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域下构建“融养”文化的研究

2022-05-30 04:57武美英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文化

武美英

摘   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身体残缺、智力障碍的学生更应该受到生命教育的滋养。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处处体现生命关怀;办学理念应以生命教育为基础。保定特殊教育中心作为听障、视障、智障三类残疾学生的综合学校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融养”文化,形成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让生命教育在特教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得以全面升华。

关键词:生命教育;“融养”文化;特教学校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1/24-0051-03

生命教育是优质教育、良好教育、幸福的教育的代名词,它标示着教育的方向,规定着教育的品质,照耀着教育的主题。在学校开展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的关怀,这种教育具有社会性、个人性和教育性价值,这些价值的产生使学生的生命更精彩。特殊教育学校更应该为残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其通过“融养”文化受到至真、至爱、至信、至诚的生命教育。

一、“融养”文化理念的提出

顾明远先生认为,学校文化可以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的成果总和。保定特殊教育中心是由原保定市南市区聋哑学校和保定市北市区培智学校合并而成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涵盖了听障残疾、智障残疾、视障残疾三类残障儿童。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应该是遵循三类残障学生独特的特点,同时还要统合三类残障学生的共同点,尊崇学生的生命特点从而形成符合听障残疾、智障残疾、视障残疾三类残障儿童生命特点的学校文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听障残疾、智障残疾、视障残疾三类残障学生生命特点长期的观察、调查研究以及以往经验的积累,建立了“融养”文化。根据三类残障学生的独特特点以及共同点,以学生生命发展为基础,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升华。

二、“融养”文化的内涵

“融养”文化中的“融”,既融合、融通、融化,消除隔阂障碍。“养”,即涵养、滋养、培养,陶冶心性,涵养品行。“融养”,教师用大爱融通障碍的壁垒,涵养学生品行,让他们在特教中心爱的大家庭里茁壮成长。这是在生命视域下建立的特殊教育理念,实质上是在听障残疾、智障残疾、视障残疾,三类残障学生精准分类的基础上,实施开放、互动、共享的特殊教育。“融养”文化中强调的是在“主客融通中培养”、在“情感融入中培养”、在“资源融合中培养”。

三、“融养”文化的具体内容与建设

办学理念是办学的基础,是办学的灵魂,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应该既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体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又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质。学校以“融养”文化为根基建立核心办学理念,即融教于常、融爱于心、融信于行。一是在学校层面,融教于常,在教育内容中突出生活实践,涵养生存技能;二是在教师层面,融爱于心,教育方式强调潜移默化,涵养感恩情怀;三是在学生层面,融信于行,教育目标重视文化引领,涵养信义精神。

(一)融教于常引领课程建设

从学校的层面出发,融教于常,在教育内容中突出生活实践,涵养生存技能。按照“融教于常,涵养生存技能”的理念,遵循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成就差异的原则,构建“融养”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拓展课程。

基础课程是基础学科内容,听障学生学习课程为国家统编教材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视障学生学习课程为盲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数学、思想政治、音乐;智障学生学习课程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这些课程的设立让学生学习了文化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知识。

拓展课程包含艺体课程、职技课程、康复课程、潜能课程。听障学生、视障学生开设艺体课程和职技课程。艺体术课程包括了艺术类课程和体育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可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为听障学生开设舞蹈课程、啦啦操课程、视障学生开设管乐课程、钢琴课程、魔方课程。通过不同的艺术种类,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体育类课程可以强身健体,听障学生开设地壶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等运动课程;为视障学生开设了跳绳、盲人乒乓球等运动课程;为智障学生开设轮滑、足球等课程。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学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魄、增加了自信。职技课程可以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以后步入社会提供一技之长。听障学生开设美甲课程、宠物美容课程、茶艺课程、摄影课程、雕刻课程;视障学生开设盲人按摩课程。这些项目均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后,进入社会后可直接上岗就业,为残障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康复课程主要针对的是智力障碍的学生,智力障碍的形成有多重原因,学生表现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学校智力残疾的学生包含自闭症学生、发育迟缓学生、脑瘫学生、唐氏综合症学生,还有伴随其他症状的综合类学生。针对不同症状的学生,学校依据医教结合的理念,开设的康复课程包含动作课程、精细动作课程、语言康复课程、感统课程。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康复课程,从而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残障学生因为身体障碍,与健全学生相比可能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与健全学生一样有自己的闪光点。学校运用扬长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深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深化潜能发展。潜能课程包含微机课程、家政课程、律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通过潜能课程的设置,让每位残障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不断地认识自己,发现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二)融爱于心改变教育方式

从教师的层面出发,融爱于心,教育方式强调潜移默化,涵养感恩情怀。

爱,是最好的融通,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身为特教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有爱心、有耐心。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只是身体上、智力上不同,在心理上较健全学生也有非常大的差距。身体的残疾往往会使残疾学生心理变得自卑、胆小、懦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育的方式方法尤其重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卷二:“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特意地说教,在这些孩子身上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特教教师往往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残障学生的思想,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受到感染从而发生本质的变化。教师注重学生差异性,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措施;要把爱的主题融入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领域,身體力行躬身实践、不务虚功,以爱化人、以爱育爱。作为特教教师所倾注的心血往往较多,有爱无碍,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关爱,心存感恩之心,从而涵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融信于行涵养学生品行

从学生的层面出发,融信于行,教育目标重视文化引领,涵养信义精神。

信,源于崇信重义。“信”是做人之本,保定悠久的文化历史造就了保定人勤劳善良、诚实厚道、守信讲德的优良品质。“桃园三结义”“诚义燕赵——风萧萧兮易水寒”“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讲诚信的油条哥”,都是鲜明的文化符号。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勤劳善良、诚实厚道、讲信誉、重信用,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人才成长的现实和长远需要。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涵养学生品行之基。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在各个方面,学校听障和视障学生实行的是住宿制,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听障、视障、智障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各类学生实际情况的中小学生行为准则,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宿舍常规;在学习中樹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每一位教师都言传身教,做好率先垂范;每一位学生是行为习惯的主体,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者,学生间设定激励机制,树立榜样。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涵养学生品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清明组织学生到烈士林园扫墓,瞻仰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雷锋日组织视障学生到社区开展盲人按摩服务,组织听障学生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清洁卫生。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在思想上、行为上涵养学生品行。另外,家校共建是涵养学生品行不可缺少的方式。母亲节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表达对母亲的爱,感恩母亲的养育;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化。在学校的带领下,家长积极配合,共同涵养学生品行。

四、“融养”文化的影响

学校坚持文化领航、融通办学、精准施教,培养具有发展能力、感恩情怀和信义精神的合格人才。在“融养”文化的引领下,听障学生、视障学生、智障学生分别在不同方面取得发展。参加足球课程的学生分别在2019年、2021年获得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冠亚军。参加啦啦操课程的学生在2021年全国啦啦操联赛(保定站)公开赛残障集体花球自选动作中获得第一名。学校视障魔方课程的设立开创了国内盲人魔方的先河。残障学生在“融养”文化理念的培养、涵养下收获了知识、技能,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大放光彩。保定特殊教育中心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融养”文化,在学校中形成了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让生命教育在特教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得以全面升华。

参考文献:

[1]常艳丽,彭瑞敏,刘   洁.怎样办一所“有灵魂”的学校[J].教育家,2020,(41):41~44.

[2]蔡书太.办学理念成就品质学校[J].科技视界,2016,(19):180.

【责任编辑 刘梦薇】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