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现实主义小说

2022-05-30 10:48赵真真孙宁宁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侧影卫城现实主义

赵真真 孙宁宁

解题技巧

一、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现实主义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部分。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写实性和客观性,因此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一般从现实的角度寻求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的方法,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旨在揭露社会黑暗,倡导社会改良。批判现实主义既是对历史的继承,也是对现实的创新。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能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在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以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倾向性较为隐蔽,力求在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来表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作家通过表达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方式来揭露和批判社会,探索导致丑恶黑暗的本质根源。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写实性”,主要体现为“真实性”和“客观性”描写。

二、现实主义小说的解题技巧

1.欣赏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从小说的描写手法,从典型的社会环境、真实的活动场景等方面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2.赏析小说情节。

赏析小说的情节,可以看这一情节与前后情节的关系,可以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也可以看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还可以从读者感受的角度分析。

3.分析小说环境。

社会环境对现实主义小说的作用尤其重大。社会环境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至关重要,有益于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揭示小说主题。

4.概括小说主题。

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和弘扬真善美为其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主题常常为讴歌或呼唤某种情感,有“人”“情”“社会”三个点:“人”,即作品中的人物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具备哪些品质,所以有了什么样的命运和结局;“情”,包括爱情、亲情、人与人 之间的温情;“社会”,思考现实主义小说揭露了什么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社会本质。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迷人的侧影

◎〔美国〕欧·亨利

纽约,破旧的“卫城”旅馆。

乖僻而寒碜的老勃朗太太整年整月忙碌着。洗衣、做饭,数家珍似的整理着破烂什物。

不过,整年整月总有许多投机商走马灯似的来求见。她专放高利贷。五六百万美元。哎,小意思!在金融资本家的聚会上,他们公认,这位“穷老婆子”是当今世界上第三位富甲天下的女人。

在“卫城”底层账房里端坐的是贫寒的孤女贝兹。她收入微薄,衣着简朴,但青春娇美的容貌犹如古希腊的神像。旅客进出时都情不自禁向她打招呼,唯有老勃朗太太不屑一顾。然而,有一天,她佝偻着身子钉在账房门口,痴迷地凝视着贝兹足足有十分钟。贝兹办着种种事务,打字,算账,心里却直纳闷。傍晚下班时,老太太差人来请她。她思忖,准是要打印什么期票、讨债单。她刚坐下,老太太就急切地央求道:“你是我这辈子看到的最美的姑娘。我请你马上辞职,跟我住在一起,我这个孤老婆子要个伴儿啊!”这要求太突然,不由得贝兹满腹狐疑。老太太情词恳切连连申辩说别人说她悭吝纯属造谣,并声言眼下手头就有几千万美元现钞,保证贝兹生活富足。贝兹饱尝孤苦生活的凄凉,又极富同情心,便爽快地应允了。

此后,老太太终日赞赏着她的美丽。她看书读报时,老太太就如信徒瞻仰圣像似的虔敬望着她的侧影,一口气看上半个钟头一动不动。

反常的举止不能不引发她的疑问。老太太动情了,说道:“你的面貌,活脱脱就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生平最好、日夜思念的朋友!”

与世隔绝、死气沉沉的生活使姑娘闷闷不乐。而探究别人生活的隐衷,做别人生活或回忆中的替身也甚为可鄙。贝兹起意离去。老太太立刻带她到最时髦的服装店定做了豪华的服装。接着,移居一家大旅馆,住进六居室的套间。老太太决定以债主身份举办社交晚宴,邀请美国社交界诸多名流,让贝兹大展芳华。

亮如白昼的宴会厅里,六十多位欠债人都轮番颂扬贝兹,巴结着这位未来的女继承人。如恶浊的灰雾里吹来一股清新的海风,市侩的包围圈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倜傥潇洒的青年——版画家拉斯罗普。他真挚、诚恳、纯洁的感情触动了贝兹的芳心。

宴会结束在子夜。贝兹扶着疲乏的老太太回卧室休息。谁料到,猛然间老太太又打起精神,焦急地催促着要看今夜开销的账单。天哪,总金额六百元!她当场昏了过去。

幸好一会儿她苏醒了,指着账单连声惊呼:“那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贝兹感到自己手中拿着的并非一张纸头,而是一个绞索。老太太整夜叹息、啼哭,简直中了邪。

黎明,她匆匆梳洗过,连早点都顾不上吃就拉着贝兹离开了这家旅馆。直到天快黑下来,她才决定住进城郊一家比“卫城”更破旧的客栈。

这间后楼偏屋没安电灯,她只准贝兹点一支蜡烛。白天,贝兹要到楼下后院去洗衣洗菜。每天的菜钱最高限额一角五分。从此,贝兹半饥半饱地度日。贝兹除了伺候她,还要寸步不离整天过账,掐算著放债利息的总收入。这种女仆兼养女的处境使贝兹厌弃,告别的时刻到了。“我并不崇拜金钱,我要过人的正常生活。”老太太大哭大闹起来:“我要你在我身边,我必须整天瞅着你!”“莫名其妙!你整天入迷地枯坐在圈椅里瞧我的侧影让我坐立不安!”

贝兹又回到“卫城”底层的账房里,坐在打字机前,恢复了灰姑娘的本色。她感到从未体会过的畅快、自在。

那些曾对她百般阿谀奉承的阔佬与她迎面相遇佯作素不相识,唯有拉斯罗普并没有因她失去致富的未来而淡漠了情谊。他经常来看望她,与她约会。他俩成为一往情深的爱侣。

有情人终成眷属。新婚之夜,俩人回忆起初次的相识。他尤为崇敬她对清贫淡泊的抉择。

贝兹吐露心底的疑团。她说对老勃朗太太那样痴迷自己的侧影,百思而不得其解。

新郎把新娘拉到梳妆台前,亲手用鲜花编成一个花环放到新娘秀发飘垂的头上。然后,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币。

于是,谜底揭开……

新娘不禁倒抽一口气:“啊!啊!——”

原来她的侧影竟和金币上的浅浮雕像一模一样。

(选自《命运之路》,有删改)

1.下列對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写破旧的“卫城”旅馆与小说中的人物老勃朗太太的性格特点相映照,反映了她的吝啬爱财。

B.贝兹和老勃朗太太生平最好的朋友容貌相似,为了纪念这位朋友,老勃朗太太让她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C.老勃朗太太举办社交晚宴,是因为欣赏她的美貌和才华,表现自己对她的重视,从而让她安心留下来。

D.贝兹最终离开了老勃朗太太,感到从未体会过的畅快、自在,说明离开金钱的枷锁,人才能得到自由和快乐。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B.小说的语言平实自然又不乏幽默,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C.小说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拉斯罗普真挚、诚恳、纯洁。

D.小说结构精巧,文中大量的伏笔让出人意料的结尾显得很合理,让人回味无穷。

3.小说中的人物贝兹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主要塑造了老勃朗太太和贝兹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结合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本期中缝)

猜你喜欢
侧影卫城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雅典卫城:希腊文明的象征
庚子战疫歌
新法律现实主义
欧·亨利:《迷人的侧影》
临江仙·临窗侧影寂
卫城之光
卫城之光
你的侧影好美
你的侧影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