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龙山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探析

2022-05-30 10:48朱超黄浦恩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朱超 黄浦恩

摘 要: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的发展对经济的提升和文化的输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关注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与发展现状意义巨大。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而公共空间景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的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村落进行调研,将挖掘当地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特色作为着力点,对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以促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创新设计,助力湘西地区传统村落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惹巴拉景区;公共空间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龙山县传统村落公共景观创新设计研究”(21SKJS07)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促进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以此来加快乡村现代化进程,是解决目前乡村发展问题、缓解乡村发展主要矛盾的有效措施,能够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些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湖南龙山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了一批特色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在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建设了一些标志性公共空间景观,但是公共空间景观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恰当的设计致使环境的破坏、照搬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手法、充斥着太多的硬质景观等。本文阐述了公共空间景观的定义,分析了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原则,即地域性原则、文化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性原则,并结合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概况,分析了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策略,以促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创新设计。

一、公共空间景观概述

从广义角度来看,公共空间景观是指适合放置游戏和休息的活动设施且由居民共享的活动空间,如公共绿地、生活广场、滨水景观、雕塑装置、公共设施、壁画彩绘等。

从狭义角度来看,可以将公共空间景观拆解为两个概念,一是公共空间,二是景观。公共空间相对于私密空间而言,是私密空间以外的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公共室外及室内空间,是公众能够自由出入、交流和享受的地方,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景观在城市的语境中被描述成城市的物质空间,即由人类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两个概念合并起来就形成了公共空间景观。

公共空间景观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际交往的纽带和载体。我国传统乡村中的典型公共空间景观有宗族祠堂等,这与欧美国家传统村落以教堂为核心截然不同。如今,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日益丰富,如村民活动中心、老年学堂、文化活动室、村部活动中心、电商服务站等。

二、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应尊重当地地域特点,根据场地周边的地形、地貌特征,合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就地取材,注重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落实“设计结合自然”理念,遵循景观设计生态化原则,以此实现景观的地域化。

(二)文化性原則

应考虑怎样去延续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特色,怎样更好地发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规划设计村落的同时,充分利用村落的传统文化元素,坚守当地文化脉络的传承,创造出有灵魂、有思想的公共景观空间。

(三)以人为本原则

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出村民满意的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的区分,可以将动态景观设置在相对开放的区域,将静态景观设置在相对私密的区域。同时,在布置小品、绿化、水景时,要将原始的地形地貌合理利用起来,尽可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设计村落公共空间景观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减少资源的消耗,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护当地原本的地形、地貌,在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碳排放量,尽可能维持原汁原味的传统村落特色。

(五)经济性原则

农业景观是乡村公共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农业景观时要考虑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因素。乡村可以农业景观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打造出集经济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传统村落公共农业景观。

三、惹巴拉景区概况

在土家语中,“惹巴拉”意思是“美好和美丽的地方”。惹巴拉景区汇聚了众多的土家古村落,很多土家古民居都镶嵌在这里,是武陵山区古朴、原生态土家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域,被称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博物馆”“中国土家第一寨”。

惹巴拉景区位于洗车河与靛房河的交汇处,北距龙山县城75公里,由捞车河村的彭家寨、惹巴拉和梁家村的梁家寨三个土家族村寨构成。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直到现在仍保存着原始古朴的明清街巷、风格独特的土家吊脚楼,只要有土家族聚居的中心村寨,都会建有摆手堂(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或土王庙。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有很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土家族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族咚咚喹等。浓厚古朴的民俗风情和灿烂的民间文化,给村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土家族群众在对建筑进行营造的过程中,会充分利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的雄伟壮观自然景象,使得建筑可以完美地融入自然山水,仿佛一幅中国画卷。龙山县惹巴拉土家村落依山而建,民居顺地势而变化,鳞次栉比、重重叠叠,布局相对灵活,街道随院墙和高差的变化而变化,将整个村落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处在山区,惹巴拉景区各村落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当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不同时,各个村子的形态也会跟着变化。

四、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景观利用不足

龙山县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特色明显。但是,目前村子在自然景观的规划上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自然环境缺少保护,居民的生活用地与自然景观场地的界限不明确;对自然景观利用程度不够,大众的参与感不强,只能满足大众的视觉需求;对历史文脉的挖掘程度不够,不能展现当地独特的文化特征。

(二)农业生产景观减少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惹巴拉景区的传统村落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使得传统农业用地与公共服务用地混杂,出现了整体景观零碎化局面。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后,村内出现了部分农田无人耕种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当地的土地资源,也对农村自然景观造成了破坏,使得农业生产景观减少。

(三)未突出聚落形态特色

传统村落的聚落形态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的。捞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被冲积成平川大坝,两条河将平川大坝一分为三,分别形成了彭家寨、惹巴拉、梁家寨三个自然村落,三个自然村落由土家风雨桥连接。这里北靠比寨山,南倚笔架山,东邻董补山,形成了三河绕三寨、三山套三河的聚落形态。由于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一些居民缺乏独立的审美意识,对城市建筑风格盲目跟风,营造了大量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传统乡村景观。

五、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一)植物景观布局与营造

在使用植物进行公共空间环境营造过程中,需要使植物与整体的空间风格保持一致,使植物景观与传统村落相协调。使用植物进行造景就如同绘制一幅画卷一般,要避开“平、齐、均”现象,在空间布局上要体现疏密有序、层次丰富、动态灵活等特点,还需体现出虚实、开合和取舍的艺术原则。在植物营造的景观空间中,主次要分明,空间变化要丰富,体现出中国画“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特点。乡村植物养护预算相对较少,在选择植物时,常常会考虑养护成本较低的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经济价值,尽量使用适应性良好和养护成本较低的本土植物,优先选择一些观赏性、采摘性植物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本土植物,这些植物以常绿或落叶乔木为主。可以采用孤植、丛植、对植等种植方式进行植物景观营造。在广场人群聚集的视觉焦点处,以孤植树为主景树,可以种植色彩明快的高大的乔木,吸引人们的注意,发挥其引导及标志的作用。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

(二)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要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生态景观建設的首要条件,来保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推进经济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条件营造公共空间景观,使其满足实际的生态景观建设要求,助力农业发展,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此外,对乡村公共景观进行科学开发、合理规划和精心设计,在避免破坏乡村原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当地的生态景观建设,这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人居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推动作用。

(三)景观的保护与更新

优秀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符合一定要求,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所需。在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处理村落中公共与私密、围合与开放、新与旧之间的关系,注重祠堂、房屋、文物的修复与保护的工作。村子中的院落、民居、祠堂大多是通过街道和桥梁进行连接的,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形态。需要研究龙山县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形式,借鉴其布局手法和特点,营造丰富的村落公共景观。其次,在进行交通布局时,要注意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之间的关系,要以提升公共空间景观的可达性和利用效率为目的,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

(四)人文景观的打造

在打造公共空间景观时,应保护与传承村落文化,充分发掘村落公共景观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全面开发乡村旅游,实现村落经济、文化稳步发展。另外,人文景观是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而地方人文景观必然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人类是群居动物,所有聚落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并且所有民族和国家都有着自己无可复制的历史与文化,所有地区在进行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时,也都必须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地方特色文化中提炼文化元素,打造人文景观,对于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

本文阐述了公共空间景观的定义,分析了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原则,即地域性原则、文化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性原则,并结合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概况,分析了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策略,以促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创新设计。村落的公共空间是承载传统文化和开展社会民俗活动的场所,在村落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有着形成公共舆论并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与教化的作用。对村落中公共空间景观进行设计与建设,目的是推动当村落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在设计公共空间景观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原则,以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提高村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当地生活质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出发点,注重植物景观布局与营造、景观的保护与更新、人文景观的打造,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助力湘西地区传统村落振兴。

参考文献:

[1]董峻,安蓓.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解读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亮点[J].中国果业信息,2018(9):3.

[2]王倩雯,宋建军,马仲超,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营造研究[J].现代园艺,2019(5):147-149.

[3]李荣启.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百家,2018(6):211-218,225.

[4]沈正虹.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模式[J].现代园艺,2016(8):118-119.

[5]崔学勤,李亚鹏.国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5(10):93-95.

[6]徐伟,陈曼芳,李晗.风景园林当随时代:浅谈中国山水画论对当代风景园林的启示[J].现代园艺,2013(20):105-106.

[7]聂元松.走进惹巴拉[J].民族论坛,2012(7):58-61.

作者简介:

朱超,硕士,吉首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空间与环境设计理论。

黄浦恩,硕士,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空间与环境设计理论。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