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反省录(组诗)

2022-05-30 10:48黄梵
特区文学·诗 2022年5期
关键词:残垣烽燧玉门关

黄梵

登黑山悬壁长城

雪把冬天的心事,撒满黑山

它也带来,曾跟古人较量的阵阵寒风

我站在烽燧之巅,想象雄关下的一场场战事

假如我是将军,此刻能等来的驰援只是夜色

雪里露出的黑石,像睁开的眼

它要把我看作在长城上游走

想生根的一颗草种?

多少风沙的哀叹,已被史书遗漏

我假装要记下来,假装我抱怨的舌头

与它们是同类

十里外的嘉峪关,雄心不再

和我的初衷一样,早已是一座孤城

海 浪

我常想收藏海浪,它代表思绪冲撞的日子

它不扎根,土地也收留不了它

有时,它的调门会越扬越高

就像没有屋顶的颂歌

当我来到海边,它像一列火车

轰隆隆驶向我。它用沸腾的招呼声

盖住了我内心的喧响。它劝我远眺

它在海面种植的万顷棉朵

我也看出,那是一颗颗正要起飞的童心

当夜幕降临,海浪让海水变了模样—

它把海水的一头黑发

在礁石上,疯狂拍打出银色鬓角

端午节

节日是我穿上的制服

粽子是我胃里的沉船

我用这一天,打捞两千多年前的孤单

那场疼痛,并未撤走

我在节日说的话,如果恰到好处

会不会仍是轻浮?

说或不说,都不如鸟的鸣啭

可以避免把忧伤当狂欢

就这样在鸟的倾述中

感受树叶喃喃自语的疼痛

感受黑夜在星星之间甩干了黑发

当我像沉船一样沉睡

我知道,在粽子从体内逃走之前

一定会把孤单留下—

清晨的门铃声

是否是节日唱给孤单的另一首歌?

戈壁行

戈壁寒风,仍卷着古时的千里愁尘

残剩的明长城,早已筋疲力尽

无数沙尘的舞蹈,只有挡风玻璃还在欣赏

一日车行五百里,它看完了沙尘的所有舞蹈?

沙尘摸着所有门缝,仍在寻找关城的缺口

我找到的每处残垣,只有沙尘在悼念

每个踩在雪上的脚印,都成了马蹄寺的败笔

雪已学会,在离佛近的地方保持干净

明知春风尚在关内,我仍想为春风带路

叫它容下关外的一场大雪

伫立阳关

我站在阳关,错过了历代的战事

从烽燧能看出,长城

曾是一把劈向荒漠的战刀

我仍像古代将士那样,望向关外的戈壁

疏勒河的水草,仍在劝说风沙

给将士的炊烟让路

风把阳关大道的沙尘,吹向我的双肩

这些沙尘已战死过几回?如今又涅槃重生?

眼前能惊动我的,不是走陽关大道的好运

是习惯白天放烟的烽燧,已戒掉历代的烟瘾

鸣沙山的骆驼

主人一声喝令,它扑通跪地

让我爬上它的背。它得忍受

一个游客的作威作福

在寒冷的冬天,我靠它的背取暖

我闻到了它身上沙漠的气味

它缓慢的仪态里,有分明的爱憎—

它信任女人,提防男人

它低头,是为我惭愧?

它昂首,是表示不屈?

它用行走的大颠簸,让我体会说不尽的人生?

也许它是老者,我骑在背上

该多么无礼。它的行走

并不轻松,每一步都铲出深深的沙沟

—那肯定不是幸福!

这个突然冒出的念头,一下打断了我的享受

观嘉峪关

这里的每一把土里,都有古人的战骨

城墙小心呵护的盛世,只剩眼前的几块残碑

历史这时是刺我脸的寒风

每刺一次,我都听得见

一个明朝的寡妇在哭

祁连山的连绵白雪

那是汉代保存至今的胡人降旗?

钢铁厂的白烟,像晚婚的婚纱

笼罩着嘉峪关的新城

风从不问谁幸不幸福,只愿意迎向一张坚毅的脸

这里的冬风,也会去我的家乡吗?

愿它带着一路的冷冽,去把家乡的梅花叫醒

在玉门关望星空

晚八点,停车熄灯

头顶上出现了银河巨大的脸

我找了数十年,原来就悬在头顶

在灯光的阴影中,它排了数十年的队

才和我重逢

银河是邮票,邮来了我的童年

它用沉默,说着我儿时的一尘不染

那时,我住在满是油灯的小镇

银河像烟花,竭力给贫穷的日子过节

原来黑暗,并非一无是处

在残垣的玉门关,当我们远离文明

银河才重现过去的生机

猜你喜欢
残垣烽燧玉门关
临江仙·老屋情
新疆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病害特征及成因
风磨遗痕
古人如何戍边
考古发现还原唐朝士兵戍边生活
用乡愁敲打城门
凉州词
凉州词
新疆和静查汗通古烽燧遗址调查
Excavators of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