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线场”特色,铸就“红匠”品牌

2022-05-30 10:48刘春鹏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育人

刘春鹏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近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探索出了符合类型教育特点的“线场模式”,即在企业真实场景中,以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为导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依托“线场模式”,立足岗位育人,聚焦“线场”育才,将人才培养定位于“红匠”,着力培育又红又专的能工巧匠,在实践探索中努力打造“红匠”思政育人品牌,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党建引领学生管理,擦亮“中国红”底色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为此,学院在学生管理方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塑造人格、塑造灵魂、塑造生命,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而夯实“红”的基础。

发挥“大党建”引领作用。在校企合作之初,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率先行动,第一时间开辟党员教育阵地,最大程度拓展党员学习空间。校企双方把党支部建到车间里,把党小组设在产线上,凝聚了校企党建力量,形成了校企党建联盟。学生管理团队携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建“红匠工作坊”,综合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主要表现,评选“红匠先锋”“红匠标兵”“红匠榜样”,推荐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将党建引领落实到学生管理体系中。此外,“红匠工作坊”既抓党员学习教育,又抓团员实践活动,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工助学工,在2021年思政工作评比中被评为学校“思政样板间”。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学院围绕“红匠”育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党总支主要负责顶层设计,教学党支部具体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学生党支部具体负责思政课程建设。同时,学院从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优秀思政课教师担任思政专员,聘请合作企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与班级辅导员共同组建“红匠”思政育人团队,合力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此外,学院依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企联席会议制度,自上而下、由内及外地全方位调动各方育人力量,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经过不懈努力,学院2021年获评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课程获批河南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营造“大学习”浓厚氛围。为做好思想引领和意识形态工作,学生管理团队积极推动网络育人与实践育人同频共振,借助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防止学生在“数字世界”和“虚拟空间”中迷失方向。学院在校企合作开发运行的“线场育人”平台“占据高地”,上架大批专业技术课程,上传大量红色教育视频,使线上“大学习”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线下“大学习”主要通过举办精品活动、系列活动,做好应时教育、应景教育,让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2021年以来,学生管理团队以“讲一个红色故事”“唱一首红色歌曲”“跳一支红色舞蹈”“写一封红色家书”“访一处红色基地”“办一场红色运动会”“观一次红色图片展”的“七个一”主题活动献礼党的百岁生日,让学生沉浸式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学院团总支被授予“河南省教育厅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线场”统领人才培养,描绘“工匠蓝”的本色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这不仅需要大量能够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线场模式”指导下,学院与世邦工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世邦线场课堂”“博众线场课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多措并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线场”工匠进课堂。学院从合作企业评选出的模范员工中遴选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工程师作为“线场”工匠,让他们结合自身成长案例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培训和职业技能教学,帮助学生沿着“线场”工匠的成长轨迹阔步前行。同时,学院每个月都会通过企业组织开展的职业素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线场”思政教育,每一学期都会表彰一批在品德品行和技术技能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生在这种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能够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从而在“线场”快速成长。学院2019级学生轩晨明经过“线场”淬炼改变人生,还未毕业就已经拿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入职资格。

“线场”文化进课程。学院把合作企业特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优秀企业文化中提取思政元素、思政案例,融进课程、渗入教学,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自豪感。世邦工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矿山设备研发制造,其“创造价值、共享价值”的企业价值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责任意识提供了丰沃土壤。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于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将其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使命担当融入思政教育,很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奋斗意识。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学生在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支援企业复工复产,校企双方共同书写了齐心抗疫的绚丽篇章。

“线场”实践进课表。在“线场模式”下,学院基于岗位能力开发“线场”课程,一个技术岗位对应一项核心技能,学生在岗位上练就技能,可以获得企业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步纳入课程教育,学生在思政实践活动中提升素养,可以获得学院颁发的职业素养证书。三年期满,德技双强,学生即可获得校企联合认证的“红匠”证书。近年,学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和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都曾在“线场”实践历练。

双创提领内涵发展,渲染“更出彩”主色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学院“红匠”思政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学院以众创空间为基底,以线场课堂为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平台,深入挖掘企业资源,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

通过科研引领、技能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学院斥资建设机器人创新应用中心,开辟大学生众创空间,专门用于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同时,学院依托双创平台,推行“双导师制”,生活导师负责日常事务,学业导师负责技能教育,学生在校内河南超硬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工业智能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科研项目,跟随博士科研团队从事课题研究,提高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承接项目、驻厂包线,提高创造能力。学院联合三家企业注册成立河南明华智能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创办河南袖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创业公司来提升学生创造价值的能力。在公司运营上,教师主要以资金、技术、管理、知识产权等形式入股分红,学生主要以学习、实训、生产、驻厂包线等形式获取报酬。学院教师带领学生从事产品研发和加工制造工作,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通过积累经验、参加大赛,增强创业意识。学院以创业为引领,以创新为支撑,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和大赛演练,让他们尝试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承接合作企业的小项目、小任务,帮助他们以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的形式积累创业经验、创业资本。此外,学院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今后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红”在于锤炼品德品行,“匠”在于鍛造技术技能。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致力于培育德技并修的新时代“红匠”,推动教师、课程、考核在思政育人体制上转变,推动学校、企业、社会在思政育人机制上聚合,全力打好“党建、线场、双创”三张牌,逐步构建起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院培养出的毕业生职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突出,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作者系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责编:初 心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初等教育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校企合作五反思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