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研究

2022-05-30 14:07宋璟
客联 2022年5期
关键词:漯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宋璟

摘 要: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要将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也为现代化漯河建设指引了方向。

关键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漯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之一,我国的城镇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从不足20%快速提高到60%以上,在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以年均2000万左右人口实现着城镇化,堪称世界城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12月,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系统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理念。2015年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新时代城镇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每年新型城镇化规划编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为我国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要将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要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也为现代化漯河建设指引了方向。

一、2021年漯河市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取得的成就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各部门的努力下,我市實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与2010年相比,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5.6%。城镇化进程加速明显,城镇化建设实现了“加速跑”,大规模的农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流动的趋势仍在延续。初步预计,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2020年相比,将提高1.5个百分点。

(二)新型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我市产业升级打出组合拳,在做强做大城市经济的同时,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动力明显增长,为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居全省第1位.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中大恒源,豫中新材料,乐通源德福)企业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全市邮政业务增速居全省第1位,快递业务量增速居全省第5位。服务产业发展提质提速。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居全省第1位。通过协调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2021年完成129个老旧小区,2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在建18个,全年新开项目2个,基本建成项目4个。漯河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实现由填埋向焚烧发电的历史性转变。全市新建5G基站1066个,占年度任务的101%,实现了城市主城区连续覆盖、重点区域全面覆盖、5G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区域优质覆盖。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全市2021年新建雨污分流管网272公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铁路和水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优良天数达到262天,比2020年增加9天。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全市8条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澧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率100%。

(三)城乡融合发展程度持续提高

我市坚持统筹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居全省第3位。我市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顺利实施了一批项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力开展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等专项治理行动。2021年新改建农户厕所40339户,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我市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市。

二、漯河市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1、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4%,而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4.8%,还没超过全省城镇化率平均水平。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20年我市GDP仅为1573.9亿元,在全省排15位,与周边的许昌、周口、驻马店等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整体偏低,影响我市辐射带动能力。

2、新型城镇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我市存在的人口红利衰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其中创新效能不高,人口吸引力不强。根据本市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漯河常住人口相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减少,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

3、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不足

我市下辖两县——临颍县和舞阳县。两县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偏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服务业占比偏低,产业内部结构需要完善。舞阳县第三产业在全市的排名偏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人口就业吸纳能力有限。两县产业仍以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为主,传统产业占比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未形成有效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仍然较少。

4、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根据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我市60岁及以上占常住人口比重21.03%,高出0-14岁占常住人口比重0.96%,其中65岁及以上占常住人口比重16%,超出全省平均值,位居全省省辖市第2位。所以说本市是河南省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据调查显示,全市2021年老年人口49.78万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02家,床位9922张,入住机构老年人5772人,护理人员1184名,护理员证书人员349名。根据国家标准和未来需求,我市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偏少,专业护理人才严重不足,滞后于养老服务业发展。

(二)存在的挑战

1、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速度和质量的双重压力

从“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不含2020年)这五个五年规划的实际看,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長分别为1.44、1.35、1.39、1.23和1.13个百分点,在保持快速增长水平的同时,也显示出逐渐放缓的迹象。“十四五”时期城镇化的速度将进一步趋缓。城镇化速度不断趋缓,为城镇化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会,这也成为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主要特征。河南省作为农业人口大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将面临速度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较低且相差较大,城镇化任务较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43%,比全国平均城镇化率低8.46个百分点,与北京(87.5%)、上海(89.3%)、天津(83.48)、浙江(72.17%)的城镇化水平差距更大。在总体城镇化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河南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压力更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重心。这就倒逼河南省城镇化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从资源投入粗放、资源环境成本较高、居民需求满足度较低的城镇化模式,快速向“以人为本”、低耗费和低成本、资源高效配置的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

2、各类传统和非传统风险对城市运行带来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和各类要素的集聚,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也在不断叠加,且集聚的规模和强度越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大,风险管理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包括突发性传染病、地震、火灾、洪涉、极端气候灾害、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金融危机、交通拥堵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和挑战。河南省城镇化率虽然较全国平均水平低,但也超过了55%,经济社会快速向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转变,大中小城市同样面临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和挑战,特别是2021年夏季郑州、新乡、开封、焦作、鹤壁、安阳、洛阳等城市遭遇百年难遇的极端暴雨灾害天气,给城市运营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暴露了城市运营管理的脆弱性和风险性。

3、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20年的63.89%。然而,纵观过去40多年城镇化的推进模式,其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集中表现为各城市热衷于摊大饼式的“土地城镇化”,土地开发过于粗放,能源消耗上以石化能源为主,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资源环境代价大、成本高,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突出。作为欠发达地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低、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也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

三、漯河市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前瞻30年,谋划15年,立足这5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漯河市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充分释放城镇化红利,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漯河的必然要求和有效举措。

(一)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动郑州都市圈扩容提质。优化重塑郑州都市圈“1+8”空间格局。推进郑州与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加速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所以在此政策上,我市要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

1、发挥我市的产业优势,做大做强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一加快培育食品龙头企业步伐。支持双汇、卫龙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走出国门,扛起行业领军大旗。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前景较好、发展势头强的食品企业,培育一批50亿以上的次龙头企业或食品行业“单项冠军”,为打造郑州都市圈食品生产基地备足后劲。第二搭建国内一流食品产业发展平台。第三强化食品名城宣传推介。采用多种形式让中国食品名城”品牌走遍全国。积极挖掘漯河本土特色食品,以各种形式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让我市更多产品传遍祖国大地。

2、推进产业发展协同互补

第一立足我市食品产业、装备制造、农业种植、绿色建筑、冷链物流等园区产业优势,以双汇、卫龙、南街村等本士企业为龙头,加强与郑州相关产业园区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总部一生产基地”、产业链合作、整体搬迁等模式,谋划一批合作项目,着力构筑郑漯产业带,以产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产业,将我市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郑州都市圈产业协同、产业转移最佳园区,为全省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提供漯河支撑。第二支持我市优势产业食品、物流、医疗器械等主动与郑州开展产业对接,并向许昌、平顶山、周口等周围城市互通互补。

3、发挥我市区位优势,着力打造豫货出海口

漯河是一个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的枢纽城市,素有“水旱码头”之称,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不足一小时车程,石武高铁、京广、漯宝(丰)、漯阜(阳)4条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宁洛高速、107国道及5条省道贯穿全境,构成全省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第一公路方面,加快推进107新线建设工程,并对漯河周边路网进行延伸拓展。第二铁路方面,努力打造郑州都市圈经济繁荣、通江达海的“南大门”。第三水运方面,着力提升漯河港航运能力,为承接郑州集装箱以及大宗货物出江达海、顺接“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坚实基础,打造豫货出海口。

(二)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

1、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市域一体化规划,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点是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第一通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劳动力,并吸引周边县市农民工到漯河定居生活。第二大力发展高水平医疗,吸引更多人到漯河定居养老。第三提供价格优惠的公租房,吸引周边农民到漯河就业。

2、加快完善新型城乡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现阶段,漯河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与提质、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加快完善新型城乡关系,对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目的是通过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城乡要素流通不畅、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从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释放巨大的发展红利。第一推进城乡基本权益平等化。第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推进城乡居民收人均衡化。第四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第五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化。

(三)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第一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培养青年人才。依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漯河医专、漯河技师学院、漯河第一中专等院校的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护理等品牌专业优势,以及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应用特色专业,聚焦我省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更多技能人才、产业工人,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第二聚焦用工矛盾突出行业,强化企业主体作用,面向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第三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创业服务,推进劳务输出工作信息网络建设,提升用工培训、管理维权等服务质量,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2、鼓励和支撑人才落户

第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开放落户限制。第二探索实施农村大学生、退伍军人“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及返乡创业就业人员落户政策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人钱挂钩、钱随人走”和“人地挂钩、以人定地”的政策体系,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农村“三权”、行政区划优化等配套政策,推进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第三优化人才落户政策,提高人才落户补贴福利。出台更多富有吸引力的引才用才政策,在资金项目支持、住房保障、未来规划、子女教育等多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第四加大“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22:构建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王成哲,王建国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2(河南蓝皮书)。

[2]2022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3]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猜你喜欢
漯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你仍未娶 我仍未嫁——漯河女孩苦等40年 63岁终和去台湾的初恋情人结婚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
上海2008年常住人口1888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