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梁平站)正式启动

2022-05-30 10:48
绿色中国·B 2022年7期
关键词:明月山梁平竹海

点燃绿色梦想 根植绿色种子

百里竹海碧波起,明月山间生态兴。7月22日,盛夏的明月山百里竹海竹影婆娑,青山绿水间洋溢着喜庆氛围。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明月山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梁平站)主题公益活动在这里启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办公室主任苏贵光,全国关注森林活动形象大使、绿色中国形象大使、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劲,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清尧,四川省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副主任包建华,重庆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专职副主任、重庆市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成员程虎,重庆市林业局二级巡视员、重庆市关注森林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李辉乾,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宏伟,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梁平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孟文等领导、嘉宾共同启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梁平站)主题公益活动。

启动仪式上,谭光明、苏贵光、包建华、李辉乾、陈孟文向活动的成功举办送上祝福。谭光明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9年启动了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在青少年心中点燃绿色梦想、根植绿色种子。梁平林草资源丰富,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在此举办研学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汇聚更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希望各地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青少年自然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作用,调动中小学校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努力将研学教育活动融入中小学教育,成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平臺。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珍惜此次机会,在活动中展现良好素养和风貌,学有所成、满载而归,并在日常生活中争当“绿色先锋”,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

苏贵光说,自全国第四届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组建以来,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了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在全国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成为关注森林的新平台。我国有近三亿青少年,他们是民族的希望,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抓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创新方式,坚持不懈,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切实抓出成效,共同将其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的生态科普教育平台。

包建华说,处于川渝东北地区的明月山生态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有植物200余科600余种,有红豆杉、水杉、千年银杏、香樟等国家一、二级珍稀野生植物,林间栖居400余种野生动物,是理想的自然教育基地。希望未来,川渝两地携手开展关注森林活动,让更多青少年走进明月山,接受自然教育;让更多的川渝两地青少年走进川渝两地的“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接受自然生态教育,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李辉乾说,我们要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强化“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统筹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让重庆山水人文气质更佳,奋力书写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篇章。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坚持把“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做大做优升价值、坚持把“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做通做实能变现。

陈孟文代表梁平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百万梁平人民,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广大青少年朋友们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近年来,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全面推进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携手川渝兄弟区县积极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生动演绎了农房变客房、矿山变公园、竹山变金山的精彩故事。绿色已然成为梁平最靓丽的风景、最纯粹的底色。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自觉投身播绿、爱绿、护绿、兴绿的伟大实践。

启动仪式上,刘劲还带领青少年代表发出《珍爱湿地,从我做起》倡议,号召全世界广大青少年携手争当保护湿地的践行者,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亲近自然,爱护鸟类,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

据了解,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于2019年全面启动,意在点燃绿色梦想,根植绿色种子。3年来,在活动示范影响下,通过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我国自然教育活动蔚然成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社会风尚得到广泛弘扬,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活动的青少年们分三条线路进行了研学活动,先后走进明月山百里竹海、万石耕春·千年良田、梁平柚海等地,在竹园、田园、柚园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用心灵体悟地方底蕴,是校园课堂的延伸,也是研学之旅贴近生活与自然的本意。此次广大青少年在梁之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是一场欣赏梁平秀美山水之旅,更是一次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的实践之行。

竹园听竹韵,百里竹海看非遗。

明月山百里竹海,是西部最大的高山竹海,拥有成片竹林35万余亩,有180余个竹类品种,素有“竹类博物馆”“中国寿竹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依托明月山丰富的竹林资源,梁平区相继建成了梁平百里竹海度假区,梁平滑石古寨景区、重庆梁平百里竹海观音洞景区、蝴蝶谷景区等高品质文旅项目,精心打造了“北斗七星·百里星宿”民宿群、猎神三巷新兴商业街,成为了全国各地游客感受 “竹文化”的绝佳之地。

此次研学活动的首站便来到了百里竹海。

22日上午,60余名青少年代表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走进竹林。这里30余个竹类品种形成绵延百里的竹海,宁静的村庄掩映在竹林之中,渲染出独特的山水田园景观。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在导师的讲解下认竹子品种、采新鲜竹笋,与当地村民一起跳竹竿舞、编特色竹编,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民俗及竹文化的魅力。

“此行之前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竹子,也不知道竹子还可以分成那么多品种。”来自北京的三年级女生海月说,在大城市生活,近距离感受自然的机会有限,此次活动让她对书本里的“竹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后还要多参加此类活动,让理论与实践能有更紧密的结合。

除了看竹景,体验竹编制作,也是青少年感触颇深的项目。

梁平竹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梁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竹篾编制品,主要包含有以背篼、撮箕、播盖、箩筐为代表的生产工具,以床席、竹床、竹椅凳、筲箕、提篮为代表的生活用具,以花篮、背篼、扇子、果盒等为代表的竹工艺品三大种类,既是一种非遗文化,也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活动当天,在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指导下,青少年们自己动手,扎制出一个个“不那么精致、却意义非凡”的竹编制品。

“生在梁平、长在梁平的我,虽然对竹林并不陌生,但从来没有接触过竹编,今天的体验让我感觉竹编这项技艺好神奇,原来我们家乡的竹文化如此丰厚。”梁平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陶冉颇为自豪地说。

“竹是梁平的特色资源,为梁平发展赋予了‘坚韧内涵。”梁平区文化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梁平携手川渝毗邻七区县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正努力把明月山建设成为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样板地,实现“小民宿,大联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升级。在竹文化打造上,梁平更是坚持以竹兴文、以文润竹,以文化创意贯穿产业发展,将竹类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竹旅游、竹文化开发有机结合,通过挖掘竹的生态价值、康养价值、文化内涵,增強竹产业赋能全区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能力。

田园观农耕,千年良田看丰收。

梁平位于渝东平原,拥有方圆1000平方公里的“梁平坝子”,旖旎的田园风光、深厚的农耕文明是当地最浓的乡愁源,良好生态环境与巴蜀文明在这里得以交相辉映。而万石耕春·千年良田则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坚持“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标准,聚力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重要举措之一。

此次研学活动的第二站便是万石耕春·千年良田。

七月的午后,烈日照耀着金黄的稻穗,暖暖的风拂面而过,带来阵阵稻香。青少年代表们寻着蛙鸣、闻着稻香走进万石耕春·碗米民宿,努力感受辛弃疾词中的意境。“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谷米堂,布满岁月痕迹的犁、耙、锄头、谷扇等农耕用具,向大家述说着老一辈人牵牛耕犁的劳作场景。青少年代表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动手体验舂米、碾米、擂米、筛米等工序,用心感受稻谷成米全过程。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增强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又增长了大家的见识。”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代表们纷纷表示,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可以让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乐,较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更具体验感和可视度,更受大家喜爱。

柚园寻暑乐,梁平柚海看文旅。

梁平柚系清朝乾隆年间梁山进士引培,与千年夔柚嫁接,经数代择优汰劣培育,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并称中国三大名柚,是梁平最亮的风景眼、最浓的乡愁源。万石耕春·梁平柚海以柚为核心,以“一环(柚海观光慢道)四区(贡柚古道区、名柚世界区、百年柚惑区、龙滩柚区)三中心(柚产业研发中心、产业营销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多节点(七彩柚屋、滑草场、瑞丰亭、刁家院子等)”布局,打造了一处传播柚文化、展现柚产品的旅游之地。

此次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便是万石耕春·梁平柚海。

一场细雨过后,龙滩村的柚子林愈发显得青翠欲滴,挂满枝头的一个个柚子正值生长期,已有碗口大小,放眼望去,起起伏伏的柚子园错落有致。

青少年代表们沿着贡柚古道走进柚林深处,闻着沁人心脾的柚果香,听取梁平柚文化与柚故事的讲解。

“相传龙滩桥(龙滩村)一位胡姓人家去外地探亲,临别时外婆将一罐柚树苗送给他。他带回家栽植,逐年分支脱罐繁殖,逐渐种植发展到村里……”青少年代表们一边听着传说故事,一边品尝着柚子产品,渐渐对梁平的柚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并与龙滩柚子股份合作社的技术员聊了起来。

“所谓有机柚种植,即不使用化学、农药,统一施有机肥,采用粘虫板、套袋、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生态防控措施。”合作社理事长张文辉说,有机柚子进一步提升了梁平柚的品质,每到柚子成熟季,大量游客难抵“柚”惑,纷至沓来。

“这次活动设计以赏析及体验为目标,在活动中探索‘山水田园·美丽梁平的旖旎风光,了解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实现知识、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次活动带队的教师表示。

“绿色青山正转化成金山银山。”梁平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梁平站)主题公益活动是梁平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接下来七区县将以文旅活动为载体,深化区域协作,共同培育“共此一轮明月·同建绿色家园”、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等明月山精品文旅节会。

据介绍,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是关注森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宣传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生态价值观,以开展自然教育和研学活动为载体,推动青少年亲近、了解和热爱自然,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根植青少年心中,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活动是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行委员会、中国绿化基金会、重庆市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四川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林业局、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绿色中国杂志社共同承办;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政府、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四川省大竹县人民政府、四川省开江县人民政府、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政府、绿色中国影视传媒中心共同协办。

猜你喜欢
明月山梁平竹海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Kurixalus (Anura:Rhacophor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叙述或记录
昆士兰大学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游明月山
家乡的竹海
The Color Purple
明月山寄怀
诗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