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一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方法

2022-05-30 18:10汤利平刘菲菲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10期
关键词:导人思维能力文本

汤利平 刘菲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应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这四个维度的目标。其中,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认为英语教学重在教授语言知识本身,忽视了语言内在的联系。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教师、教材,按照教师的思路,不会主动思考去提出问题,并且思考仅停留于问题表面,不能深入探索其内涵,进行深度学习。阅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领域,不少学者一直在探讨如何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结果发现提问在阅读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将结合牛津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2 theOlympic Games的阅读教学片段围绕开放式问题、推测式问题和评价式问题这三种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一、提问与思维发展的关系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工具。提问与回答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语言输出的重要出口。课堂教学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学有所成,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有层次的问题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提出,问题有简单和复杂,可按学习目标——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设计提问类型。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问题可分为以下六大类:认知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前三类为初级层次认知问题,一般有固定的、明确的答案,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点,搭建认知框架;后三类为高级层次认知问题,一般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从多角度进行阐述,训练自己的思维,从而培养、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怎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问题

(一)读前设计开放式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开端,学生打破之前的思维定势,主动寻求不同方式解决问题,初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读前围绕文本主题设置开放式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立足主题提问,拓展话题内容

教师可从文本主题人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拓展话题内容。

例如,教师在课堂导人部分先简要介绍了课文主题-the Olympic Games的基本信息,然后提出一个开放式问题“What do you think about Beijing Olym-pic games?”,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北京奥运会的看法。学生做出了以下回答“It's very exciting and amazing.As a Chinese,I'm proud of my country.”/“I've neverseen an excellent Olympic games before.”/“It was agreat party for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t was abig success.”之后,教师用impressive、excellent和ex-ceptional总结形容北京奥运会。

通过话题导人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语用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构建话题内容,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2.根据视频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导入环节,教师经常使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習。其中视频是一种可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其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导人方式。教师可通过视频导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

例如,教师通过提问在让学生对北京奥运会形成初步印象后,播放一段奥运会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奥运会的精彩画面,感受奥运会的魅力。观看视频后,教师发出“So after seeing the video.we can find it difficult to resist the charm of Olympicgames”的感慨,并借此提出开放式问题“Why are theOlympic games so charming?”引发学生发散性思考,说出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表示“Olympic games are notonly an athletic competition, but also carry forwards theOlympic spirits and enhance the friendship among peo-ple of the world.”也有同学说“During the Olympicgames, it's the exciting thing. Olympic games are abun-dant in cultures.”同学们的踊跃回答不仅体现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更体现了其思维的不断发展。

视频导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发散性思考,逐步提升发散性思维能力。

3.预测性提问,引导学生搭建认知框架

在进入课文学习前,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通过文章题目或者图片预测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在阅读文章时迅速掌握文本内容,初步搭建自己的认知框架。

例如,教师在介绍完奥运会的背景信息后,让学生看PPT上的文章题目,提出开放性问题“Who canguess what to talk about in the reading passage?”猜测文章内容。学生基于导人环节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大胆猜测,提出文章内容可能会包括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Olympic gam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games以及some athletes等。教师将其一一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能迅速判断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提问,从标题人手猜测文本内容,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和讨论,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以学生的回答作为深入学习的认知框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答案进行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读中设计推测式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不直接依赖所感知的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超越生活经验的局限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读中环节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置推测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基本内容,并通过问题层次的不断提高让学生从低级思维阶段走向高级思维阶段,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例如,教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浏览文章,并提出问题“What does thereading passage talk about?”鼓励学生概括文章大意,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为接下来的细节阅读奠定基础。

在梳理文本和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抓住文章细节进行提问,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片段如下:

T: After reading Para3, who has found the greatestchange from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to the contempo-rary Olympics? What's it?

S1: At the ancient Olympics, by tradition the ath-letes were all men and they had to compete wearing noclothes. Single women were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irown competition. Today, both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from around the world can take part, no matter what na-tion they come from.

T: Yeah, thank you. So you did a good job. You findthe answer, but by the way, what l want to ask you is thesignificance or meaning of this change? Discuss withyour partners, it's not an easy job.

S: In my opinion, the change means everyone isequal. We should show respect for others. What's more,this change can mak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easily.

以上两个部分属于“记忆——理解——应用”的低级思维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分析理解文本的逻辑信息,培养学生的初级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提问“As a student,if you want to be assuccessful as these stars, what qualities should you pos-sess as a student? And you can share some exampleswith us.”引導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感悟文本所想表达的奥林匹克精神,并试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阐述。有学生回答“never give up andwork hard”并以自己考试失败,向邓亚萍学习为例,说明成功应具有的品质;有学生则表明friendship和courage是成功的品质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奥运精神( friendship、re-spect、excellence、equality、inspiration、determination、courage)。这个过程体现了“分析——评价——创造”的高级思维的特点,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三)读后设计评价式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是学生对文本的客观评价,是学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同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发展可以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在读后设置评价式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度剖析文本,理解文本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既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对文章内容及奥运精神总结后,教师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4人为一组,分组讨论。师生对话如下:

T: No matter what you are doing, so we all knowthat Olympic values can be applied to our education, toour lives, as well sports itself. So under the guidance of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e lesson, how can you achieveyour dream and attain success?

S1: The Olympics let us know how to cooperatewith each other.I have a long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teamwork, and l will apply it in my study.

S2: For attaining success, we must be eager to at-tain success. Only we are confident,I can still attain suc-cess. In our lives. we can suffer some failures. but wedon't give up. Only when we believe ourselves, we onlycan arrlve at the top.

S3:I think the Olympic value should be held in our-selves. As is known to all, we can't avoid failure on theway to realize our dream. Failure doesn't mean you don't have it and you should give up. It does mean that youmust try harder. Only by working hard and being firmand indomitable can we achieve success and achievewhat we want in the future.

课后环节教师设计评价式问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奥运精神的理解进行批判性思考,运用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提问则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浅人深,由易到难,逐步对文章内容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单元时间内能学有所获。同时,教师应注意在提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讨与猜测中,概括与分析中,推断与评价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汤利平,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菲菲,湖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导人思维能力文本
优化导入方式,让英语课堂多姿多彩
培养思维能力
沉迷钱色,何以“导人”
培养思维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英语课导入方法的探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课导入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