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著作

2022-05-30 06:28一页书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者黄铜农业

一页书

如果你有一次穿越到古代的机会,而且可以携带一本书,你会选择带哪一本?让我自豪地告诉你,必须是《天工开物》!因为这是一本能让你在古代成功创业并发家致富的旷世奇书!

《天工开物》诞生了

大约400 年前,一位明朝书生突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上天覆盖之下,大地承载之上,事物种类称得上有万种之多;而万事万物随机变化,成为各种形态,这难道只是人力造成的吗?世间万物,如果必须等到听别人的讲述或自己亲眼见到才能了解,那我又能知道多少呢?”于是,他开始研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小到一粥一饭、针头线脑,大到红夷大炮、过江漕船,最终写出一本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旷世之作——《天工开物》。

他,正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

知识小链接

姓名:宋应星

出生:公元1587年

职业:明朝科学家、思想家

著作:《天工开物》《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等

成就:首次提出声音靠气体传播的理论,首次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反对迷信,主张对事物的考察要用“试见”和“试验”的方法;把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个全面总结,然后著述成书。

《天工开物》的价值

《天工开物》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掌握了《天工开物》中的知识,你在古代无论是种地还是做手工,都能超过当时99% 的人。

农业数据

在“种地基本靠天,慢慢积攒经验”的古代,《天工开物》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还提供了科学的“农业数据”。

例如,分析秧苗移栽时,书中明确指出,“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的比例为1∶25。在中国近代的部分地区,这个数据仍然发挥着作用。

工业秘密

在“师父教徒弟,老爹传儿子”的古代,《天工开物》中不仅记录了诸多“概不外传”的手艺,甚至还有一些“工业秘密”。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本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著作,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

《天工开物》中记载,可用倭铅(锌)代替炉甘石(锌化合物)炼制黄铜。这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制成黄铜的最早记录。

军事机密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军队配备的武器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但《天工开物》告诉我们,明朝的军队是有热兵器的。

书中不仅记载了我们很熟悉的古代冷兵器,还记录了大量热兵器,比如火药,鸟铳和鸟枪,本土制作的水雷和地雷,以及各式各样的西洋火器。这些武器的制造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威力,就和诸多农业、手工业知识一起出现在同一本书中。

《天工开物》读一读

介绍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太想拜读这本“神书”啦?请别着急!要知道,这是一本明朝人写的书,原文是正儿八经的文言文。

有勇气、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先读一段古色古香的原文,看能不能读懂。

挑战文言文

凡中国产金之区,大约百余处,难以枚举。山石中所出,大者名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瓜子金。水沙中所出,大者名狗头金,小者名麸麦金、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名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皆待先淘洗后冶炼而成颗块。

翻译:

中国的产金地区有一百多处,难以列举。山石中出产的金,大的叫马蹄金,中等的叫橄榄金或带胯金,小的叫瓜子金。水沙中出产的金,大的叫狗头金,小的叫麦麸金、糠金。在平地挖井得到的金叫面沙金,大的叫豆粒金。这些都要先经淘洗然后进行冶炼,才能成为整块的金子。

理解宋應星

根据我们目前所知的信息,下面这些跟宋应星有关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1. 宋应星认为要了解世上的万物,一般要通过别人的讲述或自己亲眼见到,但阅读书籍可以帮助人们开阔眼界。

2.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许多科学资料。

3.《天工开物》记载的尽是与功名进取毫无关系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科举制度的不满。

4. 宋应星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他把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

《天工开物》的那些事儿

绝妙的书名

天工开物”这四个字,包含“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合并后的意思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辛勤劳动,就可以生产出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其精美的程度胜过天然的造物。

险些失传

《天工开物》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分三编。此后,其经多次刊印,传播至朝鲜、日本,甚至欧洲。只是,这本堪称“中国科技史”的百科全书,在中国险些失传。二十世纪后,《天工开物》由藏于日本的版本在中国重印刊行。

推动欧洲农业革命

十八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此时,欧洲的犁比较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使用起来效率更高也更省力。《天工开物》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

进化论的先驱

《天工开物》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和大麦新品种的事例。宋应星发现,通过人为干预,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后来,“进化论之父”达尔文把《天工开物》中的有关论述作为他论证物种变异、进化的重要例证。

明朝后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达到巅峰,涌现出一大批总结性的科学著作。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算身处群星中,《天工开物》也是耀眼的那一颗。

猜你喜欢
大者黄铜农业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闪亮科技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心系“国之大者”
常怀国之大者
黄铜容器
黄铜笔头的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