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展业保持谨慎乐观

2022-05-30 10:48
中外会展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会展业二十大抗疫

二十大已经闭幕,人们此前预期的防控政策调整并未出现,反而随着国内多个城市疫情反扑而使得展会复苏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作为指导国内今后五年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成为当下各行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从中我们也可窥得未来经济发展环境之一二。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里的斗争应该包含了与新冠疫情的斗争,这里说的安全也应该包含了生命健康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表述意味着今后的经济发展是在与疫情防控之间寻求平衡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动态清零是将长期施行的抗疫路线,除非疫情消失或者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否则管控政策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报告还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内循环路线的一次强调,强调继续坚持内循环意味着对国际环境安全性的预期较低,需要长期做好国外疫情存在的准备。当然,内循环并不意味着不与外界交流,报告也同时提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也就是说国际交往的经济活动仍然有需求,出展企业和跨境交易类的国际贸易展仍有发展空间。二十大之后出台的一些政策也印证了这一点。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强化展会投资促进服务功能;10月2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大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支持力度,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境内外展会平台。这些政策反映了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会展的作用仍然不可取代。

同时,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機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意味着国内还要进一步深挖消费潜力,消费类展会仍将是各地政府支持的重点。但是这些展会即便获得政府的支持,要想正常举办仍然取决于疫情是否“清零”,办展环境要恢复到疫情前那种状态仍需较长时间。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提升在量的增长之前,意味着国家未来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对量的增长的描述是合理,意味着不再追求快速的增长。这意味着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接受度在提高,为了经济增长放松疫情管制的容忍度会下降。所以,对于前面提到的两种展会政府仍会支持,但疫情仍是阻碍展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冰火两重天的状况即:有的城市复展有的城市停办、延期仍将是常态。总的来说,未来会展业仍有机会,但却不是所有项目都有机会。

猜你喜欢
会展业二十大抗疫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