征密切相关。随着时尚服装行业及其全渠道零售的发展,在技术智能和时尚意识强的消费者的推动下,零售商正在重塑服装供应链。渠道的多样化不仅使数据源多样化,而且快速生成海量数据,数据背后蕴藏的市场和消费数据规律对研究服装产品的需求预测及其原材料、成品等库存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与环境的相关协调发展问题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在库存管理中格外重视的问题,但与绿色供应链相关的库存研究成果较少。因此,通过服装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对相关库存进行补充,碳约束、碳排放控制下的绿色库存管理等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2.3 风险与应急管理

服装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尤其是随着快时尚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并日益表现出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等特点,服装市场的需求亦有非常明显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预测需求很难控制,用户需要的变化和预测风险是服装供应链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加强服装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帮助服装业供应链减少从原材料到用户过程中的时间和库存,使服装企业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机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防患于未然。

邵万清,等阐述了服装供应链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设计了服装供应链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了服装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模型,阐述了服装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运行的具体步骤及关键问题等。Vedel,等针对服装行业中采购公司是如何利用采购中介来管理供应风险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采购中介机构执行广泛的供应风险管理职能,确定了采购中介机构在全球采购中发挥着降低供应风险的重要作用。Chowdhury,等建立了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结果显示中断风险是孟加拉国成衣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风险。相关结果将指导行业管理者采取补救措施来降低服装行业的供应链风险。徐念,等构建了服装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供应商管理库存服装供应链模式下订单波动变化和长鞭效应都有明显改善。Huang,等针对新服装产品设计了一个两阶段智能零售预测系统,结果揭示了需求与销售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将需求估计过程集成到预测系统中的必要性。

关于服装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库存和需求的风险与应急管理领域。但服装供应链具有复杂度不断增加、供应链长度不断延伸、全球化外包和产品种类多样等诸多特点。同时,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对服装供应链风险和应急管理提出了众多新挑战。此外,随着各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在服装供应链领域的不断应用,新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背景下,服装供应链的库存和需求风险将面临许多新的科学问题,相关研究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4 协调机制

服装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规模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细分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暂,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因素易引起企业计划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偏差以及不同销售区域之间的偏差,使得产品滞销和脱销同时增长,滞销部分导致了库存的积压,而脱销部分使得客户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如何引入相关协调机制策略、提升供应链的反应能力、降低缺货与库存、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提高供应链收益等,从而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王志宏,等提出了同级销售网络中服装协同调剂方法,探讨了服装供应链中同级销售网络的协同调剂机制,给出基于XML的服装供应链协同调剂系统框架。Choi,等结合射频识别技术,探讨服装生产中供应链最优调度问题,提出了实现供应链协调共赢的可实施方法。Yadlapalli,等将供应商选择和供应商发展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机制,基于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的267份回复,检验了社会责任治理机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假设关系,结果表明供应商选择和供应商发展治理机制对企业的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均有积极的影响。Shen,等探讨了风险厌恶供应商关于折价货币政策契约参数的最优决策和风险中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能够协调。Ramanathan,等采用实证分析来验证研究范式,证实了合作的因素会影响供应链的成功,供应链计划的协同执行也将对未来的协作产生影响。Wang,等使用一个众所周知的契约-全单位数量折扣政策来协调一个有一定需求的时尚服装供应链,并进一步在需求变化的情形下考虑它是否还能协调供应链。

由于服装业产品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时尚性,并日益表现出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等特点,为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纺织服装供应链更需要高效的协调管理运作。服装与纺织行业的需求不可预测,服装原材料供应商分散且质量规模不齐,顾客满意度、信息共享、成本与风险的分摊模式等诸多现实问题使得服装与纺织供应链中相关协调策略的研究更加困难,且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2.5 供应链与行为管理

行为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研究成果丰富。现有成果主要围绕决策行为的库存管理和消费者行为等相关内容,但其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实际价值正在被逐步的认识和重视。

Koszewska研究了波兰消费者在可持续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上的行为,提出的波兰消费者类型是基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一般的服装选择标准。“网红经济”异军突起,以千亿级规模的流量变现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并渗透到供应链环节,对服装生产企业、服装电商平台等纺织行业的制造流通环节进行资源整合,推动效率形态的进化,倒逼纺织服装业变革和供应链不断优化。针对快时尚服装的回收和服装供应链的可持续运营,O'Reilly,等采用经调整及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探讨了家庭层面的服装回收行为,结果表明逆向供应链设计应解决产品获取过程的局限性,对家庭动机因素和感知困难作出反应。有研究者将策略型消费者的理性行为引入到时尚服装供应链协调中,分析其对时尚服装供应链运营及定价决策的影响。周建亨,等基于消费者群体对服装产品的评价不一致,对销售商和终端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策略型消费者的理性行为对订货决策和定价决策的影响,讨论销售商采用数量限制承诺的情况。

服装是时尚产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人的行为也会随着社会和时尚产品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这就给供应链的行为管理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同时,服装是受消费者驱动的时尚产品,且消费者的行为和生产决策者的行为等都会对服装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服装供应链中环境因素对决策者决策过程的影响,不同信息量对决策者行为的作用,公平、风险厌恶及损失规避等行为因素的实证研究,行为博弈以及策略型消费者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将是该领域现在和将来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方向。

3 结语

本文对近十年服装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成果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从服装供应链的网络与配送管理、库存管理、风险与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及供应链与行为管理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和探讨,结果表明服装供应链的库存成本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行为管理、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管理等诸多方向和领域仍存在和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这些也是当前和将来一定时期内重要且热点研究领域。同时,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以“绿色,低碳,闭环”等为特征的服装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包括绿色供应链管理、生态供应链网络、服装产品的回收模式与策略等领域亦是吸引研究者的热点研究领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服装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库存供应链服装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道具服装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服装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