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人也会自杀吗?

2022-05-30 10:48于施文刘海骅
心理与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索斯人格障碍顾城

于施文 刘海骅

谈到什么样的人会自杀,我们可能会想到面临绝境的人、抑郁的人、有过悲惨经历的人或者厌世厌己的人等,然而我们几乎不会将自恋的人归为“有较高自杀风险”的人群。一个自恋的人也会自杀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自杀与自恋的关系。

重新认识“自恋”

自恋一词,源于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索斯(Naricissus)的故事:相传这位少年拥有绝世的容貌,众多女神为之倾倒,然而纳西索斯却高傲地拒绝了所有女神的求爱;一天,这位美少年在湖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倒影便被深深迷住,从此不吃不喝不愿离去,最终溺死在湖中,变成一株水仙花。

而今,自恋的概念早已被流行文化所广泛接受,有时用来形容一个人“过分夸张地欣赏和赞美自己”的特质;有时用来自嘲或开玩笑式地揶揄他人。总之,自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无须赘述。然而,我们真的了解自恋的内涵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恋作为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本质特征为夸大自我重要性、特权感以及缺乏共情。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将自恋划分为两种表现形式:夸大型自恋和脆弱型自恋。夸大型自恋符合我们对自恋的一贯认知,其特征是夸张性、攻击性和主导性;夸大型自恋的人追求关注、权利和社会地位,具有高度自尊和过度自信,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快乐为重点的剥削性的关系。而脆弱型自恋反映了一种防御性和不安全感,具有这类特征的人往往表现为低自尊、羞耻并极度敏感,他们很容易感到受轻视或威胁,也因为对批评和失败的高度警惕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更为被动。

无论哪种自恋类型,当其呈现出极端状态,都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比如自恋型的父母可能并不真正关心自己的子女,而仅仅将其视为获取关注与崇拜的来源、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自恋型的领导可能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而做出风险性或不道德的决策;自恋型的伴侣更可能存在不诚实或不忠诚的行为。

自恋是自杀的风险因素吗?

在对自恋的内涵及其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自恋的人也会自杀吗?答案是肯定的。有学者系统回顾了自恋与自杀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脆弱型自恋的人更冲动,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产生非自杀性自伤以及故意自残等行为;而夸大型自恋的人在有明确的死亡意图时,他们的冲动性较低,但是计划性较高,自杀成功率也会很高,最终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研究表明,那些威胁自恋者优越感和自身重要性的事件,例如被他人批评和否定等,会使自恋者感到愤怒、孤独、无用以及强烈的羞耻,导致无法忍受的痛苦,从而引发自杀危机。

著名的朦胧派诗人顾城即是典型的极端自恋型人格,年纪轻轻便因才气声名鹊起的他固然有自恋的资本,然而过度的自恋使其将自己视为“国王”,要求妻子谢烨无条件地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不但要帮他誊抄诗稿、整理校对、照顾生活起居、包揽所有家务,还要接受与他的情人共同生活。不仅如此,顾城还幻想建立一个“女儿国”,所有女子皆为自己的信徒、崇拜者和保护者—这完全符合夸大型自恋的核心特征:将自己的重要性置于他人之上并享有特权。可以说,虽然自恋者本人也许自我感觉良好,但他身边所有的人却会遭受重大的痛苦。终于,顾城的情人和妻子因不堪折磨相继决定离他而去,这无疑彻底击碎了这位极端自恋者的自恋幻想,最终酿成了杀妻后自杀的人间惨剧。

建立健康的自恋

自恋之所以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其涵盖从动机状态、心理发展、人格特征再到人格障碍的一切学术范畴。我们看到,过度的、甚至达到病理性程度的自恋对自恋者本人及其身边的人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因此我们需要警惕自恋过度。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列出自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如果符合以下9条中的5条就要引起相当程度的注意了):

● 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 幻想中,自己应该有着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

● 认为自己生来优越和独特,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理解和交往;

● 需要他人过度的赞美;

● 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者他人自动顺从自己的期望;

● 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 缺乏共情,难以认识到他人的需求、主观体验和感受;

● 常常嫉妒他人,或者认为他人嫉妒自己;

● 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無论是否达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程度,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防止过度自恋,例如求助于心理咨询或进行共情训练,重点在于消除对自身的过度关注,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学会真正地关心他人并传播善意,同时真诚接纳那些“善意的批评”,作为自身成长和进步的阶梯。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恋,这有助于我们维持自尊和建立价值感,而要建立健康的自恋,需要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客观审视,并对他人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既不会因为他人的表扬而妄自尊大,也不会因为他人的批评妄自菲薄;不必借助空洞的“优越感”,依旧能够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喜欢自己,这样的自恋才能令我们感到长久的幸福和满足。

猜你喜欢
索斯人格障碍顾城
是不是太自恋,一测便知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聚集的叶子
远和近
Dionysus and the Legend of Wine 狄俄尼索斯与酒的传说
雨后
远和近
咱们班的“闫尔基索斯”
DSM和ICD诊断体系人格障碍诊断的最新进展
美国网红“臭脸猫”打赢侵权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