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贵在恒,忽胖忽瘦害处多

2022-05-30 10:48钱琦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减肥法腹型节食

钱琦

大学生小林身高160厘米,体重58千克。4个月前,有位同学无意间说了句她太胖了,这让自尊心很强的小林有些受打击,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变瘦。于是,小林开始了减肥计划。通过节食和吃减肥药,短短一个月瘦了10千克。减肥颇有成效后,小林开始恢复了正常饮食,但体重开始迅速反弹,甚至比减肥前还胖了1千克。

看到体重计上飙升的数字,小林更郁闷了,又开始新一轮减肥:每天只吃一顿饭,饿了就吃点水果。就这样,一个月后小林又瘦了9千克,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找上了她:月经不调、掉发、皮肤松弛,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肥胖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成了很多人的目标。其实,除了要预防过度肥胖外,我们更要注意体重指数的波动。身体忽胖忽瘦,波动比较大,这种情况在减肥人群中是比较常见的,但体重的频繁大幅波动可能危害健康。

造成体重波动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短期快速的减重效果,没有建立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另一种是使用了错误的减肥方法。比如,减重者这一段时间通过节食和运动,体重减下来了,就立即停止了节食和运动;一旦发现体重出现反弹,马上又重新开始节食和运动。就这样,造成体重波动较大,甚至出现越减越重的情况。其实,减重期间的忽胖忽瘦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增加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变化幅度过大,就会打破身体内分泌系统平衡,还有可能导致心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从而诱发心血管病。

对于需要减重的人群来说,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如每周减重0.5~1千克,每月减1~3千克,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有些人看起来并不算胖,体重也在正常范围内,但肚子却是圆鼓鼓的,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腹型肥胖。其实,腹部肥胖更易使人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胆石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危害可能比全身肥胖更加严重。腹型肥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肚子大,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的肝脏、胰腺、胃肠道等器官周围和内部。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可能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2型糖尿病等病症,还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所以,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不能只看体重,还要关注内脏脂肪指数。

减肥中的忽胖忽瘦、反复反弹不利于健康。减肥是一个技术活,不要只节食不吃饭。想通过控制饮食减肥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试试高蛋白饮食减肥法。高蛋白减肥法就是通过吃高蛋白的食物来阻止摄入更多碳水化合物,达到减肥的目标。但过多高蛋白质饮食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应用。

当然,也可以尝试轻断食减肥。轻断食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日常的膳食结构。轻断食的做法是:一周的5天正常饮食,2天轻断食。轻断食并非禁食,只是有2天要吃得很少,主食、副食都要减少,以保证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不仅断食的两天要管住嘴,其他5天也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尽可能少地接触油炸食品、甜食等。因为限制饮食,也需要补充一些其他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另外,要配合运动减脂,运动的选择可根据个人情況,一是有氧运动,即慢跑、快走、有氧操等。每次0.5~1小时,每天1~2次。还有抗阻力运动,主要是肌肉训练,有条件的可以去健身房,每周2~3次就可以。

减肥之前可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检测,可以用体质指数判断,或者做人体成分分析,判断是不是肥胖,制订减重计划。

很多人减肥,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这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过度减重除了可能引起继发性闭经外,还可能诱发厌食症,导致营养不良、脱发、脂肪肝、贫血等,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减肥过程中,如果出现疲惫感或者食欲减退等情况,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退休护士)

(编辑 王凡)

猜你喜欢
减肥法腹型节食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李思康运用“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经验
节食减肥主食有讲究
亲 妈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亲 妈
节食减肥,会让女人很不“性”
减肥有方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瑜伽减肥招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