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推动教师队伍成长的路径研究

2022-05-30 12:57杨家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教研

杨家敏

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在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地位。这些年,社会大量需求各类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香饽饽”,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怎样才能更好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2019年,我国教育部门发布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职业院校应该深刻理解各项政策的要求,深化改革,进一步探索如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新的时代。在职业院校中,各项改革也持续推进,但是教师队伍建设依然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1.职业院校师资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双师型教师占比等。其中,师资的学历结构体现职业院校理论、科研相关的潜力;师资的职称结构则体现职业院校学术水平、教师胜任教学的能力。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教师系列、专业系列两种职称的教师,师资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关系着职业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由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也实现了迅速增长。教师队伍的快速膨胀,导致师资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是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较低;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教师比重偏少;三是双师型教师占比较低。

2.职业院校教师准入资格缺乏专业实践能力考核

职业教育较为特殊的定位使其对教师队伍有不一样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有非常出色的应用知识、实践技能,还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数来自综合型本科院校,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相对而言有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但是明显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为在职业院校教师任职资格中,缺少较为明确的实践水平考核指标,部分职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缺乏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比较注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辅导,并没有太多关于专业技能上的练习。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的培训指标和各校外派的专业培训机会毕竟是有限的,无法覆盖所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求。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需要主动筹措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对教师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双师型教师占比不断提升。

二、专业建设推动职业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高職院校的专业建设要建立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专业建设、优化师资结构、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有效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想有效推进专业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推动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拥有更强的专业能力。

1.专业教研改革推动教师成长

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可以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全面的检验,各专业科组要善于借助此平台让教师快速站稳讲台,提高教学水平。职业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要制订从熟悉讲台,到站稳讲台,进而驾驭讲台的教学水平提高规划。同时,推动新老教师帮扶计划,加强专业教研,院校组织开展备课、写教案、上课、听课和评课等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掌握教学教案整体设计技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上好课、站好讲台是基础,公开课是锻炼和展示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教师不断成长的有效路径。

2.专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成长

通常所说的专业技能大赛,是指在教师辅导下学生参与的技能竞赛,它在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对学校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衡量。专业技能大赛既是对选手技能的检验,更是教练的技能水平和教育管理方法的较量。专业技能竞赛要求教练的技能水平要高人一等,教学时对一些细节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有效培养学生精湛的技能、严谨的风格、敏捷的思维。借助专业技能竞赛的平台,可以督促专业

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丰富教学经验,从而实现快速的专业成长。

3.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职业教育较为常见的办学模式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需要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应用水平,同时也给职业院校教师提供学习成长平台。

首先,企业工匠走进课堂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为使职业学校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得以实现,我们邀请企业“工匠”走进学校课堂,组织专业教师听课、座谈和交流,掌握企业工匠的实践技术,有效开展教改工作,使教师专业水平在交流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其次,企业岗位实践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为了让教师熟悉企业岗位职责,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状况和企业岗位需求深入学习,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带回课堂,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再次,搭建产学研发展平台,促进教师在实际应用中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学成果转化。产教研是职业院校进一步与市场、相关产业进行接轨的有效模式。以我校为例,机器人专业与新仕达、泰格威等知名公司共同成立机器人工作室技师工作站,本专业三分之一的专业教师参与进来,为公司带来大量的人才、技术;模具专业与广州杜一堂设计工作室创建宝星模具创客中心,开发了多种产品,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两项。

4.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整体教研能力

课题研究通过科学思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审视,由此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而言,在进行课题选择的时候,应对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进行确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使教育理念不断创新。

专业教研组要注重课题研究,它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注重小组和团队合作,主动进行各级课题的申报工作,引领教师了解与专业发展有关的政策文件,深入探究专业教育教学。通过课题研究,有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提升其科研意识,使其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三、结语

要想办好职业院校,就要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有效保证其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途径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开拓,教师站稳讲台是基石,技能大赛推动教师发展是支点,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是平台,课题研究增强教研水平是根本。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