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飞飞劝早耕

2022-05-30 05:30陈振林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7期
关键词:兄弟二人农忙飞飞

陈振林

我的老家在江汉平原的农村。在这块土地上,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一出生就像泥土一样,天然地融入肥沃的土壤之中,自然地如稻麦一样茁壮成长。我们成长的过程,是离不了劳动的。

我比弟弟大不到两岁。我们两人刚刚学会说话时,当小学教师的父亲就教我们背诵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当时我们不懂这些诗句的意思,后来自己参与劳动了,才慢慢理解这些诗的真正含义。

四五岁时,按照父母的安排,我们分担了扫地任务。四间屋子,我们兄弟每人两间,比赛看谁打扫得干净。六七岁时,我们到村里的小学上学。兄弟二人每天得穿好衣服,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再背着书包一起去学校。即使是大风大雨的日子,我们照样上学,没有雨伞,我们便披着白色的塑料纸;放学了,自己背着书包慢慢走回家。

恰逢农忙,父母不在家,我们放学后做完作业,肚子已饿得叫个不停,于是只得开始做饭。说是做饭,其实只是将中午的饭菜放在大铁锅里热一下。我们小心地点燃柴火,放进灶膛。等到锅中冒起热气,我们先热菜,后热饭,完成了自己劳作的第一顿晚餐。我和弟弟笑着吃完了这一顿饭,体会到从没有过的快乐。父母顶着月色从农田走回家,看到我们已经吃完饭,大大表扬了我们一番。

于是,农忙时节,做饭这件事就交给我们兄弟二人完成。在父母亲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从菜园里刨出土豆,将土豆清洗干凈,然后做出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汤、煨土豆等多种不同的土豆菜肴;还学会摘下红薯叶尖,下锅炒得一盘鲜嫩。

农田里缺少肥料,鸡粪便是最好的农家肥料。每天清早,鸡一从鸡笼里走出来,会屙出第一泡屎。父亲安排我们兄弟二人到各家拾鸡粪,为了鼓励我们,他说:“拾回来的鸡粪,我以每斤一分钱的价格收购。”于是,每天清晨,我们兄弟二人都会左手提了箢箕,右手拿着锄头,行走在村里每家每户的门口,一见鸡粪便用锄头收拾进箢箕。在太阳升起之前,我们已经提着重重的箢箕回到家中,然后吃了早饭,再背着书包去上学。

接近十岁时,我们开始下到农田做农活。先是些简单的农活,比如给棉花苗灌溉化肥。慢慢加点难度,比如用水车给渐渐干涸的秧苗田加点水,给慢慢长大的棉花苗或稻秧除草,帮就要开花的棉花苗摘去顶心,用镰刀砍去稻田四周边界的杂草。最难做的是扯秧苗、插秧苗,秧苗大了得移栽,先要从田块里扯秧苗,就着田里的泥水洗干净,接着用一根干枯的稻草将手中一大把的秧苗给捆结实,就是“稻草捆秧父抱子”的说法,最后将这秧苗运送到另一块田里栽种,即是“插秧”。每到这时,我们全家都在田地里劳作,就算突然下雨,我们也不会马上撤离。后来一读到杨万里的《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我就会想到当年我们全家一起劳作的情景。

不管是扯秧苗还是插秧苗,都得讲速度,不然就会被“关笼子”。每人一厢田垄,当有人落后时就会被做得快的人用已经插好的秧苗自然地“关”起来。我们兄弟二人不服输,特别担心被“关笼子”,心里就不敢偷懒了,尽可能地跟着大部队一起快速前进。我们的速度当然跟不上,父母就故意留给我们兄弟二人最窄小的田垄,好让我们快一点。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农忙,就像一个节日一样,每年会准时抵达我们的村子。在那特别的节日里,整个村子都沸腾着,家里的大人们披星戴月,小孩子们也全都变得听话了。“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参与了一年又一年的农忙,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棉花、水稻、麦子、油菜等作物的生长过程,慢慢也就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后来,我到县城读书,回家的次数少了,但劳动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因为我已深深地懂得,劳动带给我们的收获太多了。等到参加工作,我又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年参与劳动所带来的丰厚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劳动,我们拥有了更强健的体魄,具备了更强大的精神品质,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了勤劳吃苦、肯于思考的品质,更磨炼出坚韧不屈、奋力向前的意志。

这几十年来,当工作中遇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难题时,我总会迎难而上,绝不退却;当生活中出现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我定会积极思考,慢慢解决。我也曾想要偷懒,想着“躺平”,但正是当年的劳动磨炼出的坚韧意志,让我坚持下来,一步一步朝前走。

猜你喜欢
兄弟二人农忙飞飞
扫阳光
“才高八斗”
农忙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智慧农机 让农忙不再忙
农忙
坐到对方的椅子上
蓝鼎元断案不走寻常路
快走,带刺的“纸团”
上天入水三栖“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