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话中秋

2022-05-30 10:48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仲秋赏月玉兔

本刊综合

又是一年中秋时。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佳节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与传说。

中秋起源

“中秋”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魏晋时期,也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每年的农历八月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也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演变为中秋节。从唐朝初年开始,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在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种原本起源于对自然,对气候物候的一种体悟所产生的“节点”,在我们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融入人文内涵,注入人文情愫。

月亮的“吉祥物”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将玉兔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答圣俞白鹦鹉杂言》中有“兔生明月月在天”之语,在中国民俗文化中,也有“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屬”的说法。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玉兔”的记载,玉兔也因吉祥、长寿、多子等吉瑞的象征,在文物中颇为常见。

安徽省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饰件距今约5300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兔”造型的玉料。2019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出土了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中的壁画,其中墨绘了在月亮之上,一只玉兔在桂树下捣药的情景。

蟾蜍有辟邪、祥瑞之兆,在我国古代是神物的象征。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上半部分描绘的便是天国的景象,左上角绘一弯新月,月上有一只口衔流云的蟾蜍和一只玉兔,月下有一女子双手托月似在飞舞。月亮在古代也被称为“蟾宫”,成语“蟾宫折桂”被喻称古代士子秋试登科、仕途得志。

中秋习俗

自古以来,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礼记》中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也就是“秋祀”。古人认为太阳代表苍天,月亮代表大地,每逢中秋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不同的祭月仪式,以感恩大地的馈赠。

周代,每逢中秋佳节人们都会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李子、葡萄等,并将西瓜切成莲花状,举行各种迎寒和祭月活动。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唐宋时期,中秋赏月之风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中秋这一日,茶楼、酒肆都会重新装饰门面,在牌楼上扎绸挂彩,售卖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更是热闹非凡,人们纷纷登楼赏月。

明、清时期,中秋节仍有赏月习俗,在许多地方,人们逐渐有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此后,每当半秋悬月,彩船泛舟、赏月吟诗、妇女拜月、互赠月饼等习俗开始广为流传。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历史和气候上的差别,中秋节的风俗各不相同,但千百年来,人们借此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团圆幸福、花好月圆的愿望从未改变。

(栏目编辑  方郁芝)

猜你喜欢
仲秋赏月玉兔
上海仲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秋赏月邀请会
中秋赏月
冀军校
中秋一起来赏月
别样的中秋赏月
水调歌头·玉兔巡宫
玉兔卖萌
“玉兔”月球之旅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