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审计教学改革

2022-05-30 01:34王大山郑水金
理财·市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订单式会计师校企

王大山 郑水金

审计作为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于一体,专业性较强。审计课程包含的知识体系及对标的工作岗位非常明确,理论上讲审计课程最容易实现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但高职院校审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其实践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同时,社会对审计岗位的需求往往批量化,审计岗位的工作高度同质化,这在客观上为财会类专业学校探索实施审计订单式培养模式提供了现实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审计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进入工作状态, 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审计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审计课程教学作为培养审计思维和学习审计方法的核心课程,存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特征,我们应如何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所带来的契机?本文对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审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审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审计课程理论性强,教学模式陈旧

教师在教学中效仿本科模式,没有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具体来说,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多为案例教学,没有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接触不到真实的审计业务,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学生对本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和理解较浅,毕业之后也难以胜任相关工作要求。

二、教学目标模糊,教师授课松散

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审计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原来的考试课改为考查课,教学课时由64课时缩减为32课时。从教师到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够。另外,本课程教学目标模糊,既没有实现课证融合,比如助理审计师证书,教学内容向考试内容倾斜;也没有合作企业入驻,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滞后。所以,审计课程逐渐地被边缘化。加上当前会计师事务所招聘信息往往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所以本课程越来越不受高职院校的重视。

三、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滞后

校企合作就像联姻一样也讲究门当户对。由于学校教师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比例偏低,且教师自身缺乏审计实务经验导致对审计工作比较陌生,客观上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另外,校企合作讲究双赢,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本无可厚非,如果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能共赢,比如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企业工作的要求,专业教师难以和企业互派和交流,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仅能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对企业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校企合作就会沦为一纸空文。

财会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学校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毕业实习前缺少对口岗位实习经驗,缺少实习辅助就业的意识和规划准备,加上学生初入职场期望值较高,容易有眼高手低、不接地气的心理,直接影响就业质量。最后的结果是我校财会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低,业务能力欠缺,主观能动性不强,稳定性较差,抗压能力低,可能导致好的就业机会流失。而社会上审计岗位具有批量化和同质性的特征,经常有大中型事务所一次性招聘多人的审计助理岗位,这正是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就业方向。因此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审计课堂教学改革显得具有现实意义。

财会专业建设基础及审计课堂改革目标

一、财会专业建设基础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财会类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如已经建设并成功运行两年的会计工厂。

该院校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两年的会计工厂,进驻企业提供真实的业务,负责财会专业实训周实训、岗前综合训练及部分学生顶岗实习任务。目前会计工厂运行良好,下一步会计工厂的建设任务是和更大的企业合作引入互联网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多的真实业务,逐步将目前功能较为单一以代理记账为主的会计工厂建设成为以财务云共享服务为主功能综合的会计工厂。

该院校已经初步建成注册会计师工作室(实训室410),具备与海南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合作的经验,目前正在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入驻,将真实业务引入工作室,工作室当前任务是师资培养及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审计培优班。

二、审计课堂改革目标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引入第三方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或实践教学基地,在海南建设自贸港背景下,双方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含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采用双主体培养模式授课,实践教学实现生产性实习的目标,审计人才实现订单式培养。

二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会计工厂—审计服务”车间,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审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审计岗位技能,为学生生产性实习提供支持。一个工厂不应该只有一个车间,高职院校要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只建设一个车间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该院校在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会计工厂—财务代理服务车间”的基础上建设了“会计工厂—审计服务车间”,并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

三是按照企业审计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调整审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拟采用分段式授课、模块化教学、双主体培养改革审计课堂。

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审计课改的措施

改革思路是通过就业促进教学改革及课堂革命,根据工作岗位的内容和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改革重点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改革目标是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和第三方企业签订协议,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双主体订单式培养审计人才的目标。

一、政策层面

为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首先提出了完善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的实质性可落地的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鼓励地方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

由此可见,现在的国家政策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如何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因为这将涉及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国家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而改变传统职业教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固有印象。而审计自身具有实务性强、概念抽象的特征,引入校企合作并在审计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企业的岗位需求对学生、学校是非常有利的,而国家政策的激励措施有助于激发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主动性地参与融入,且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学校层面

首先,学校层面的改革措施是通过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分段式授课、模块化教学、双主体培养改革审计课堂,推进学习场景的变革,让学生提前感受真实的业务环境,激发他们探索审计知识的兴趣和培养运用审计思維的能力。其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会涉及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利益相关者,所以企业应全过程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建设。最后,学校应加大与合作企业的资源、成果共享,让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一)分段式授课,递进式学习。是将审计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三段式授课:第一段为第四学期理论课,第二段为第五学期综合模拟实践课,第三段为第五学期真实审计业务岗前综合训练。第一阶段的理论课在教室分散式授课,以案例教学为主;第二阶段的实践课在注册会计师工作室实训室集中式授课,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第三阶段的实习课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授课,以项目驱动教学为主。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递进式学习逐步强化审计知识与技能,掌握审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二)项目式引领,模块化教学。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采用2.3+0.7学制,第五学期全部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审计课程实践教学采用虚拟仿真软件实训和真实审计业务操作。在原有注册会计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采用“前店后厂”模式,“前店”以已经建成的校内注册会计师工作室为基础引入第三方企业或注册会计师入驻并真实运营,“后厂”以申报建设的审计服务车间为基础,通过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在车间根据审计真实的业务,选取有特色的内容,进行模块化教学,订单式培养学生。

(三)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式协议,双主体培养。签订审计就业班校企合作协议,保证就业班学生有真实对口工作岗位参加生产性实习或工作,企业根据审计岗位工作的内容及要求,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植入相关模块课程,对学生双主体进行培养。理论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实践教学以引入的第三方企业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师傅授课为主。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对企业的服务和监督,双方签订培养协议,以就业为导向,保证就业班每一个学生有对口工作推荐。

(四)校企合作编写订单式培养审计实训教材,推进资源共享,产生协同效益。首先,双主体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在审计实践基地培训的同时,提炼一系列经典的审计案例素材,形成模块化、发散性和接地气的校本教材,订单式培养教材应该具备实用性和符合最新审计准则的新颖性,为2023年成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做准备。其次,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一线审计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审计实训课程标准制定中,方便学校更好地理解审计工作岗位需求和现实中审计专业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为加快提高学生审计技能和质量水平,引入“1+X”初级审计的职业认证证书,学院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具有审计元素的财会技能大赛。

图1:分段式授课、模块化教学、双主体培养之审计课堂改革示意图

三、教师层面

为了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计教学改革,教师因素至关重要。首先,可以聘请该行业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企业教师进驻学校实训基地,或者柔性引进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其次,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鼓励青年教师定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大型企业的审计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促使实践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能够处于真实的审计环境中运用审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审计,进一步提升审计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共建“双师型”教师。

目前,结合海南省自贸港建设背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均在海南设立分所,相信随着自贸港建设走向深入,海南对审计岗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引企业入校园和学校共同组建“审计工厂”或产业学院,在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共同培养下,通过分段式授课、模块化教学实现高职院校审计岗位订单式培养是可行可操作可实践的。(课题项目:海南省教育厅2020年教改项目《“会计工厂、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0-143。作者单位: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订单式会计师校企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