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集体沉默”导写

2022-05-30 10:48李璐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雪莱破局大象

李璐琳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语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英国诗人雪莱也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材料二:“房间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句英文谚语,原意为房间里出现了一头大象,大家却对如此显而易见的事物避而不谈;后来引申为在公共空间中,大众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刘瑜教授在为《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一书作序时写道:历史上无数的悲剧,源于集体沉默。

阅读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综合立意,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写作指导

材料一中“沉默”的概念内涵:反躬自省,不论人非;深邃睿智,不肤浅喧闹。可见,这是从个人修身角度来谈的。“常思己过”“莫论人非”是儒家提倡的内省律己,外和慎言。雪莱的浅水、深水对比性比喻,形象阐述沉默的人比话多的人更有内涵,更有深度。这两则材料是同类互补,提取相同点,形成观點:沉默于个人修身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中“沉默”的概念内涵:对显而易见的事沉默;集体沉默,避而不谈;沉默造成悲剧。可见,这是从社会现象角度来谈。“房间里的大象”是定义,刘瑜的话是观点。同类型材料互补,提取相同点,形成观点:对显而易见的社会现象的集体沉默是大众的悲剧。

立意可参考:

1.从材料一可得立意:沉默是修身美德。可赞成,也可反对。

2.从材料二可得立意:集体沉默,不可以苟且,要敢于去主动打破。

3.结合材料要求综合立意:先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再在沉默中爆发改变社会。

4.如何打破集体沉默,可以作为文章加分项。集体沉默,不能只依靠个人去打破,要建立公众意识,大家一起破,大家都敢于打破沉默,社会乱象才会越来越少。

例文

沉默的人,沉没的文明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 张杜微

鲁迅曾言:“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所幸,中华民族一直有如鲁迅那般敢于叫醒“铁屋子中熟睡的人”的勇士,使中华文明依旧焕发生机。但纵观世界史,另外三大文明古国已然是灭亡了,还有无数细小的文明之舟,履于历史长河。他们的人民,也化作沉默的沙土,无声地凝视这个世界。

何谓沉默?其含义为不说话,引申为对于周围事物麻木,缺乏对错误的指出。往大处延展开,如果一个社会人人沉默,则国家与民族将对种种威胁置于脑后,使文明陷入衰落之境况。

那么,沉默因何产生?

外因便是世界存在闭塞性,群体具有对外物沉默的特质。正如“房间里的大象”这句英文谚语,当房间里出现了一头大象,大家却对如此显而易见的事物避而不谈,进而将消息淹没在沉默之中。因而,在公共空间中,大众对某类触目惊心的事实保持集体沉默,追本溯源,是人们总相信有些现象显而易见,因而心照不宣。

对于“房间里的大象”这一显而易见的事物避而不谈,内因是人们安于现状,甘于接受,为了远离不必要的纠纷而保持缄默。雪莱曾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诚然,胸怀宽广,能够容纳清浊百川,造就了个人的“无言”,这是沉默的境界。但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人群之中,若人人皆“莫论人非”,人人皆“莫谈国事”,他人默不作声,自己也就跟着沉默,现有的问题只会愈发严重,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观如今,知网因版权费与高校续订费问题卷入风波,作为中国最大文献资料付费数据平台,其早已备受诟病,但上至高校,下至老师学生,之前都鲜有发声,这便是集体沉默最合适的例证。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换来的却是知网愈发肆意抬价,过度逐利。

何以破局?

追溯过往,破局之人皆为勇士,无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发声的革命家们,还是曝光问题的记者,以及现在起诉知网的赵德馨教授……他们发现问题,同时敢于发声,破除集体沉默,进而引起更多人发声,激发群体“从众效应”。当然,根植于他们心底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对家国的热爱,而不是借众人之浪潮,泯然于众人间。

所幸,中华民族历来不缺敢于发声的勇士,也不乏有想法和头脑的人民,因而中华文明终未消亡,而是越发辉煌。前路漫漫,依旧有无数的问题等待着,让我们做敢于发声的人,这样的中华民族将永远有希望!

评点

文章从“人”的个体到“文明”的普遍,从“沉默”现象到“沉没”结果,揭示了“沉默”的深刻意义和深远后果。主线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递进式结构展开,不仅分类讨论了“沉默”的外因和内因,而且从历史和现实方面探讨了破局之道,最后发出呼吁——“让我们做敢于发声的人,这样的中华民族将永远有希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磅礴有力。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雪莱破局大象
破局
认清自己 创新破局
认真的大象
名言名句
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