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探索的著作

2022-05-30 06:22韩莹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

韩莹莹

内容摘要:民间故事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引人深思。徐金龙教授潜心研究完成的新著《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以开阔的视野、深厚的理论以及丰富的案例,揭开民间故事这一文化符号的神秘面纱,点明其所承载的特殊意蕴,并为民间故事资源创新性转化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关键词:民间故事资源 创造性转化 理论与实践探索

不乏有刘守华、刘魁立等学术泰斗对于民间故事进行研究,而民间故事资源转化则属于研究新领域,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填充我国在此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经验。

一.民间故事文化意蕴

转眼间,民间故事已走过百年征程,目前,我国对于民间故事的研究已日趋细致成熟。徐金龙的新作《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一书应运而生。

该著开篇就从民间故事发展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5个方面介绍了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的研究现状,随后阐述了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的意义。作者认为,民间故事的资源转化从其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来看,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继承也与民间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民间故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媒介实现资源转化正是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全民保护非遗意识的最佳手段,其广度和深度都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①

民间故事作为群体智慧的象征,在现代大众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其身上背负着凝聚民间智慧,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形形色色的娱乐方式充斥人们眼球的的环境下,民间故事是一方独特的净土。

二.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的现实挑战

自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问世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其中,作为民间文学一大分支的民间故事深受群众喜爱。优秀的民间故事在新媒体时代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②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民间故事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该著从生态变迁、媒介传播、思想认识及主观表达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民间故事资源转化面临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及,文化生态的三个层次相互作用,逐步形成一种复合结构:自然-经济-社会。这种复合结构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这三者中任何一环的变动都会影响民间故事的传承发展。如侗族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交通闭塞,主要依靠步行从而形成了特色长廊式木桥。在改革开放后,公路交通网通道村庄,大大改变了侗族的生活环境。他们与外界的交流逐步加深,而侗族的民间故事打通了全国传播的渠道。但在广为流传的同时,民间故事的本体也在不断遭受着冲击。以摩梭人狮子山女神为例,作者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经过二次创作的狮子山女神神话已无禁忌和规范,导游、客栈主人随意添加个人“创造性”,严重破坏了神话的本体。民间故事因传播而得以继承,然而在传播过程中,其不得不经历传播媒介的变更。首先表现在传统媒介的消亡,其源于人际传播受限。口头传播在现代社会正逐渐走向消亡;其次,新时代大众传播盛行。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结构正在被更改,也在不断冲击着民间故事的传播与发展。

民间故事得以传承仅仅是它要走的第一步,在其转化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会面临各种困境。作者认为,民间故事资源转化在当代主要面临两个困境:主流思想不足;表达方式单一。在民间故事资源的认识上依旧存在偏差,大多数人认为民间故事仅仅是供“下里巴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其次,缺乏多元化,表达单一化,是民间故事在表达上致命缺陷。在新媒体、新技术占领高地的时代,很多文化资源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部分文化资源的开发也不过是借助其自身的流量而形成的商业圈,如恩施土家族的女儿城,依托于女儿会这一文化资源,而在后续经营过程中却不见女儿会的踪影,反而会将各色商业交易做得如火如荼。

由此看来,民间故事乃至整个文化资源领域,在实现资源转化的道路上,依旧需要面对重重挑战。

三.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的时代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民间故事资源转化创新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从18世纪60年代,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迈入蒸汽时代,到21世纪信息革命将各国的空间界限一一消除。各国相继在这場轰轰烈烈的全球化浪潮中,步入新发展时代。作者认为,全球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充满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沿着四通八达的商贸道路流向全世界,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球化体现在多个方面,不同方面的全球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其中政治全球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基础;经济全球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动力;技术全球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条件;文化全球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契机。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似闪烁的星尘,在全球化的夜空里熠熠发光。对于民间故事资源转化机遇,不单单拘泥于全球化,我国也不断发布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助推文化资源进一步发展。

(一)跨媒介传播

从讲述、传播到发展、继承,在新媒体时代,民间故事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将打开新的发展局面。如何使得民间故事在新媒体背景下实现资源转化?作者表示:民间故事要想从资源转化为资本,需要实现跨媒介传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本化、影像化、产业化。

作者认为文本化应包括:文本写定、体裁转换、作家本文及图文文本。文本写定指将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直接转化为书面文本。通俗来说,就是将口头叙述的故事直接用文字进行记录,这也是民间故事流传的最传统的方式。由于民间故事和其他民间文学具有极强的相通性,民间故事体裁的转化是其范围的一大扩展。作家文本主要是作家依据民间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都是作家依据民间故事进行的文学创作。③另外,浓厚的湘西民间文化不断从乡土作家沈从文的创作中,被人们所感知。作家文本的入世,逐步将民间故事带入大众文化之中。最后,图文文本如漫画、绘本等,这一类文本极大地增强了民间故事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民间故事的传播范围。

(二)影视化改编

在民间故事的转化过程中,还有一类不可忽视的转化模式。这一转化模式正通过新媒体,异军突起般迅速地在文化产业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故事影视化。徐金龙认为,民间故事资源的影视化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真人影像、电子游戏、动画影像。真人影像主要指依托于民间故事,由真人出演的影视作品。如《梁祝》《白毛女》等电影依托于单个民间故事而影视化的作品,还有寄托于多个民间故事而形成的影视作品,如《仙剑奇侠传》系列。在电子游戏中也随处可见民间故事的身影,如手游《王者荣耀》将众多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汇聚一起。最后,民间故事影视化的最具讨论度的板块—动画。动画影像是呈现非记录性运动的动态影像媒介。④早期国产动漫因鲜明的民族风格而在世界动漫艺术之林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学派”,成绩斐然、活力四射。⑤而后国产动漫经历了很长一段萧条的时期,直到2015年之前,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依旧缺乏有竞争力的作品,外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一度占据票房榜首。2015年,《大圣归来》以9.6亿票房的成绩成为当年动漫电影的“黑马”,虽说并没有让《功夫熊猫》让出票房榜首的宝座,但其可以说是国产动漫崛起的“第一枪”。紧随其后的《白蛇缘起》也冲到了5.6亿票房。到2019年,国产动漫开始蓬勃发展,先是饱受争议的《大鱼海棠》以5.7亿票房落幕,后有《熊出没·原始时代》以7.1亿的票房成功击败《功夫熊猫2》。最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破50亿元票房的成绩从一众外国动漫电影中脱颖而出占据票房榜首。

(三)产业化发展

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的产业化,在近几年一直是热门话题。民间故事要想实现产业化,在其传播过程中,多媒介互动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徐金龙在书中提到民间故事资源的演艺化和文旅化转化。民间故事的演艺转化已有漫长的历史,其中戏剧就是其转化的一大形式。“梁祝”、“木兰”等民间故事早早就登上了戏剧舞台。除戏剧外,还有实景演出如《印象》系列中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都有民间故事的身影。近年,交通日益便捷,旅游业高速發展。民间故事与文旅融合逐步紧密起来。众多旅游景点、网红打卡地等都依靠民间故事作为流量。如位于武汉的黄鹤楼就依托于黄鹤楼传说进行景区建设。一句“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武汉一品文人墨客的情怀。徐金龙认为,民间故事的文旅化转化是双赢。旅游目的地以民间故事为核心,打造文旅“网红”地,吸引游客。民间故事则依托于实体化的旅游景点进一步传播。但目前民间故事的产业化依旧面临着各种挑战。民间故事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更多学者投入研究,也需要更多创作者的创意制作。

四.民间故事创新型转化案例

该著最后,徐金龙列举了民间故事实现创新型转化的众多案例。

(一)神话翘楚《封神演义》

在神话领域的资源转化中,典型当属《封神演义》。书中,作者叙述了《封神演义》的源流及成书过程,而后讨论了《封神演义》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在人物设定上,作者天马行空地创造了一批有“奇异功能”的人物,“发明”了一批奇异的武器,设计了一些别出心裁的战斗战法。在主旨内容上,各个故事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会读出不同的主旨内容。在思辨人性与神性上,反其道而行之,并不是非分明地点出,善恶都留给读者自己判断。

依托于独特的文化魅力,《封神演义》在影视方面的转化成为热点。对于《封神演义》的影视化转化,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大中国影片公司拍摄的三大黑白影片—《封神榜·杨戬梅山收七怪》、《封神榜·哪吒闹海》、《封神榜·姜子牙火烧琵琶精》。随后《封神榜》的电影改编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尤其是中国香港地区,《封神榜》衍生电影一度与曾经的“僵尸”系列电影并驾齐驱。改革开放后,现代技术迎来新的发展,文化市场也得到进一步开放。《封神演义》的电影化也步入新的发展时代。1979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首部彩色宽荧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上映,该影片也成为首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

相比于电影化,《封神演义》的剧化要晚得多。第一部以《封神榜》为蓝本的电视剧是于1981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播出的《封神榜》。最经典的《封神榜》电视剧作品应属1990年,由大陆、香港、台湾共同制作的连续剧《封神榜》,该剧也开启了港星赴大陆拍戏的先河。随后,大批《封神榜》衍生电视剧走上荧幕,但其中并未现出极出彩者。

(二)《伯牙子期传说》与知音文化

伯牙子期传说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中,其传说频繁受文人墨客引用,其中既有抒发怀才不遇之烦闷,也有知音难求之无奈。徐金龙认为伯牙子期传说经历了典故化、地方化和小说化,经过这些转化发展,伯牙子期传说的生存环境和土壤得到滋养,其传播范围及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伯牙与子期之间的关系,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知音”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深化,最终形成“知音文化”。在知音文化中“音”代表音律,“知”则代表心意相通,因此,“知音文化”也常常包含音律、友情、爱情等寓意。

近年,武汉在“知音文化”这项文化资源中进行来深入开发,取得可人成绩。例如,在旅游业上,不仅有古琴台、子期墓这样的著名景点,还连年举办知音文化旅游节,“知音号”更是成为武汉招牌文旅品牌。在书中,徐金龙认为知音文化依旧有很大的空间进行自我发展,由此他为武汉知音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徐金龙认为武汉知音文化作为武汉地区的特色文化,要想实现其自身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起品牌文化,加强产品开发,推动辅助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丰收。

除中国民间故事外,徐金龙在书中还介绍了国外民间故事转化的案例,如幻想故事:迪士尼的《白雪公主》、《阿拉丁》;笑话故事:《阿凡提》等,从神话到笑话,从影视化到教育化,徐书以生动、鲜活的事例,来分析探索民间故事转化的发展路径。前人优秀的实践经验,对于民间故事后续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徐金龙的《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一书,对于民间故事的本体进行深入理解研究、不仅深刻剖析了民间故事在进行转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为民间故事后续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故事最本质的模样,也可以看到民间故事作为文化资源不断向前发展的光明未来。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道路上,致力于民间故事转化发展并卓有成效的学者中,徐金龙是较为突出者。他的成功得益于其在民间故事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刻苦钻研。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厚的理论、丰富的事例和明确的观点。这恰恰体现了作者对于民间故事的独到把握及其自身具有的开阔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不仅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大方面,将读者引入探索民间故事的发展的道路,而且也为民间故事发展研究领域注入了强大力量。

民间故事资源转化作为一大研究领域,不是幾篇文章或几本书就能推动发展的。该著也将这样的问题抛出,民间故事后续如何创新发展,徐金龙谈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将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部分留白。民间故事转化发展,需要有多方力量合作努力推进。民间故事资源转化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徐金龙.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史华威.新媒体时代下民间故事内容的演变及应对策略[J].名作欣赏,2021,(26).

[4]肖远平.传统文化与现代语境的交融——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述评[J].民俗研究,2009,(01).

[5]刘书亮.重新理解动画:动画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注 释

①徐金龙.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7.

②史华威.新媒体时代下民间故事内容的演变及应对策略[J].名作欣赏,2021,(26):173-175.

③肖远平.传统文化与现代语境的交融——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述评[J].民俗研究,2009,(01):246-249.

④刘书亮.重新理解动画:动画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13.

⑤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
文化转型视野下当代中国文化重建途径探究
节庆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
平等价值观念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