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疗愈“精神内耗”

2022-05-30 00:48李蕙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内耗二舅不合理

李蕙君

“二舅”火了。前段时间,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登上各大平台热门榜,“二舅”平凡而有力量的人生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二舅”独特的人格魅力,更引得大家感慨:别人家的“二舅”带着我们审视自己的“精神内耗”。

严重“精神内耗”会寸步难行

“精神内耗”并不是一个新词,它就是现在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心累”,又叫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精神内耗”是心理健康领域的很多负面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来自职业方面的困惑、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精神内耗”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它是由很多因素引发的,包括个人的性格、对事物的看法、人的满足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适度的“精神内耗”并不是问题,甚至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精神内耗”严重的人,往往容易把事情想得复杂化,容易被负面情绪所影响,更容易胡思乱想,心绪不宁,导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不安。压力徒增,无处释放,会觉得寸步难行。

“精神内耗”本质是对自己不满

“二舅”的积极乐观、坚强豁达并不是天生的。在精神心理上,“二舅”也是个普通人,也会因为困难和挫折陷入“精神内耗”,残疾带来重大的心理创伤,他也经历了正常人都有的心理阶段:震惊、否认、愤怒(沮丧),妥协,接受,从开始的拒绝下床,不跟人交流,到第一次走出家门,给人做木工活挣钱,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三年。

通俗地讲,“精神内耗”就像自己内在的两个小人在打架,其本质就是对自己不滿,内心不接纳真实的自己,在跟自己较劲,想要变得更好、更优秀,但是行动上却一时达不到这个目标反而产生一种无力感。思想和行为不统一,自然就内耗了。往往内向高敏感,对事高期待、对己严要求,表达能力和意愿不强,又不敢争取、惧怕冲突和斗争的人,“精神内耗”就相对严重。很多人陷入“精神内耗”里出不来,一生都郁郁寡欢,抱怨社会的不公,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抛弃不合理信念努力攀登

“精神内耗”的人陷入负面情绪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是不够自信,或者是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这就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平时可以多从事一些自己擅长的工作、任务,当自己成功完成,就在本子上画上一个“√”,“√”越来越多,你就会越来越自信。“精神内耗”的人还容易受到情绪困扰,情绪abc理论强调,人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而非事件本身。如果自己能减少“我一定要成功”“我完蛋了”这些不合理信念产生的话,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生会有无数的契机,也会给你很多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跌入低谷,没有人能拉你上来,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往上攀登。不必把困难想得太复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必对自己太苛刻。不拖延,不空想,精神便不会太快被自己消耗。■

猜你喜欢
内耗二舅不合理
远离“精神内耗”,守护孩子“心灵之门”
公司最大的内耗,就是养了一批伪高管
“一舅二舅”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二舅和狗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二舅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