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阅读串讲之三起三落的悲惨命运

2022-05-30 10:48曹华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小福子祥子骆驼祥子

曹华

《骆驼祥子》是人力车夫祥子的苦难史,也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部社会史。它展示的京城社会广阔的生活场景,它塑造的祥子这样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底层劳动者的文学形象,让我们更了解那个时代,那个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憨厚老实,善良勤恳,坚忍不拔,就如同骆驼一般。随着农村的日益凋敝,他来到了北平开始新的生活,最终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为此,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然而,他的希望屡屡破灭,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祥子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直到最后,变成了自暴自弃、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小说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平底层劳动者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如愿买车的祥子

【精彩片段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老师串讲

祥子为了买车而牺牲了许多,平日里节衣缩食,就算生病了也舍不得花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就这样风里雨里,用了三年时间才买到它。“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将祥子多年的买车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内心的欣喜、激动与心酸展现得淋漓尽致。祥子还把自己买车的日子当成了他的生日,一来因为这一天有纪念意义,同时也代表着有了车的祥子如获新生,昭示着他美好生活的开始。真实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老舍这个“人民艺术家”语言的魅力。

牵走骆驼的祥子

【精彩片段二】

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地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又待了一会儿,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忽然,一切东西都非常清楚了。跟着,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地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

老师串讲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段环境描写细致地写出天亮前,天地渐渐亮堂,阳光四射的景象。随着时间的变化,天地好像拉开了一块帷幕,慢慢地变得清楚明亮。一系列描写色彩的词语,不但细腻地描写出黎明到来时天地的变化,而且词语绮丽,色彩浓重,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宏伟的气势。这样由暗到明的环境变化的描写也暗示了祥子的心理变化,他从最初因历尽三年艰辛买到的车被抢走而感到绝望、失落、迷茫到后来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坚定了再次买车的决心。因此下文说“他自由地走着路,越走越光明”,然而,这希望又能持续多久呢?

暴风雨中的祥子

【精彩片段三】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裏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老师串讲

这个片段中,作者描写了暴雨骤降后,祥子在暴雨中苦苦挣扎的情景,四个“不能”表现了人力车夫在恶劣天气的折磨下所遭受的痛苦,反映了祥子的悲苦命运。“地上的水过了脚面”“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这一系列对自然景观、天气现象的描摹,表现了祥子拉车的艰难,同时也突出了祥子不惧艰难、坚忍不拔的品质。因为环境愈恶劣,那么在其中挣扎度日时所受的苦、遭的难就愈多愈厉害,就愈能表现劳动人民在这社会中低下的地位与悲苦的命运,从而愈能突出人物的品质。因此,文中对自然现象的大量描写都始终与人物、与主题关联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绝望堕落的祥子

【精彩片段四】

祥子没等她说完,就晃晃悠悠地走出来。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地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做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老师串讲

微弱的阳光,暗淡的松林,环境描写渲染了悲惨凄凉的气氛,烘托出祥子极度痛苦绝望的心情。祥子曾经那么要强、那么上进、那么勤劳、那么坚忍,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最后还是没有摆脱悲惨的命运。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将他捉弄,人生并不因为他的要强而多给予他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就连最后的一线光也消失在他的生命里。小福子的自杀如同祥子生命中消失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彻底崩溃,让他完全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从此,他开始自暴自弃、堕落沉沦,最终成为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私的人。这是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缩影,是对黑暗旧社会的有力控诉。

猜你喜欢
小福子祥子骆驼祥子
论小福子之死的必然性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建房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