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审题 从容落笔

2022-05-30 10:48丁丁
少儿画王(7-10) 2022年9期

丁丁

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有些同学开始为写好作文发愁了。要想写出出色的作文,首先就要学会审题。

一、审清形式定题目

小学阶段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是全命题、半命题和自命题。

对于命题作文,我们只能照搬挪用题目,不可加以修改。

对于半命题作文,就要学会补题。比如 “家乡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在横线上填特产、风景名胜、四季景物等内容。总之要围绕“家乡”来选材。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避生就熟,小处落笔。

对于自命题作文,要仔细读懂“题目与要求”。比如:“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忆你的六年校园生活,哪些人哪些事令你难忘?请你写一写自己的经历和感悟。题目自拟。”围绕着“回忆”“小学生活”“难忘”“人和事”这几个关键词,我们就可以拟出《难忘的小学生活》《在即将告别母校的时候》等题目。

二、审清体裁定文体

同学们平时练习的习作大多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有时候也会练习写说明文(产品说明书等)、应用文(书信和日记)和浅易的议论文(包括一事一议、读后感、观后感等)。

文章的体裁不同,写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判断:题目要求我们完成的习作,究竟属于哪一种体裁?选错了体裁,就像跑步比赛站错了跑道。即便你跑得再快,比赛成绩也无效!

有时候,我们从文章的题目要求中就能判断出该习作要写成什么文体。比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家用电器,请你针对某种自己熟悉的家用电器写一份使用说明,题目自拟。”题干中的“使用说明”,告诉我们必须写说明文。

三、审清题眼定中心

所谓题眼,就是命题作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它往往和习作的主题息息相关。题眼往往表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正确理解題眼,有助于我们正确审清题目;扣住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中心思想。

怎样才能抓住题眼呢?如果题目是一个词语,那么这个词语即题眼。如《收获》《掌声》。这样的题目结构不完整,表意不完全,我们可以边增补要素边构思。比如:《收获》,我们可以补“收获成功、收获经验或教训”;《掌声》,我们可以补“谁的掌声,给谁的掌声,为什么鼓掌”。这样,你的脑海中就会快速形成选材的内容。

有时候,作文的题目是一个短语,而修饰词往往就是题眼。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小动物》《难忘的一件事》《我最敬佩的人》等,题眼分别就是“课间”“可爱” “难忘”“敬佩”。如果能够抓住这个词语去选材,并表达自己内心的某种感情,我们的作文就做到了符合文义。

有时候,题目中的动词是题眼。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喜爱的一个小物件》《我学会了做饭》等,题眼就是“教育”“喜爱”“学会”。我们写作文之前,要扣住这些关键性词语去构思选材。

有时候,题目中的名词是题眼。比如:《必须跨过这道坎》,“坎”就是题眼,不能将其理解为“地面上阻碍我们前行的沟或土坡”。我们应当采用其比喻义——困难,可以写自己战胜某种困难的经历。

四、审清题限定重点

所谓题限,就是题目中限制性的词语,表现题目限制的范围。这就好比球类比赛场地的边线,出了边线,必然失利。比如:《寒假里的一件趣事》中的“寒假”就是题限,而“趣”则是题眼;我们前面讨论过的题目《家乡的__________》,要补充的是题眼,而“家乡的”则是题限。

此外,对于题目中副词性的限定语,也应特别重视。例如,《又一次__________》中的“又”字,提示我们要写两次经历。而且,以第二次经历为叙事重点。

五、审清提示定选材

作文命题除了题目,往往还会出现提示语。这个提示语就是帮助我们审题的重要线索,要认真研读。特别是半命题作文的提示中出现的补题范例,我们要认真揣摩,并进一步联想。如“那一刻,我真_____________”提示写道: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一些人、一些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弦。比如,成长一刻、温暖一刻、感动一刻、欣喜一刻、后悔一刻、痛苦一刻……善于捕捉和感悟生活的瞬间,人生才会变得丰富而精彩。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字数不少于500。

提示中的“温暖”“感动”“欣喜”等词都可以用来补题。但是,如果能进一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补充其他形容心情的词语,会更有新意。

同学们,学会了审题,写作文就可以从容落笔,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