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

2022-05-30 10:48严晓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天眼名师专业

严晓华

你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吗?你想过如何寻求自己的教学主张吗?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教学主张是名师成熟、成功的核心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教师成熟的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深度。”余映潮老师说,独特的主张和风格是名师的“名片”;余文森教授说,教学主张是教师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或许你并不想,也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如果你想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这本《岭南教育之光——岭南名师教学主张》定值得你时时翻阅、细细品读。

此书阐述了何泗忠老师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终于建构的“语文悬念教学法”,阐释了林明老师近10年来积极探索以“读、写、秀”为平台和方法的“‘二自语文”教学理念;还有都基于30余年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徐海元老师的“化成语文教育”、周华章老师的“情慧语文”……凡是有所建树的名师无一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在勤学勤思中不断超越自己,在经历了吸纳、判断、甄别、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的自我理解,进而内化为自己所秉持的教育教学理念。

这些名师通过他们的专业成长故事激励我们,要站好三尺讲台的我们必须孜孜以求,勤于读写、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超越自我;名师通过他们特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影响我们,让我们明白“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们要基于教学实践、科研探索,要基于自身的个性特质,挖掘自身优势最大价值,要有“教育自觉”意识,寻求自己的教学主张,拓宽专业成长之路,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成长为富有个性的教學名师。

尽管名师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强大的影响力,吸引、唤醒、提携一批批教师追随他们学习、实践、收获、分享,但有更多的老师总会碍于时空等因素,对于有些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不能时时探问,对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缺乏方向或帮助,如果有一个指引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指南针”,会让更多的学习者少走弯路,用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此书就是指引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指南针”,给我们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科研探究、提炼教学主张、凝练教学思想方面,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有价值的经验,以及示范性、指导性强的操作路径。

这本书从教师教学的独特视角,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或文气斐然,或理思严谨,或严密论证等的九位名师(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学科)的教学主张。“生长语文、思意数学、化成语文教育、语文悬念、情思教育、情慧语文,二自语文,物理‘本源教学识物明理,小学数学‘求简求真求深。这些教学主张,有理论研究,有实践探索,有专家点评。这些教学主张,体现了岭南名师怀揣理想的智慧探索和具有特色的教育创新。”

翻阅此书,你会发现每位名师在其教育教学中,都秉持德育为先的理念,早已把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贯彻于教育教学中。他们通过各自的主张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老师作为引导者、陪伴者、设计者、组织者等角色的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一线教师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理解、落实的“学习任务群、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情境创设、多元评价、跨界整合”等课改理念,这些名师早已凝练在各自的教学思想中。

丁之境老师的生长型语文课堂,是指顺应儿童的生长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学主体指向学生,教学过程指向自主,教学目标指向生长,不仅着眼于学生当下的语言、思维、精神的生长,还为学生未来的生长积蓄能量的语文课堂。

徐海元老师的化成语文教育是以语文实践应用和人文人格教育交融相通为本质特征的一种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在化成语文教育语境中,化是过程,是状态,是关键;成是方向,是目的,是结果;化成是化而致成,是主体对客体进行示范和引领的结果。德行教化、人文教育、致人成才为其道,听说读写、能力实践、学以致用为其术,道术兼善、文道融通、师生相长为其心。

“二自”语文:以“读·写·秀”为平台和方法,以引导学生发现品味、探究、感悟语文(语言、文字)之美为主线,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感悟语之趣(情趣、理趣、乐趣)、文之味(文字、语言运用之道)。

林伟老师的“思意数学”强调构建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情境,主张从数学知能、数学情感和数学方法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为学而教,不教之教”的目的——使学生形成自觉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品德和习惯,成为具备终身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熊宏华老师的“本源教学,识物明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看中思、在做中悟,有效地打破了学生认为物理学科枯燥又抽象的固有偏见,使学生对身边诸多物理现象怀揣一颗好奇之心,让学生玩出智慧、看出门道、悟出真谛。

这些教学主张虽然风格各异,教法不一,却是殊途同归。它们都是植根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高瞻远瞩,指向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落实新课改理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来源于扎实的教学改革实践,有独特的教学见解,有经典的教学设计环节,有较为完备的操作系统或路径,可供后来者沿着路径前行,书中每位名师简述完自己的教学主张之后,都有几位教师对该名师主张的认识和实践,再次验证名师教学主张的示范性、操作性,再次缩短一线教师向名师借鉴学习的距离。这或许也是方观生先生编辑此书的愿景之一。

我们该如何寻求自己的教学主张?任勇老师认为,教学主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寻求过程,在寻求教学主张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反思内化的意识与能力,这一过程会不断促使我们自觉、主动梳理教学实践经验,从零散走向集中、从肤浅走向深刻;促使我们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普通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实践路径,在教学实践中萌生自己的教学主张,借助理论学习,边做边学,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二是理论路径,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出自己的教学假说,借助先进理论和大量的实验验证,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主张,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无论是实践路径还是理论路径,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教学主张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书中各位名师都从自己学科与自己生命个体的角度,成为名师,点亮我们这些学者的心灯,唤醒并照耀我们前行的路。这些名师的教学主张就像是引领我专业成长的“启明星”,我将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寻求自己的教学主张,借助理论学习,边做边学,自觉、主动梳理教学实践经验,从零散走向集中、从肤浅走向深刻。期待有那么一天,我也能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

猜你喜欢
天眼名师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天眼刷“锅”记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天眼』能看到什么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