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陶埙的嬗变与创新

2022-05-30 23:52赵建国
关键词:乐器创新

赵建国

摘 要: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孔类乐器之一,因其简单的造型和特有的朴拙沉郁之声,被世人称为最接近人性的乐器。从东亚版图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到相近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红山文化遗址中都有陶埙出土,可以说埙是音乐起源说的“活化石”。我们传承辽文化中陶埙制作工艺的同时,还要迎接新时期陶埙的嬗变与创新。

关键词:陶埙;乐器;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7-0062-03

埙是我国音乐史上最古老的吹孔类乐器之一,用陶土烧制而成,亦称为“陶埙”。据考陶埙的历史可上溯到八千年左右,它和新石器时代的其他陶器一样,为华夏文明的起源增添了文化实证。从东亚版图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到相近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红山文化遗址中都有很多陶埙出土,可以说埙是音乐起源说的“活化石”。而中国北方辽时出土的埙无论音质和外形都很完善,既吸收中原汉埙文化,还兼具了游牧民族特色,这对埙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一、埙的溯考

埙这种古老而又新兴的乐器,不论从造型还是音韵上都得到了音乐人和收藏家的追捧。关于埙的起源有不同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与华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另一说法是先民用麻绳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球体中间是空的,投出去发出哨音击打鸟兽,后逐步而演化为能吹奏的埙。埙在最初大多是用石头或骨头制成,后来逐渐发展成陶制。从出土的扁圆、椭圆、鱼形和梨形等多样形状来看,多以梨形最为普遍。但原始形态的埙究竟作为何用?专家学者说法莫衷一是,文献记载的最多提及属于礼仪吹奏主要乐器。在远古时期,古人认为埙的音色通天达地,中正之音,和政治、宗教、哲学、阴阳等学说神会心融。《乐书》说:“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这种和音乐密不可分的乐器在远古时期曾受到尊崇。从华夏历史版图变迁中释考,自商代推崇巫文化以来,用来祭祀活动的舞蹈音乐无形中契合了神秘且阴阳交会氛围,埙音色做朴拙沉郁,呜咽悲呛似通鬼神,足令人产生敬畏之心,所以作为祭器陶埙不可或缺。历史演变到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雅言”,封建统治阶级整合了各地的文化习俗,意识到乐舞用于政治的重要作用,制定出礼乐制度。而此时华夏音乐史上已产生重要的“八音”分类法,塤以“土音”特色位列“八音”之首,其朴拙音色在整个乐队中起到填充中音,兼顾低音的作用。随着宫廷雅乐盛行,埙不再拘泥于祭祀音乐伴奏,逐步成为周朝雅乐的重要演奏乐器之一。历史过渡到秦汉时期,埙已经发展成为“雅埙”“颂埙”两种音色不同、大小不同的乐器。其中“颂埙”和一种竹管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吹奏适用于朝廷礼仪的司乐,既表达出封建阶级贵族对“雅”的音乐品味,也充分体现儒家思想“和”为贵的道德理念。此时,埙主要在宫廷王室雅乐中使用,已经鲜少出现于民间了。此后朝代埙文化或辉煌或陨落,特别是到民国期间已泯然无息。

在北方历史文化研究中,辽时出土的陶埙造型却很丰富,有羊头、牛头、人头造型,品种多样。辽政权是契丹族建立的,与北宋同一时期。契丹民族属我国古代东胡族系,隶属鲜卑一脉,从秦汉时期就在亚洲北方草原游牧,原居于我国东北辽河上游潢水流域。在南北朝时期,契丹族就和中原地区产生了政治和经济的关联。隋、唐时期,这种联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契丹统一了北中国,并有效地控制东西诸国、部族,使得草原丝绸之路所涉地区长期无大变故,所以这条古老的通道更加通畅、繁荣。”从出土辽陶埙判断,埙在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普及。不但种类多、样式多,而且在吹孔、体形上也有了很大改进,有自己独特风格。在辽时期的认知中,这种乐器音色上感动神灵,下可触动生灵,能消灾免祸,得到草原之神护佑,与部落的图腾、天文、地理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管窥之见,华夏历史上北方各民族在长期不断融合中,埙在音质和外形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已经融入了本民族特色。这种乐器在辽鼎盛时期达到了空前重视。埙经历了漫长阶段,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到能吹三个音。这种乐器对各民族的音乐间吸收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的地位独树一帜。

二、埙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百废待兴,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热潮,民乐开始复兴,国内音乐家们对埙这一古老乐器重新发掘和重视,埙文化出现了新气象。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埙演奏家和作曲家。那么埙为什么原来没有广泛流传呢?其原因是埙不论从造型还是演奏方面不能达到人们方便使用的程度。最早出土的埙是圆形和椭圆形,容易脱手滑落,没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不容易吹响。辽宋时期的埙虽造型很丰富,有猪头、羊头、牛头、人头造型,但能吹奏懂音律的人少,传统的埙看似简单,实际演奏并不容易,要吹响都很难,如果没有系统训练,很难演奏乐曲。因此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阻碍了埙的发展,它只能作为显贵们的把玩摆件,在民间得不到广泛流传。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核心宗旨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以赤峰学院美术学院陶艺工艺制作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在北方辽埙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攻坚克难,为保护非物质文化事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梳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论实践结合 为埙工艺制作创造条件

团队成员们当初对北方辽埙文化只是片面了解,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属认知初级阶段。后来团队通过走访博物馆、资料馆、古玩文物展览等收集了大量埙文化资料。积极参加全国相关会议交流,组织联系音乐学院相关学者专家请教乐理知识。从民间和国内外大量资料中研究如何入手,从借鉴陶笛和埙吹嘴如何改进,面面俱到。例如把陶笛的吹嘴接在埙的吹孔上,在做了几千次实验之后,工艺制作才逐步成型。在音准校对中和音乐学院专家反复沟通,对器型大小、长短、厚薄以及开孔的大小,孔间距离和角度位置组合安装。通过系列实验磨合,改变了埙吹奏难的问题,最终达到老少咸宜,轻松吹响效果,从而增强了团队对古埙的研究发展的信心。

(二)造型以古推新 埙工艺制作博采众长

早期的古埙是圆形和椭圆形,造型简陋,吹奏不便,易脱手滑落。近代的陶笛、陶埙造型也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器型把握无支撑点,且易碎。为了解决造型问题,工作团队做了大量实验,优化解决方案,最终达到造型完美,舒适美观的效果。在此期间,工作团队做了大量准备,研究过河南河姆渡文化,其埙造型以简练的人物头像居多,但造型略显粗陋质朴。山西古埙造型虽有变化,但从美观角度更似文玩把件,不从吹奏人手持器物舒适角度为考量。通过咨询研究埙的专家学者。经过团队探讨,确定以北方山埙以及辽、宋、元时期埙作为研究方向,最终以在赤峰博物馆发现的牛羊型三孔小埙作参照,其两个眼睛是指孔,嘴部为吹孔造型较为独特。通过请教博物馆专家和工作人员,得知该器物为辽三彩埙,业界把此种埙归类为黄绿白三彩动物头像埙,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此牛羊型埙的造型,契合了契丹族的先民们以草为居、以天为穹的游牧生活,其憨态朴实造型给团队很大启迪,也为研究方向打开了思路。

三、新时代对北方埙的工艺改良和创新

草原人从小就和牛羊结下了不解之缘,喜欢动物是人的天性,所以北方山埙出现牛羊头像造型也就好理解了。这种埙的造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埙造型区别很大,辨识度高。团队以这种工艺造型进行创新易为人们接受。经过对比原始辽埙造型,目前,我们埙工艺改良工序分几阶段。

拉坯成型:对于美工专业人来说,一种技能和技法都不是短时期攻克下来的,埙的腔体最早时期的是手捏成型法,现如今成熟的拉坯成型法已经是制陶工艺主流。专业的陶艺师傅学习拉坯成型制作技术,同时钻研掏空法、盘筑法、注浆法等技能,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掌握了腔体的拉坯成型。这是工序的第一个阶段,拉坯成型是做埙的腔体的重要一环,腔体的大小厚薄是影响音质的关键,掌握了拉坯技法才能去做腔体的部分,先是从揉泥的基本功做起,然后熟练运用拉坯的各种技法,最终把坯体的造型做到位。

音孔定位: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音准上,相比单一的吹响功能,现代的埙对音准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确定吹孔和直孔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科学计算。工序的第二阶段锁定在腔体上,我们发现埙的腔体大小与声音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如:腔体越小声音越大越刺耳,腔体越大声音越低沉。根据这个原理做了大小适中的腔体,同时也摸索出多孔的质低发音的规律,按手指偏低的排列由下往上的指孔,声音也是由低到高排列,孔的大小有些影响,但不是绝对的。经过比较,找到了音孔和指孔上相互作用规律,把音孔定位在腔体合适的位置上。

造型设计:工序第三段就是以地域印象为突破点,确定羊头和牛头的埙造型。在设计制作角的造型时我们反复绘图、设计,没有借鉴其他形象,只从最初的博物馆三彩埙形象拓展思路,最终成型。在使用上,我们进行大量的试验,对大小角的长短如何衔接才能记牢固,考虑到演奏时埙对手指把握时是否方便、演奏时的美观度等。经过细心调试安装做到雅俗共赏,音色一流。这契合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旅游+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三次产业”的思路,增强了文化、体育、商务等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局观。

打造音质:如何掌控造型大小和音質规律之间的关系,这是个埙的起源发展至今的一个最大难题。我们运用物理、音乐等方面知识做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通过笙的发音规律得到启发,发现了大腔套小腔“三腔埙”,解决了高音的问题,获得了国家专利。工序第四个阶段是问题较多、难度最大的一个过程。除造型外,我们又吸收音乐专业人才加入团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联合完成较高难度问题。期间工作烦琐,团队先试验确定大中小腔体音域,由此深入,才在同一个埙中找到几个八级的音阶,攻克了难关。在埙的腔内,指孔下安装反管,这样又降低了声音,解决了又一难题,完成了在同一个埙中能演奏高中低音,为埙的音质提升了质的飞跃,提高了埙的受众率,为埙这一文化瑰宝的普及打造有利的条件。

四、结束语

中国的埙文化见证了历史文明进程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文明意蕴,作为生于斯长于斯草原上的后人,我们热爱这片土地,也愿意把这片热土的历史文明传承发展下去。这种濒临失传的埙文化,在草原文明的衬托下,符合当今倡导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元化发展战略,我们在陶埙制作工艺上的传承和创新,希望能让更多后人认识到这种古老又崭新的艺术,在吸收远古文明灿烂光辉同时思考如何更好保护、传承、发展这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它发挥独到的艺术魅力,为文化自信增强动力。

——————————

参考文献:

〔1〕陈秉义.民间收藏的契丹·辽埙[J].乐器研究,2018(04).

〔2〕徐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高校的传承——以“德州李氏陶埙制作工艺”为例[J].北方音乐,2017(06).

〔3〕王仁湘.中国彩陶文化起源新论[J].四川文物,2017(03).

〔4〕李翠萍.埙文化之审美内涵与审美功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5〕杨光灿.埙的研制创新和吹奏探析——兼谈11孔埙的创制工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03).  (责任编辑 徐阳)

Th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Pottery Xun in the New Period

ZHAO Jian-guo

(School of Fine Arts Chifeng College,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Ancient porcelain wind-instrument is China's oldest blow-hole musical instrument material. Its simple shape and peculiar simple and unsound voice are known as the closest musical instruments by humans. Ancient porcelain wind-instrument has been unearthed from the cultural relics of Banpo Yangshao in East Asia to the Hemudu culture, Dadiwan culture and Hongshan cultural sites of similar times. ancient porcelain wind-instrument can be said to be the "Living Fossil" of the origin of music.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Tao ancient porcelain wind-instru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ngsha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ew, aiming to inheri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ncient porcelain wind-instrument in the northern Qidan Liao culture, and then explore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ao ancient porcelain wind-instru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ngshan culture.

Keywords: Ancient Porcelain Wind-instrument; Musical Instruments;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乐器创新
学乐器
乐器
乐器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