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扫盲应当与时俱进

2022-05-30 10:48谭钧铭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2期
关键词:杨维文盲银发

近日,73岁退休教师杨维云的故事,引发关注。去年,杨维云在当了50年老师后,她有了最特殊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一共几万人,来自上海、湖南、新疆等地,中老年人居多,其中年龄最大的学生方美章今年72岁。他们以一个个昵称出现在她的直播间,几乎都背负着共同的“秘密”——不识字或不会拼音。

我国扫盲事业可谓成绩显著。根据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但文盲人口总量依然接近3800万。在这些人中,老年人群占据着不小的比重,无论是出行、购物还是就医、休闲,不识字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难言的尴尬。直播授课扫盲这一形式为相当数量的老年人提供了学习的便捷渠道,值得肯定。而更需要关注的是,还有很多不识字的老年人本身就游离于互联网之外,他们的需求同样要被看见。

进一步而言,如今的银发扫盲,已经超出了读书识字这一简单范畴。根据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扫盲标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其中,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們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信息社会生活存在相当程度的困难。以上述标准的本义为内核,“功能性文盲”在当下可以有更多解释。譬如,是否能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交流、支付、办理相关业务等,已经成为是否能够融入数字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准。

银发扫盲工作,不仅要扫文字盲,还要扫除“数字盲”。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相关部门的持续投入,也需要子女的主动关心和社会力量的介入。扫去老年人群与数字社会的隔阂与阻碍,共同拥抱更美好的明天,值得每一个人为之努力。

(摘自《快乐老年报》10.13 谭钧铭/文)

猜你喜欢
杨维文盲银发
《假文盲》的启示
“新文盲时代”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明证
An Exploration of Self—Concept, Parent Education, Parent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 Study Habits and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再现“银发”风采——“2015银发达人”名单揭晓
An Exploration of Self—Concept, Parent Education, Parent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 Study Habits and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全民扫盲
小学生乘车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