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调研报告

2022-05-30 02:26
江西教育B 2022年11期
关键词:素养培训资源

未来已来,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个教师能忽视在线教学的力量。在线教学能力,将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中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在线教学能力,应对已经来临的教育变革。在线教学能力,也称网络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网络教育技术工具,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交互工具进行知识传递、教学互动、评价的能力,包括网络直播、录播、线上答疑、指导、评价、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现场小组访谈收集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情况,共收取网络问卷197份,开展小组访谈3次,参加访谈的中小学教师50余人。总体来看,中小学教师能运用自己熟悉的在线交互工具或简易的在线平台、工具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但对于在线教学平台、软件的许多功能,如在线评价、数据分析等还不熟练,并且教师希望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培训,如超过72%的教师特别希望能参加在线教学的培训。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在线教学的基本理论素养

调查显示,在教师在线教学理论素养的10个选项中,他們对于常见在线教学模式(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等)较熟悉,对不同在线教学模式的应用场景与作用选项的认同度较高,说明调查对象掌握和熟悉在线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教师认同度较低的选项为:我能根据应用场景评估在线资源的优劣,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等,说明教师在相对较深的在线教学理论及技能素养方面较弱。

2.使用的线上教学活动

本调查显示,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使用的线上活动主要为签到等较简单的活动。而像异步讨论、学习调查等要求操作技能相对复杂的活动则不为教师所常用。

3.在线教学平台工具应用

调查显示,教师对“我非常熟悉在线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我可以熟练地使用教学平台进行在线教学”选项的认同度较低,表明他们对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及平台的许多功能不太熟悉,而教师对“我能及时回复学生问题、反馈学习者的讨论并及时指导作业”选项的认同度较高,表明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精力与学生沟通。

4.线上教学评价工具应用调查

调查显示,教师能基于学习者反馈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但对“我能对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数据进行分析”选项表示不认可。

5.对所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评价

调查显示,教师尽可能充分准备线上教学,但受自身的信息素养的影响,许多在线教学工具使用不熟练,对“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和跟踪学生学习行为”的使用能力欠佳。

这说明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对于自身的在线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价以及态度。可以发现,从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主观评价来说,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在线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还应当加强。

6.在线教学反思

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并不能达到面对面教学的效果,但教师仍积极负责地进行在线教学。

7.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软件”的掌握情况

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Word、PowerPoint、Excel以及Flash动画制作四种基本办公软件,但其他相关教学软件的掌握情况不佳。其中,能够熟练掌握Authorware制作课件和Visual Foxpro管理数据库的人员占比不足10%,并且有超过36.67%的教师表示基本不会操作Dreamweaver、FrontPage制作网页。

以上调查也说明传统的、基础的在线教学技术软件,中小学教师的掌握情况较好。较少教师能熟练掌握较复杂的制作应用软件,如Flash动画、Dreamweaver。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对于相关教学软件的掌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在线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这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尤其是在线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思想理念学习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认识开展在线教育、提升线上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此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5G、AI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和管理带来诸多便利。教学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师从传统教学引导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双线教学模式,让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在线教学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对在线教学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变化、新问题不惧怕,有信心,对在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宽容、理解。

2.加强培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技术工具应用能力

教师的在线教学技术,包括信息素养、计算思维、人机协同能力等。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在线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还要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实践。

加强在线教学培训的课程资源建设。在线教学培训课程是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提升能力的关键。参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现状,组织和建设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培资源,整合相关省市的优质资源,并运用本地个性化资源,通过购买、制作、交流、共享以及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等方式,构建在线教学能力学习资源中心,形成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包。

积极开展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精心策划与组织培训。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实现信息化与学校教学、管理的最佳结合。可通过专家讲座、实践观摩等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充分发挥高学历年轻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骨干作用,学和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实效性。

3.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理论素养

通过建设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开展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系统培训,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应用在线教育教学理论,开展“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全面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

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素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在线教育思维的养成。二是加强在线教学设计方面的专题培训,让一线教师能够做到综合分析、判断学情,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三是要培训教师学会灵活使用教学工具,还要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包,如“京师在线网站”“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等。

4.加大中小学校在线教育投入,为在线教学提供条件

增加中小学校在线教学投入,优化线上教学互动平台,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教学信息化硬件设施、软件和教学资源等。出台相应的线上教学管理制度与激励举措,鼓励教师开展线上办公、家校合作,引导教学和管理工作从线下转向线上,如在线上建立班级群组,定时发布家庭作业,与家长、学生交流沟通。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通过互联网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大型地域性教育数据库,在区域内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中小学校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分享教育成果,实现教育公平。

5.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库,为开展在线教学提供资源支持

推进中小学主要课程知识体系建设,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知识分类教学研究,界定知识属性,设计知识传递方案,将不同的知识教学分为适合线上、线下或混合式教学类别。制定中小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评价标准。积极运用AI等新兴信息技术和工具对在线教育教学的赋能作用,利用AI技术针对中小学生推出个性化学习指导方案,完善个性化教学服务,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兼顾多种群体需求。广泛征集教师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利用网上课程资源或网络直播手段进行课堂讲授,利用网站平台或通信软件进行在线测试与在线答疑等,并遴选出优秀案例进行推广。

6.加强师范生在线教学能力培养,筑好未来教师的能力基础

创新师范类专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师范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继续重视传统的学科专业、教学教法、职业素养等方面能力培养,还应着重加强信息技术和在线教学能力培养,让师范类学生及时学习、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整合利用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熟悉应用各类网络教育平台和智能化教学工具等,从根本上提升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

在线教学不等于资源推送,也不等于将传统的课堂照搬线上。在线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多媒体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和制作在线开放课程,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和效率。在线教學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也需要家长的配合,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推进作用。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在线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技术赋能,万物互联,让在线教学走向智能化。教育场景复杂多变,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教师,为了更好地适应双线教育教学的发展,除了要掌握必备的信息技能,还要全面提升信息素养,即数据素养、网络素养、人工智能素养、研究素养等。

猜你喜欢
素养培训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