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黄色的小枕头

2022-05-30 10:48孙幼军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故事书脖子枕头

孙幼军

地板上有一抹黄色的阳光,好像是中午。

妈妈躺在床上,睡着了。

床很高很高。我踮起脚、伸长胳膊,抓住妈妈头下的枕头,用力扯。

妈妈被扯醒了,睡眼惺忪,喃喃地说:“别闹……”

什么“闹”啊?那个杏黄色的小枕头是我的!

我又扯,一边叫:“给我!给我!”

妈妈又被扯醒了。她不耐烦地抽下枕头,丢给我。

我急忙把我的枕头抱在怀里,搂得紧紧的。

妈妈晕乎乎地伸出一只手去,在床上摸。她一定是想摸到另外一个枕头。

可是她什么也没摸到,又睡着了。

那只手就那么伸着,而且,没了枕头,脖子歪着。

脖子歪着,头发还披散在脸上。看那樣子,一定很不舒服。

我站在床前看着妈妈,心里后悔起来。

要是妈妈这时候醒了,我会把枕头送上去,说 :“给你!”

但是妈妈不醒,头还是那么歪着。

妈妈真可怜……

我抱着枕头站在那儿,哭起来。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还留在我的记忆里。如果不发生这件事,我根本不会知道还有过一个属于我的小枕头,不会知道它是杏黄色的。

妈妈十九岁时生的我。那一年,妈妈该是二十一岁。我女儿二十一岁的时候正读大学,很贪睡的,何况妈妈要劳累得多。

我心里留下一个永远的歉疚。明知妈妈绝不可能记得那件事,我提它干什么呢?

我已经是W学院的教员了,有一年妈妈到北京来,随身带着个小相册,拿给我看。有一帧是我站在床上,扶着比我高出一头的铜栏杆。我说:“啊,就是这一张床!”

床只抵我膝盖,我那时却觉得它高不可攀。我乘机向妈妈讲起杏黄色小枕头的事,连同我的忏悔,还摇头苦笑:“一次私有观念的大发作!”

妈妈说:“你小时候,挺懂事的。”

好像是讲,根本不可能有那种事。

这实在比不记得还要糟。

“懂事”是后来。先是有个妹妹跟我平分秋色,接下来是二弟,三弟,四弟。他们不只用我的枕头,还穿我的衣服,拿走我的玩具和故事书。事情一直发展到:“就这么两个啦,给弟弟吧!”

我的私有观念,是被弟弟妹妹们打破的。

小灯泡亮起来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呢?和别人分享过什么吗?

牵手阅读

作者小时候不懂得分享,连妈妈枕了一会儿他的小枕头都要抢回来。后来家里有了弟弟、妹妹,才被动学会了与人分享。因为这事儿,他心底一直对妈妈有一份歉疚。

类似的经历,其实许多人都有过。我们小时候都会无意识地向父母索取,或者不愿意别人来分享自己的东西,甚至排斥弟弟、妹妹,害怕他们分走父母对自己的爱,以为“得到越多,才是越幸福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像这篇文章的作者,尽管后来弟弟、妹妹“用我的枕头,还穿我的衣服,拿走我的玩具和故事书”,但是,他多得到了弟弟、妹妹的爱,学会了分享,得到了更多,所以,“得”与“失”其实是互相依存的,所谓“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以后就不会那么在意得失啦!

本栏插图/赵     芳    本栏责任编辑/ 陈土宏

猜你喜欢
故事书脖子枕头
比脖子
Storybook 故事书
枕头到底怎么选?
天边的故事书
暖心有爱的故事书
“漏斗现象”如何封堵——既要抓“脖子以上”,也要抓“脖子以下”
枕头里的秋天
我的大米枕头
还要再让你的脖子“裸奔”吗?
小松鼠的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