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凉资源”如何变身“热产业”

2022-05-30 10:48
农村百事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幸福村修文县木村

时下,远眺贵州省修文县,一簇簇小康房依偎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中,一颗颗猕猴桃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温婉恬静的湖中倒映着青峰、白云,蝉唱、鸟鸣汇成的交响乐此起彼伏……每年一入夏,修文县的绿水青山成为不少游客的纳凉首选地。优质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游客在此纵享清凉,“凉资源”变身“热产业”,村庄变美了,农民更富了。

“幸福民宿”迎来避暑热潮

“这里住宿环境好、负氧离子较多、生活节奏舒适,让人感觉很惬意。”游客余先生说。

距离修文县城3公里左右的阳明洞街道幸福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寨,当地村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走出了一条“民宿兴村”的绿色致富路。

“我们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适合发展民宿业。”2017年,村民王有福从外地“取经”回来,将自己家的房屋改造成了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贵阳福雅民宿”,成了幸福村避暑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看到王有福家的民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周围村民有样学样,将闲置农房重新盘活,进行庭院改造,增添绿植、翻建房屋、装修设计……自建房摇身一变竟也成了错落有致的民宿小屋,干净整洁的道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荫环绕下的茉莉、月季等花卉竞相绽放,生机盎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游客对此称赞不已。

目前,幸福村共建设了乡村民宿33户,其中正在经营的23户、在建的10户,一次性可接待游客500余人。

近两年,仅暑期两个月的时间,“贵阳福雅民宿”旅游经济收入就高达50多万元。民宿经济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村民杨梅每天在民宿打零工,每月可以赚到2000多元的工资。

随着避暑旅游不断“升温”,避暑产业不断“成型”,幸福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民”的模式,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民宿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就业机会不断增多,村民参与热情高涨。

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幸福村的旅游订单络绎不绝,村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红色旅游饭”越吃越香甜

走进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青山如屏,鸟鸣如琴,古银杏树群沙沙作响,波光粼粼的金叶湖面映照出满屏翠绿。湖南、广东、重庆等地的游客大都是为了躲避“热浪”来感受这“清凉一夏”。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修文县时,曾在大木村宿营、召开军事会议,制定并部署军事计划等,为当地村民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

“早上到金叶湖边散步,晚上到红军广场上跳舞,中午就在庭院内和大家一起品尝美食,感受清风拂面的凉爽,领略天然氧吧的自在,主人很热情,我们也很开心!”来此地避暑的游客戴兵介绍说。

作为“国家森林乡村”“中国民族特色村寨”“贵州省最美红军村落”“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大木村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每年6—9月,都有400~500名外地“候鸟型”游客慕名前来大木村旅游,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我家客栈才开业两三年,今年就有30多位客人在这里吃饭、游玩、住宿。客人一年比一年多,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大木村明艳客栈负责人向笔者高兴地说道。

“我们村有13家精品客栈、2家精品酒店,可提供床位1100余张,露营基地也吸纳了不少游客。他们来到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凉爽,还能体悟红军长征精神,既修身又修心。”大木村党支部书记李红林说。

近几年,随着当地红色文化名片不断被擦亮,一年四季前来大木村开展党建活动的研学、旅行团队也是絡绎不绝,平均每年达10万人次以上,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增收渠道。

“卖风景”富农家

避暑游客穿梭在折溪村的田间小路上,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起来,民宿生意也火爆起来。在折溪村,“卖风景”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我已经连续五年都和三五好友来这里享受田园风光,这里生态环境好,区位优势独特,每天早晨起来沐浴在鸟语花香里,舒服得很。”重庆游客王先生说道。

折溪村坚持绿色生态先行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休闲避暑纳凉胜地,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踏雪”的全产业链条,带动当地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

2020年,折溪村被列为贵阳市“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试点村。该村通过做强第一产业、做优第二产业、做活第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推动农旅融合,让农田变景点、农房变民宿、乡村变景区,不断汇聚人气、激活商气,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折溪村一直以来都在探索产业发展道路。“现在我们村有近3000亩的金秋梨、7000亩左右的猕猴桃,3家农家乐,21家乡村客栈,年均吸引周边地区避暑游客12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累计300万元左右。”提及折溪村的产业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云贵难掩自豪之情。

“这里村庄干净,道路宽敞,还可以采摘水果,真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游客刘先生说。

随着“凉资源”不断“提温加热”,当地村民纷纷回乡创业,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打造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餐饮住宿、绿色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带动周边农家乐发展,促进30余人就业,带动农户增收60余万元。

(贵州   邹雪梅   王壹)

猜你喜欢
幸福村修文县木村
新春情暖童心 关爱助力成长
幸福村之星
珍爱地球 修复矿山
激发“新能量” 点亮“幸福村”
修文县开展少年儿童走进检察机关活动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修文县企业关工委关爱孤独老人
幸福村8号(中篇小说)
《台声》画坊
“幸福村”里的幸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