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2022-05-30 09:15李成丽
南北桥 2022年8期
关键词:零售价格原油价格成品油

[ 作者简介 ]

李成丽,女,河南信阳人,固始县商务局,中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加油站行业管理。

[ 摘要 ]

本文围绕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影响开展实证分析,在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加以阐释后,基于2015至2020年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论证国际原油价格对于我国汽油、柴油成品油零售价格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未来激活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的政策建议,以有效促进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稳定性,增加灵活性,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价格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 关键词 ]

国际原油;汽油价格;柴油价格;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8.010

自1959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成功钻探第一口油井,石油工业已经经历160余年的发展,目前,石油工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能源行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原油价格已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张“晴雨表”,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世界各国成品油零售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不论是站在供应方角度、需求方角度或是经济金融因素视角,原油价格近年来始终受诸多因素影响“晴雨不定”,因此开展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的影响分析,有助于我国掌握原油价格波动规律,在制定行业积极应对策略的同时,促进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平稳,继而进一步减少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及相关性。

1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可从供应需求、经济金融、地缘政治、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四大方面开展分析。

1.1  供應需求因素

从原油供应方角度分析,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为1.7万亿桶,能够满足50年全球生产需求,而世界石油的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大量石油资源集中于中东地区,占全球储量48%,而中东地区OPEC国家占中东地区的73%。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产油国家为美国、伊朗、伊拉克、沙特、俄罗斯等,石油储量、产量、上游成本等因素均影响着供应量及供应持续性。从需求方视角分析,根据相关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量为9650万桶/日,2017年增长至9800万桶/日,当下全球石油的供需关系在供应趋紧、供应过剩的维度下不断动态变化。美国作为长期以来的石油产品进口大国,其在市场供需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中东国家产量、库存信息相对封闭,故美国库存涨跌,基本可以反映出全球石油供需状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于石油需求量亦不断提升。为避免再一次发生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巨大的石油储备,这部分石油储备对于目前原油价格的涨跌起到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POEC限产保价政策失败的主要因素[1]。

1.2  经济金融因素

首先在期货方面,近年来在对冲基金、投资银行推动下,原油价格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非商业多头头寸的投机因素,对于推动原油价格的上涨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形势方面,石油价格直接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生产。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世界各国对于原油的需求量逐渐下降,加上近年来在经济体制下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处于不断升温状态,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并不明朗,故原油需求相对偏低,价格适中浮动在50美元上下。同时,美元指数的上涨、下跌,也直接影响原油价格。

1.3  地缘政治因素

近年来,世界各国采用不同形式对资源进行争夺,外交、战争等各种政治因素也极大程度影响着原油市场,如美国“911”事件导致原油较长时间内价格一路下滑,再例如利比亚战争极大程度影响了原油的供应。

1.4  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因素

大量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抑制了国际原油的价格,如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天然气、电、氢等新型燃料,一定程度宽松了世界原油供应情况,同时对原油价格的上涨空间亦产生了抑制[2]。

2    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影响分析

2.1  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

本文数据采用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0日国际重要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成交价格Xt,我国国内柴油零售指导价YtD、国内汽油零售指导价YtG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价格时间序列处理流程,首先进行原始数据处理。第一,利用迪拜商品交易所高硫原油期货合约、纽约商业交易所下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洲际交易所下布伦特原油三大期货品种近期合约日结算价平均值进行国际原油结算价计算。第二,在成品油零售价格的时间序列内缺失值,基于近期公布的有效值实现插值。第三,以人民币作为统一量纲,产品以吨进行计价。关于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问题,本文采取如下思路。

2.1.1 确认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平稳性,针对InXt、InYtG、InYtD以及其一阶差分开展ADF单位根检验,在检验结果不平稳基础行进行一阶差分,使其区域平稳,得出一阶单整序列,即InXt、InYtG、InYtD~I(1)。

2.1.2  确定国际原油价格同我国汽油、柴油零售价格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当存在,则开展协整检验操作,同时检验格兰杰因果。

2.1.3  残差序列检验后,发现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同国际原油价格存在协整关系,InYtG同InXt、InYtD同InXt存在协整关系。国内汽油、柴油成品零售价格,同国际原油价格具有长期且稳定的均衡关系。

2.1.4  围绕InYtG同InXt、InYtD同InXt从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一阶滞后结果显示,InXt同时为、InYtG与InYtD的格兰杰原因,可论证我国汽油成品、柴油成品零售价格长期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但是我国汽油成品、柴油成品的零售价格对于国际原油并不造成长期影响。

2.2  误差修正

进行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测算后,得出我国国内汽油成品零售价格同国际原油价格误差修正模型可以以式1表示:

?InYtG=-0.0004+0.01099?InXt-0.02620ecmt-1

ecmt-1=InY(t-1)G-6.12-0.35InXt-1(式1)

表1数据为汽油成品同原油价格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参数估计结果:

同时,我国国内柴油成品零售价格同国际原油价格误差修正模型,可以以式2表示:

?InYtD=-0.00002+0.0095?InXt-0.02685ecmt-1

ecmt-1=InYt-1D-5.64-0.39InXt-1(式2)

表2为柴油成品同原油价格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参数估计结果:

2.3  实证分析

结合上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汽油、柴油误差修正模型计算结果,首先可以确认,我国成品油的零售价格,长期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的引导。在我国不断优化、改进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同时,在国外、国内的原油、成品油零售价格方面,国际原油价格在上游,会对下游的我国汽油、柴油零售价格产生长期性引导的关系,故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国际市场具体行情,尽管价格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受行政管理的影响,但是已经具备维持市场长期出清水平。

其次,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发挥出了良好的负反馈稳定价格功能。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系数分析,可以发现上期末未被纳入零售价格的调整信息,对于本期汽油、柴油零售价格的制定带来十分显著的收敛效应,这一现象高度匹配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关于稳定市场的最初设计预期,同时,政策制定者基于动态信息对不合理波动为导向的市场信息加以修订,可使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更加平滑。具体而言,上一期未被纳入价格调整的信息误差,对當期我国汽油成品油、柴油成品油零售价格的单位调整弹性分别为ecmt-1=0.0262、ecmt-1=0.0269,上一期出现的偏离长期均衡量,本期将实现2.62%与2.69%的反向修正。

最后,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良好发挥了抗冲击性功能。对误差修正模型下的?InXt分析,可发现相关回归系数不显著,短时期之内,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不会显著影响我国汽、柴成品油价格。因此可论证,尽管我国的成品油零售市场已经挂钩国际原油市场,但是仅限于对长期趋势的跟踪,短期之内价格剧烈波动,将被我国价格形成机制之下的行政管理体系有效抑制,最大化避免国际原油市场对我国带来的价格冲击[3]。

3    促进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当下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发挥出良好的收敛功能,对于我国国内石油市场起到了稳定性的保障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尽管相对稳定,但发展活力仍旧不足。故本文围绕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有效提升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市场活力。

3.1  持续推进国内石油全产业链发展

持续提升国内原油的供给能力。首先,加强油气矿权管理制度的调整,合理开放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同时对原油进口企业的资质要求合理放宽,使我国油气产品来源面向多元化发展。其次,应对成品油的零售准入门槛合理放宽,推进我国的行政审批向备案形式进行转变,在促进市场内企业形成竞争机制的同时,吸引多元化市场主体,打开并激活国内市场,使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市场自成体系,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3.2  推动成品油现货、期货交易市场的建设进程

推进成品油现货、期货交易市场建设,创新市场需求,提高价格灵活性,实现对价格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依托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公开竞价,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内具有影响力的交易报价机构建设及培育,在市场中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报价体系以及价格指数,更大程度地推动成品油定价市场化。

3.3  建立基于燃油消费税的价格调控机制

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易涨难跌”现象长期存在,为实现对经济安全、社会福利的关注,并充分考量到社会发展的长期利益以及短期我国消费者承受能力,国家可利用公平、灵活且透明的税收手段,对成品油价格实行有效调节。当市场价格过低,可采取高税政策,价格过高则转为低税政策,对油价整体水平进行合理调控,保障我国成品油市场价格的灵活性及社会公平性。

3.4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成品油价格监管力度

首先,面对成品油价格市场,我国政府应合理减少干预、调控价格的行为,转变为依靠经济、法律的手段对成品油价格实施监管的模式,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透明性、连续性以及公开性。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成品油价格监管主体,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形成主管部门、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促使价格市场形成有序的良性竞争。

4    结语

基于本次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在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保护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于我国汽油、柴油成品油零售价格短期之内不会造成影响。为避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长期发展背景下对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的影响,政府应持续推进国内石油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成品油现货以及期货交易市场的建设进程,在建立基于燃油消费税的价格调控机制同时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成品油价格监管力度,从而为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注入活力,进一步推动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促进成品油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政,石晴,卜林.地缘政治风险是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子吗?基于GARCH-MIDAS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21(11):18-32.

[2]周文明.基于市场化思维的原油库存控制策略研究[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21,37(02):1-7.

[3]尹红,李尚鑫.关于中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1(04):55-58.

[4]弭家彪.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20(11):92-98.

[5]马刚.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论,2017(28):65-66.

猜你喜欢
零售价格原油价格成品油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3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成品油出口下降19%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图表
成品油市场回顾与展望
世界原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