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贵在“勤”

2022-05-30 06:11陈玉敏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交流班级班主任

陈玉敏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的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将是不可能的。”班级是学校的基石,班级管理好了,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我认为,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诀窍和捷径,关键在“勤”字。

脑 勤

脑“勤”是管理的“灵魂”。勤动脑思考班级最近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或改进,避免问题扩大化。班主任要有前瞻的眼光,学习研究班级管理新理念,反思班级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阶段性工作的得与失。建立健全符合新时期教育思想和理念且能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班级管理制度,如《学生德育考核办法》《违纪学生处理方法》《优秀学生奖励办法》《班级公约》等。它们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一同为班主任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处理问题按制度办事,可以杜绝主观臆断。学生在清晰的管理条规下学习、生活,不但不会桎梏他们的思想,还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腿 勤

腿“勤”是管理的“基本功”。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不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获得第一手资料,自然就不能对班级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在与学生日常的接触中,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经常在教室里走动,就会发现地面、书桌膛的卫生问题;经常上下楼,巡视学生课间游戏、站排、走廊出入就能发现纪律问题;经常走到学生中去,拉近和他们的距离,比如:和他们一起跳大绳、踢毽子,和他们一起吃午餐……的确,经常到班级里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出操、开展活动,既亲近了学生、联络了感情,也让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定期家访,尽管很累,但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会谈,彼此多了沟通,少了误解。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班主任开心了。

口 勤

口“勤”是管理的“防身术”。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随时随地进行行为教育。我常举身边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常和他们说,1班同学真好啊,放学排队安静有序;6班同学真听话,每天都穿校服……但每次说完我都会补充:“虽然他们好,但老师更爱你们!”这样学生会学习其他班级学生的优点,调整自己的言行。我会利用课间或午休时间找学生聊聊天,有时就是在走廊上的一两句话,有时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坦诚交流。平时我总会找机会对学生说我有多爱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我为他们做过的事情一一道出,让他们明白:“老师对我们真好。”他们会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而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语言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要靠交流,班主任和学生相处时,一句问候,一番鼓励,会使学生感到兴奋;几次交谈,几句夸奖,会使学生心里踏实、充满动力。当然,口勤不等于唠叨,也不等于无谓的说教。班主任的语言越丰富、越精彩,对学生的影响力也越大。

手 勤

手“勤”是管理的“看家拳”。班主任身体力行,往往胜过泛泛的说教。教室地面丢了粉笔头或果皮纸屑,你弯腰捡起;教室灯该关了,你伸手按一下开关;放学时你随手关了门窗;天冷了,为学生戴上帽子、整理衣服;大扫除时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擦玻璃……身体力行的效果远远胜于对学生的说教。手勤的另一种含义是要勤动笔,总结班级管理经验,及时记录思想的结晶,并进行反思研究,从中既有经验可以借鉴,又获得了创新的实践和理论的源泉。

眼 勤

眼“勤”是管理的“指挥官”。班级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班主任应该有一双体察入微的眼睛,善于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善于发现班级的最新动态,善于用眼神和学生交流。勤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时间长了就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勤观察哪些学生经常在一起玩,玩什么,说什么……让学生明白班主任的眼神不光是严肃的,还要有几分温和、几分询问、几分劝勉、几分赞许和关爱。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新问题会不断出现,所以“勤”字也得伴随始终,只有“勤”才能落实班级管理的规范性;只有“勤”才能体现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只有“勤”才能突出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班级管理,怎一个“勤”字了得!

編辑/王    波

猜你喜欢
交流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此交流,太暖!
班级“四小怪”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