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点亮志愿之光

2022-05-30 10:48王少杰
雷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雷锋志愿志愿者

王少杰

近年来,在党的不断号召和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学雷锋志愿服务已经延伸到社会实践的各个角落,极大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从以前的学雷锋做好事发展到如今遍及各个领域的专业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当代中国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近几年来,河北任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由我擔任队长的任丘市志愿服务总队,下辖有任丘市志愿服务联合会、110支市直单位志愿服务分队和20支乡镇(街道)志愿服务支队,负责统筹管理全市907支志愿服务队和14.1万名志愿者。各行各业的群众也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了多支专业队伍,在理论宣讲、应急救援、卫生健康、法律服务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年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过程中,我看到了志愿者的爱心奉献,也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巨大力量,可以说学雷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党组织动员群众以及各项重点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抓手。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之根本,就是要深深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这一基本途径。

首先,学雷锋志愿服务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把它融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志愿服务其本身就体现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更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平时的工作中不管是思想道德建设,还是弘扬时代新风,都需要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志愿服务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一天然优势,让其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所长、有所作为。

2019年10月,任丘市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市),这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实践的有效途径,运用志愿服务的方式整合资源、调动力量、开展工作,打造了“十五米志愿服务圈”“我的微心愿”“‘家文化”等一批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项目品牌,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在无私奉献、互帮互助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营造一个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其次,学雷锋志愿服务关系人民所急所需,我们要把它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去。志愿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群众性,它源于群众,为了群众,主体也是群众。其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服务方式灵活便捷,可以满足百姓多元化的需求,所以我们把志愿服务的力量资源下沉到最基层,让老百姓能够就近就便参与服务、享受服务,同时在设计项目时,多听群众意见,聚焦百姓民生,围绕教育科技、文化文艺、医疗健康、养老助残、扶贫济困等最贴近百姓生活的领域,打造一批群众急需、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项目,去解决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总结并在全市推广的“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就是这样一个接地气、聚民心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将志愿服务网格化,全市构建起了拥有404名大队长、3268名中队长、27569名小队长的志愿服务网格体系,明确“有困难找队长”服务理念,让家家户户互帮互助,形成一个“自下而上”长效推动的工作局面,把基层出现的问题矛盾都化解在这“十五米”的范围之内,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最后,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居民自治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它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去。我们都知道,基层社会治理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工作力量却比较薄弱。尤其是近几年在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斗争中,基层人员工作杂、任务重等问题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志愿者不惧风险、勇于担当,自觉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为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志愿服务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也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是基层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重要途径,它能为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重要渠道,进而成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今年我在参加“学雷锋 树新风 携手共建文明城”的活动中就体会到,我们的社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最热情,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也最迫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志愿者贴近基层、反映诉求、服务百姓、化解矛盾的优势,组织开展养老助残、纠纷调处、帮教帮扶、平安建设、心理疏导等各类基层志愿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画好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责任编辑:吴维满)

猜你喜欢
学雷锋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