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若昕&《我的姐姐》 飞跃处女作 质变引共鸣

2022-05-30 10:48小盗
中国银幕 2022年8期
关键词:处女作码头姐姐

处女作:2021年《再见,少年》(票房:2025.2.5万;豆瓣评分:4.3分)

第二部:2021年《我的姐姐》(票房:8.6亿;豆瓣评分:6.9分)

待     映:《阳光码头》(2025年)

去年清明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导演殷若昕,随着黑马电影《我的姐姐》的票房大捷,和該片在社会上掀起的热议话题,被推至镁光灯下。最终8.6亿的喜人票房和不俗的豆瓣口碑,使得殷若昕和这部电影成为当年电影年终盘点时出镜率极高的存在。

事实上,横空出世的《我的姐姐》是殷若昕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却阴错阳差地在2020年斩获上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女演员、新人男演员的导演处女作《再见,少年》之前公映。也可以说,沉寂两年的《再见,少年》之所以能在去年8月底上映,正是瞄准了《我的姐姐》中导演殷若昕和主演张子枫作为“黄金搭档”的热度。然而,秉持某种高期待的观众显然不满足于《再见,少年》中导演青涩的表达,从口碑到票房的双重滑坡,无不印证这一点。

好奇的观众不禁想一探究竟,殷若昕的导演功力如何在短短时间内从《再见,少年》到《我的姐姐》实现飞跃?从首作的青涩、生硬到第二部的细腻、成熟,翻天覆地的变化堪称青年导演快速突围的完美模板。

即便处女作不尽如人意,但殷若昕已成功用第二部证实了自己的导演实力,更让人期待的是,她的第三部作品已经安排上了,仍旧是其擅长的女性题材,跟《我不是药神》编剧之一的韩家女合作的电影《阳光码头》会带给观众怎样的体验,还得2025年再说。眼下,不妨让我们把焦点放置在她突出重围、备受好评的第二部电影《我的姐姐》上,抽丝剥茧,探寻幕后,总结其快速突围的真经,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二部

处女作踩的雷 这一次绕道而行

“我觉得我们做这个片子有一种使命感,这群在特殊语境下出生和成长的女孩们,她们的经历应当被看见。”在去年殷若昕接受的众多采访中,这一句话精准有力总结其执导《我的姐姐》的初心,以及该片之所以能唤起观众共鸣的根基。

殷若昕并不是投机主义者,在岌岌无名的时刻,她所追求的就是,在个人表达的同时寻找到与大众对话的路径。《再见,少年》对她来说,是凭借一腔孤勇和热血,将视角投注到原生家庭的苦痛上,“我会觉得太需要去说一说家庭里和个体的故事了,这种冲动也一直延续到《我的姐姐》。”她的前两部电影作品从创作角度来看无疑带有延续性。

事实上,《再见,少年》作为“不完美”的处女作出现,给殷若昕拍摄一鸣惊人的《我的姐姐》一些纠偏的机会,比如她用极低成本在38天内为处女作拍了4小时的素材,等到剪辑时面对大量的取舍,使得上映后观众反馈不接戏,转变生硬等,而这正是殷若昕“心疼”地删戏导致的。待到《我的姐姐》项目上马时,她已经没有这方面的苦恼,在团队沟通上更高效,处女作走过的弯路让她快速成长,她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集中呈现一个故事,如何跟观众在同一个频率更好交流。《再见,少年》更像是《我的姐姐》的一次预热和模拟考,让殷若昕得以查漏补缺,在导演的征程上沉着冷静,稳定发挥。

紧抓女性之困境  细腻描摹引共鸣

明眼人一看,都会觉得处女作对殷若昕最大的助益是让她跟演员张子枫结成黄金搭档,彼时的合作成就第二部电影《我的姐姐》里的超强默契,可以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更困难、更内敛、更多层次的挑战。同样为《我的姐姐》助益的还有殷若昕的同学游晓颍,曾凭借《相爱相亲》获得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她的剧本让相互信赖的同窗好友坚定了拓宽女性题材表达边界的决心。当然,最不能或缺的是导演自身的勇气。如果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电视剧领域直面原生家庭疼痛、重男轻女等话题,早已通过《欢乐颂》《都挺好》引发了全民热议,然而,电影圈对这一沉重又现实的题材,尚无过多凝视。殷若昕以为女性发声的初心,饱含深情、沉着触碰,揭开无数被嫌弃的“姐姐”前半生的伤疤。可以说,她作为导演,之所以第二部能一鸣惊人,与无名之辈这一份不惧挑战“空白”领域的罕见勇气分不开。

“在创作时,我珍惜自己当时的最强的表达欲望。我觉得只要创作者是想要进步,更充分更多维度地去做自己的表达,这一系列的经历,都会让我觉得是长在我身上的武器和我的朋友。” 殷若昕如是说。

除了把握住蓬勃、旺盛的表达欲望,对过往的每一步都秉持感恩的心之外,殷若昕在面对第二部时还有一个“巧合”,让其对《我的姐姐》所表达的主题产生更真切的体会。

拍摄第二部电影时,导演正处于哺乳期,在片场,她体验到普通职场女性所要承受的压力。这是成为母亲之后,她才能更进一步感受到的女性命运。“如果没有孩子,我也拍不了《我的姐姐》,我觉得有些感受,你必须真的有,才会关注到。”

总之,生活在平稳、良好氛围家庭中的殷若昕在面对《我的姐姐》这一沉重的命题时,集齐了天时——成为哺乳期的妈妈;地利——有旺盛的表达欲望和直面原生家庭之痛的勇气;人和——有值得信赖的亲密伙伴相互打气,所有这些再加上避开处女作踩过的雷,让其以女性电影人浩大的使命感为矛,一举戳破中国传统观念里重男轻女的这层窗户纸。透过两代姐姐互为镜像的对比,细腻描摹影片中女性的觉醒、反抗和韧性。她,用《我的姐姐》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给女性观众强烈的情感共振。

下一部

从“姐姐”被忽视的半生 到大女主逆袭的一生

如果说第二部电影为殷若昕留下了一丝遗憾的话,无疑是一部分观众对片尾安然依然选择跟弟弟一起生活不满,进而对影片“怒打一星”的表态。这一波舆论超出殷若昕打通情感牌的预期,当然也提醒她,在勇于尝试、吃到现实题材红利的同时,如何让创作者的表达跟观众的情绪产生最大公约数,是摆在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个难题。

“上一部电影的反馈,让我更能知道观众在想什么的,或者说是年轻的观众在想什么,因为我们的观影群体很年轻,这部分东西也让我们思考。但创作的时候,在把握时代和时代里的人物时,依然还是要回到情感和人上来。”

时代以及人物,正好是她下一部电影《阳光码头》的关键词,这部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生平改编的传记片同样也聚焦女性的成长历程,无疑是殷若昕擅长的领域。经由《我的姐姐》正式敲开电影圈的大门之后,殷若昕如何站在职业生涯的高位、站在观众的期待之上,来完成《阳光码头》的创作,这本身就令人好奇且期待。

预计2025年上映,距离这部电影跟观众见面还有三年时间,从中亦可看出,成名之后的殷若昕更加珍惜羽毛,否则不会从去年开始四年磨一剑来推出职业生涯的第三部作品。

从“姐姐”被忽视的半生到大女主逆袭的一生,她温柔地投注于女性身上的关注、超出青年导演平均水平的敏锐度和掌控力,以及观众对此前作品带来的正反向反馈,多种因素会如何作用于大女主传记片《阳光码头》,不妨拭目以待。(文 小盗)

猜你喜欢
处女作码头姐姐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王啸坤“处女作”导后感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认识“黑”字
Viktor&Rolf推出导演“处女作”短片
巧手姐姐
说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