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

2022-05-30 10:48贺中
青岛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家种子

贺中

“一颗种子”作为起源之物、连接之物、启发之物,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与自然的双向选择。

8月26日至11月6日,“一颗种子(Be Your Light)”当代潮流艺术展在青岛UAC小飞碟数字艺展中心(以下简称UAC)展出。

以“艺术&生活”为核心,与青岛首个定位为“艺展型城市生活区”的项目VVland蔚央地一起,将艺术的能量注入城市中心,为实现生活艺术化而努力。

UAC创立于2022年,是一座坐落于青岛信联天地的当代艺术空间,因建筑外观呈“小飞碟”造型而得名。展区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两层,是青岛城市中仅有的一栋以“传递城市艺文生活”为宗旨的综合性艺术空间。本次“一颗种子”艺展作为UAC的首场展览,拉开了艺术兴城、文化兴岛的一股新势能。

展览呈现了陈粉丸、宋三土、林万山、杜秋锐、陈镒晗、万朵云等2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的90件当代艺术展品,以雕塑、绘画、装置和影像等不同媒介,探索当代艺术与个人的关系,从方寸之地,连接万众想象,由艺术品而生发出万千思想,交汇碰撞,在每位参观者心里点亮一束微光、种下一颗想象力的种子。

纸,是当代青年艺术家陈粉丸从小就比较沉迷的一种收藏和玩具,长大后的创作也都没有离开过“纸”,所以她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纸做的艺术家”。

《对视》系列是陈粉丸在油画布上剪纸拼贴的作品,暗含着“对称”这一主题。作品中,陈粉丸将装饰化图案运用到了具象化面孔中,纹饰的大小、形状、方向;色彩的层叠、对比关系,均充满了变化。

“艺术很轻,轻到只与我有关。”当代艺术家万朵云如是说,本次她参展的作品,是在薄木板上用丙烯酸喷绘完成,描述了一个带有神秘感的异想世界,鲜艳的色彩中透出些许荒凉的底色。

就像她的名字一样,万朵云的作品总给人以天真烂漫,充满奇趣的第一印象,但在艺术家自己的眼中,世界“是灰色的、底色是悲伤的”。

观看万朵云的作品,就像在读一篇童话故事、或是寓言,故事本身是轻快的、明亮的,那些深刻的、现实的、不太美好的部分都被糖衣炮弹所包裹,构成艺术家所理解的现实。

艺术家宋三土以植物生命力的精神疗愈价值和女性自我意识为核心创作灵感,足迹遍布全球,被媒体誉为最具商业影响力的先锋艺术家。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5岁放弃读高中,选择出国读艺术;读大学时,在泰晤士河边烧毁作品推翻过去的自己;被催婚后,她飞到墨西哥、埃及和冰岛,拍了一个人的婚纱照“嫁给自己”。

宋三土艺术横跨绘画、装置、表演艺术、虚拟艺术等多种媒介,本次展出的《极限入迷》,用富有科技感的“数字化萨满”去探索关于起源的故事,将观众代入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空间。

90后跨媒介艺术家林万山以地球为基础,向宇宙求解。他的装置艺术《碳》是一件混合宇宙空间、行为、绘画、机械的创作。

在艺术家的构想中,人类必然将成为一个跨星际物种,在全新构建的社会形态之中,太空将为艺术家的创作,或者艺术本身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引人思索。

杜秋锐是一名90后当代艺术家,出生于北京,常年居住于纽约。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已在纽约、韩国、新加坡成功举办了3次个展和多次群展。

杜秋锐很注重作品的叙事性,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五彩斑斓的颜色和夸张、嘲諷的表现形式里,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个个形态各异、怪诞奇趣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

本次展出的“Rain Coat Walkers”:婊贝”系列,灵感来源于他的情伤和上海无间断的阴雨天。在构图上,艺术家想要形成一种和观众的对视状态,当你在观看作品时,作品里的人也在看你、评判你。

如果说,观展是在揣摩别人的故事,那么艺术工坊则让观众创造出自己的故事。人们在观展的同时,可以一路收集艺术家们灵感的“种子”,是锡纸、吸管、海绵、蕾丝、花瓣,或是积木、金色圆片、彩色玻璃……并创造出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借此,跨越时空,实现观众与艺术家的“共同创作”。“希望可以让人人都成为能够构建和解读自我艺术体系的艺术家”,策展人毛娜如是说,这也是她们团队在坚持做的“人均艺术计划”的精神所在。

策展序言中这样写道:作为城市中的一颗种子,一个承载艺术灵感与美学、激发城市活力与可能性的符号,由艺术组织它的重量、密度与土壤,它悄无声息地撬动着城市的文化荒土,让不同的价值观在自身的土壤中发芽、生长,让艺术回归生活本身,并终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城市的一颗艺术的种子,它就在那里,期待与你相遇。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家种子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桃种子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可怜的种子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