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等你一起吃饭的人

2022-05-30 03:10刘世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全家人大厨花钱

刘世河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们全家人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但家人们一日三餐全都凑在一块吃的场景并不太多见。缺席最多的就是父亲。早些年,家里一直开着一间小规模的豆腐坊,专做水豆腐,每天大约几十斤的样子。那时候,水豆腐的价格并不算贵,但村里人却极少有舍得吃的,所以父亲每天都要用扁担挑到三里外的县城去卖。豆腐是头天晚上做好,次日早晨出锅,父亲每次都去得很早,早饭是无暇吃的。哥哥姐姐要上学,母亲便打发他们先吃,自己却并不动筷,而是等着父亲从县城回来以后再一块儿吃。父亲回来的点没个准儿,因为要以豆腐出手的快慢来定,有时挺早,有时就到了半头晌。但无论多晚,母亲都会等着。

听到父亲一进院子,母亲便开始忙活起来。先往灶膛里填几把柴火,将锅里的稀饭或粥温热,再切些小咸菜,或者炸一碟花生米。等这些都备好了,父亲那边也已经将卖豆腐的家伙什儿收拾妥当,匆匆洗一把脸,便一屁股坐到饭桌前。于是,两个人对面而坐,开始共进早餐。

晚餐,哥哥姐姐都已放学,全家人倒是齐了。可是父亲晚上喜欢抿两口,雖然酒量不大,却每晚必喝,且喝得极慢,往往我们几个孩子都吃饱了,他还在那里慢悠悠地抿着。而母亲就坐在一旁,一边和父亲说着话,一边等,直到父亲一仰脖喝完最后一口,俩人才开始正式开吃。大概是心疼母亲饿着肚子等他不落忍,父亲有一次便说:“与其这样干等着,不如你也整两盅吧!”起始母亲是不愿喝的,可架不住父亲老劝,便开始端起了杯来。不想这一端就放不下了,后来竟发展到每天不喝两口就觉得不得劲儿的地步。有时候两人还煞有介事地碰一下杯,而且动作自然娴熟得就像一对酒逢知己的老友,十分有趣。

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弯腰劳作,体格本就不怎么壮实的父亲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做豆腐的营生只好作罢,但依然不得闲。父亲年轻那会儿在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后厨里干过一段临时工,加上在厨事方面又颇有些天赋,所以顺理成章地,父亲就又成了村里红白喜事的御用大厨。只是,父亲每次在别人家完成大厨的差事后,却极少留下吃饭,即便晚点也要赶回家来和母亲一块吃。

这时我已经长大了些,又想起早些年父亲去县城卖豆腐时也是早晚都要赶回家来吃饭的,便愈发不解。心想如果说早些年是因为日子拮据,父亲舍不得花钱在外边吃,可如今家里的境况已大有好转,况且不管去哪家炒菜,吃的喝的席面总比家里丰盛多了。而父亲却舍盛求简,偏偏要回家吃母亲做的家常便饭。

终于忍不住,我特意问了父亲,父亲笑了笑:“在那里煎炒烹炸地忙了半天,光熏也差不多熏饱了,再说,我自个儿在那里吃大席,你娘又不能跟着,心里有点不得劲。而且更关键的是,我若不回家吃,你娘她保准自己就简简单单地对付一顿拉倒,很可能连菜都不炒。”

我又问母亲,母亲说:“早些年你爹确实是心疼花钱,不舍得在外边买着吃,而我之所以执意要等你爹回来一起吃,那是因为他在外边辛辛苦苦卖豆腐,又累又饿的,回家了就得吃口热乎的。这热乎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饭菜热乎,再就是心里热乎,饭凉了可以生火温热,但如果没人等着,就总感觉是残席剩饭,心终是凉的。我早晚等着他一块儿吃,就是想让你爹心里也热乎。再说,一想到你爹还在外边饿着肚子,我也确实吃不下呀!”

两个人的回答貌似不同,实则极其一致。其实夫妻间的这种状态还有一个很雅的说法叫举“杯”齐眉,可我的父亲母亲并不晓得,他们只是在携手前行的时光里不想错过彼此在一起吃饭的任何一次机会。

(编辑  大江/图 槿喑)

猜你喜欢
全家人大厨花钱
抓鸭子,抓到了吗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聪明的牛大厨
11岁的“大厨”
小小花钱看科举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全家人的暴风雨
花前月下
我来当大厨
小妮子当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