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班级”下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2022-05-30 06:11陈尚婷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评价

陈尚婷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本文详尽地阐述了作者在管理班级之初深陷教育困境,之后寻找突破口,在班级中实施民主管理,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班级管理目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的过程,最后灵活、有效地运用评价的一些方法及策略,规范了班级学生的行为。

关键词:班级管理;评价;规范行为

一、深陷教育困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笔者一直在努力管理本班级的41位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然而,笔者的教育境地是糟糕的。无论是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还是兼当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所带班级41位学生的表现让笔者焦头烂额。这41位学生都来自学校周边的拆迁户家庭,优越的家庭物质条件与薄弱的家庭教育环境让这些学生变得胆大而妄为。课堂上,他们不善于倾听、表达,喜欢做小动作;课间,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老师的叮嘱抛到脑后——追逐打闹,闯下许多祸。而笔者只能整天扯着嗓子跟在这些学生身后命令与训斥。这一做法所导致的后果是:课堂上,学生都老实了,不再随意讲话,对于任课教师的提问无人举手,死气沉沉;下课铃声一响,学生就像打了兴奋剂一般,一下子全活了——东奔西跑、横冲直撞。那一段日子,因为长时间的压抑,笔者对自己的教育能力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名班主任,甚至产生了改行的念头。

二、寻找突破口,改善评价方式

笔者四处寻找突破口,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也曾留意相关的教育报刊杂志,一有收获便尝试用于本班级学生身上,皆不合适。原因在于学生学情不同,照搬照抄肯定是不行的。后来,学校开展学习陶行知教育教学理念,当笔者读到陶先生的“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句话时,才茅塞顿开。长期以来,笔者把自己的教育管理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强加于学生身上,从来不关心他们所思所愿,总是以命令与训斥的口吻与其交流。因为压制,学生表面上佯装服从,然而一旦得到自由,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地在课间表现自我,用打闹的方式去发泄心中所不情愿。事实上,笔者与学生的关系已然从师生关系转变为命令与服从、抵制与反抗的关系了。意识到这一点,笔者觉得很后怕。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股动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呢?深刻反思后,笔者认识到教师权利的释放以及师生之间评价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三、根据学情,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建立之前,笔者通过开展晨会及班队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对班级管理发表自己的想法。笔者详细记录了学生的意见,以求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达到了解学生的目的。根据笔者所在班级(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男生多、女生少、爱打爱闹、闲不住的特点,结合学校每周开展的“五星班级”常规评比活动,笔者把“五星班级”评比的内容作为规范班级学生行为的奋斗目标,在班级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管理评价体系(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班级管理的评价体系是主要围绕学校每周开展的“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展开的。根据评比的内容,笔者将评价体系分为“安全、班级卫生、礼仪规范、参加活动”四大板块。在“安全、班级卫生、礼仪规范”三个大板块中,每个板块根据班级管理的目标,又可以细分为许多小板块(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安全、班级卫生、礼仪规范、参加活动”四个板块中,笔者将班级41位学生按不同的板块分别分为遵守者与管理者两部分,对于这两类学生而言,他们之间的关系除去遵守与管理之外,还存在一个相互监督的关系。

四、运用灵活、有效的评价方式

评价体系建立之后,如何让学生在这个体系中充分展示自己,同时又能规范他们的行为、激发上进心呢?此时给予学生广阔的舞台,提供民主、平等的管理机会,将“灵活、有效”的评价机制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至关重要。

(一)“有效性”体现之所在

1.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笔者将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事事躬亲,然而却并没有收到预设的效果。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与众不同的想法。压制与灌输只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个新的评价体系中(见图1、表1),笔者将自己所有的管理权利转交给学生。在评价体系的每个板块中,选取一些能力较强,且具有责任感的学生作为管理者。当然,管理者在相应板块中肩负监督、评价的同时,本身也是遵守者。剩余的学生要遵守评价体系中相应板块的规则,同时也具有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及职务任免的投票权。这样一来,老师便把自己的权利转交给了队员,也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遵守者,在这种评价模式内学习、生活,感到乐此不疲。

2.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

这个评价体系(见图1、表1),其实就是班级管理目标的综合呈现。将这个评价体系贴到班级墙壁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学生要遵守、管理与监督哪些方面的内容,以督促自己规范言行。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个评价体系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笔者还结合晨会、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班级卫生、礼仪规范、参加活动”四个板块内容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能更自觉地遵守班级的规则,而管理者也更踊跃参与班级管理了。

3.激发学生的竞争力

成功的班级管理不应是教师无止境地对学生进行打压,而是巧妙地激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欲望与自信心。作为平等的个体,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期待,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上进心与表现欲。源于此,每个板块的管理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采用选取制,做法如下:

(1)每周对管理者进行评价,即学生通过举手表决来评价管理者是否尽心尽职,以及是否继续留任。

(2)对于尽心尽职的管理者,任职内每周奖励一颗星。

(3)管理两周为期满,重新选取新的管理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诗人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中的诗句。池塘之所以清澈见底如明镜一般,是因为常有活水注入。对于班级管理,同样如此。长久任用同一位管理者,后果便是——管理者会产生职务倦怠,没有了新鲜感与进取感,从而导致班级氛围愈发沉闷。而采取每周评价与选取班级管理者的好处在于——打破了原有的僵持局面,给班级管理注入了“活水”。

4.评价具有针对性、鼓励性。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7~8岁),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无法感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因此评价的针对性非常重要。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哪方面存在不足,鼓励学生在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增强其改进不足的勇气与信心。在图1与表1的评价体系中,每位管理者根据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来评价学生的言行是否合乎规范,这充分体现了评价的针对性。给参与班级管理者、参与活动获奖者,以及学生在四个板块(安全、班级卫生、礼仪规范、参加活动)常规评比中荣获校“五星班级”称号的,都颁发相应的星星。这些都是对学生规范做人的极大鼓励与肯定,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那股上进的动力。

5.评价的重规范与规范养成的落到实处

把对学生规范做人的要求由理论层次落实到评价体系的细枝末节,并对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进行选取制改革,是评价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本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规范养成与规范养成的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每一个评价板块都是学生急需养成的行为规范方向,如:安全、班级卫生、参与活动、礼仪规范。

(2)每一个评价板块都指向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如在“班级卫生”这一板块里,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不乱扔垃圾、桌椅摆放整齐、值日生认真值日、不乱涂乱画乱倒、保持个人卫生干净整洁。这样的目标便于二年级学生理解、执行。班级管理者可根据班级学生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而班级学生同样可以根据此目标对班级管理者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

(3)通过贴星星来反馈学生对于每个评价板块的完成情况。给每人准备一本集星册,统一挂到墙上。管理者每天根据学生们的表现,通过向班主任汇报、学生共同评议的方式来选取每个评价板块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并给其颁发星星。每两周统计一次队员所获得的星星数。

(4)由精神鼓励转变成物质奖励。如果说给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星星是一种精神奖励的话,那么,在我们物质评价体系中,当精神奖励达到一定量时,还可获得物质奖励,(见表2)。这个奖项的设立,对队员而言,是个极大的鼓励。学生们因为心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获得星星的机会。

(二)“灵活”妙在“点拨”与“惩罚”

班级管理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因此,“评价制度化”实施的同时,“人性化”的体现也很重要。 “人性化”主要体现在“灵活”二字上。

1.适当运用“惩罚”

对班级里少数学生而言,奖励有时候并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格林创立了气质学说。他认为气质是物质(或汁液)的不同性质的组合。在此基础上,气质说继续发展,成为经典的四种气质: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根据这四种气质特征的不同,奖励并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对于班级里那些调皮捣蛋、经常违反规定的学生也适当采用“摘星”的惩罚手段。通过一阶段的观察,这些学生因为强烈的上进心与不甘被撕掉星星而对自己不良言行有很大改善。

2.班主任作为引导者,可适当“点拨”

二年级学生做事缺乏持久性,除了班级学生的监督对其有一定促进之外,班主任的引导和及时的提醒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辅”不光体现在引导管理者对遵守者评价的准确性上,还体现在遵守者对管理者是否尽心尽职的评价反馈上。作为班主任,要俯下身子融入学生之中,用心感受学生之所思、之所愿,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掌控大局。某种特定情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善于给别人一次机会。这其中,班主任“点拨”的艺术性至关重要。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如今,在灵活、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影响下,班级学生变得有礼貌、讲卫生、提高了积极性,并且能遵守校内外各种安全规则。学生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原因在于灵活、有效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调动了学生们的上进心与竞争意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身为班级小主人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总而言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案制定需经反复思考,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目标;其次要根据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并让学生熟知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最后要灵活、有效地运用评价,让学生规范行为。

虽然班级学生在本评价体系的影响下,在规范行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隨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以及班级管理目标的不同,学生们如何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进步,仍需要我们班主任教师长期进行深入研究。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