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物理学先河,桃李三千多硕果

2022-05-30 10:48王俊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22年5期
关键词:康普顿吴起X射线

王俊

说起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不能不说吴有训先生。当你走进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走进群星璀璨的名人殿堂时,能看到许多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有严济慈、华罗庚、钱三强、吴有训等。这些名垂青史的科学家,为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去推崇、去学习。在众多科学巨擘当中,你会被从红土地上走出来的科学家吴有训所吸引。黑白照片里的他,双眼熠熠闪光,透着一种充满活力的睿智和谦逊。

1897年4月,吴有训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父亲靠在汉口帮人做生意赚取微薄的酬劳,养家糊口。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吴有训7岁时,被送入私塾学习。每天清早,吴有训穿好衣服,母亲就塞一本书给他,叫他站在门前的一口古井旁读书。到了12岁,私塾已经满足不了吴有训的求知欲望。恰好这时族叔吴起銮从云南卸官归乡,受族人之托,创办了一所新式的私塾。开明的父亲立即让吴有训转学,师从吴起銮。

吴起銮比较新派,兴趣广泛,对文史、数理都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教学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教书先生。他善于启发,这拓宽了吴有训的思路。久而久之,吴有训变得爱联想,只要老师提及某种事物,他就能借着想象力自由翱翔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吴起銮有出仕的经历,他在授课之余,常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类的话题。在老师的教导下,吴有训逐渐对新式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找老师探讨物理现象和进化论。一次,父亲从汉口寄回好多书,吴有训尤其喜欢其中的一本《物理常识》。他利用一切休息时间钻进书本里,并用几种不同的笔进行标注,有的地方还做了简单的注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一年,吴有训在恩师的推荐下,报考瑞州府中学堂,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求学期间,吴有训无意间读到一本名为《通物光电》的书,感受到X射线的神奇。X射线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为何人的眼睛看不到它,它却能穿透人的身体?在吴有训的眼里,X射线就是一连串的问号,他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求知的问号仿佛是暗中的一双手,牵着他慢慢靠近这道神奇的光线。

1916年7月,吴有训考取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学校里,吴有训有幸遇到了人生中另一位好导师——胡刚复。胡刚复研究X射线,刚从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聘请专门教授物理。吴有训牢牢地抓住时机,如饥似渴地跟着胡刚复学习,为以后从事X射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1年,风华正茂的吴有训深刻意识到,要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必须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物理学是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中国科学事业要得到发展,就得有一批出类拔萃的物理学家。他向往大洋彼岸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那儿荟萃了世界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具有最好的教学和实验条件。吴有训决意考取公费留学生。

吴有训梦想成真了。在一个秋色铺满大地的日子里,他乘海轮赴美国芝加哥。1922年1月,他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在美国留学的第三年,命运再次眷顾了他。着手研究X射线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康普顿进入芝加哥大学,当了教授。作为康普顿的得意门生,吴有训凭着非凡的才能和独到的见解,在28岁时就成为蜚声中外的物理学家。1926年,吴有训发表了论文《在康普顿效应中变线与不变线的能量分布》,轰动全球,为中国赢得了极高声誉。许多年以后,康普顿提及吴有训,盛赞道:“他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兩个学生之一,也本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学业有成,吴有训始终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不忘报效自己的祖国。1926年秋,他放弃在美国留校当助教的机会,执意回归祖国。1929年,他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X射线问题的研究,开创了中国物理研究的先河。1936年4月,吴有训被德国哈莱自然科学研究院推举为该院院士,是第一个被西方国家授予院士称号的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吴有训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吴有训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还数十载教书育人,硕果满神州。他培养了钱三强、王淦昌、钱伟长、邓稼先、杨振宁等一大批中国科学界的精英人才。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庆功会上,一大半人是吴有训的学生或助手。一时之间,此事成了科技史上的美谈。吴有训常对学生说:“大学,不单是学校大、院系多、同学多、教授多,更主要的是大学生受高等教育要有大的抱负、大的志向。”杨振宁清楚地记得,当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报考的是化学系,是吴有训慧眼识人,认定他是攀登物理高峰的人才。杨振宁后来改学物理专业,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钱三强在北大读书时,仰慕吴有训的物理才华,转学到清华,后来成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

1977年11月30日,吴有训因病在北京的家中去世,享年80岁。这个一生践行“重学术、做实事”的赤子虽然离去了,但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新中国的旗帜上,精神万古长存。

猜你喜欢
康普顿吴起X射线
“X射线”的那些事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基于Geant4模拟的康普顿散射研究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吴起:打败你的不是我,是你的双眼
争先进位 奋力超越 吴起县高级中学改革创新引起强烈反响
史上著名的物理实验——康普顿效应的发现
基于康普顿散射本底扣除的航空γ能谱测量谱线比大气氡校正方法
基于DirectShow的便携式X射线数字图像采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