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代的忧伤》《昨日的世界》

2022-05-30 01:19吴正兵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茨威格人生目标人道主义

吴正兵

林贤治:《旷代的忧伤》

作者简介

林贤治,广东阳江人。作为作家、诗人、学者、编辑,林贤治毕生都在追问一个问题:“何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始终为农民写作,为先锋的作者出版,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鲁迅,用几乎刺耳的批判,重拾作为知识分子的道德。他在苦难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关于自由的乌托邦。他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的人,正如他自己所写:“知识分子是人类精神的持灯者。只要他们不让手中的火把熄灭,人们就不会害怕黑暗。”

作品介绍

《旷代的忧伤》表达了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狂风暴雨后依然寻找灵魂质感的精神,林贤治在许多篇幅中都高声赞扬了这种精神,对薇拉、葛兰西、柯枝惠勒、德雷福斯……他们以轻快却又坚定的姿态,在极致的光明与黑暗中穿梭,播撒希望的同时,也不逃避对阴影的展现,揭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林贤治以细腻优美的文字,抒写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状况,涉猎面广,认识深刻,是我们值得一读的精品。作者饱含热情,用诗性的语言去描写他们的人生——拒绝了从知识史去勾勒思想的面貌,而是用浓重笔墨书写独特的个体怎样与时代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彰显了他们独立的精神。

片段摘录

鹰的名字是同飞翔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于屋檐下的麻雀,不用谋求安全的庇护,它的胸怀只有无遮的大旷野可以衬托;没有鸠鸟的占有欲,创造才是它的渴望,因此栖止的地方就不仅仅是悬崖边的一块平整的石场。它不懂退避,不懂安歇,它的哲学只能是勇敢地进取。在乌云翻滚的时刻,即使所有的鸟雀都已归巢,天空仍然鸣响着它的双翼:翼下是风暴,翼上是睛空。

适用主题:勇于拼搏,不畏艰险;英雄主义;走出舒适圈……

运用示例

我们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倾向于安全、舒适、一成不变,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久而久之,舒适圈会麻痹我们的精神,消磨我们的斗志,令我们忘却尚未实现的目标与理想。因此,主动寻求挑战显得尤为重要。鹰从不谋求安全的庇护,毕生都在飞翔、追寻、创造,正如林贤治先生写的那样:“在乌云翻滚的时刻,即使所有的鸟雀都已归巢,天空仍然鸣响着它的双翼:翼下是风暴,翼上是睛空。”我们要有鹰的精神,勇于走出舒适圈,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斯特凡·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作者简介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善于描摹人的心理活动,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与戏剧性时刻的命运转折见长。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植根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深受人道主义的滋润,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展现传主心理的发展与变化。无论是叙述传主的生平,还是评价其地位与功过,不管是刻画其心理与行为,抑或是描述其命运与得失,都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肯定自由理念和人道情怀,抨击思想禁锢和专制独裁,表达了茨威格爱人类、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介绍

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把个人命运与时代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生活风貌,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社会,描述了他与一些世界闻名的诗人、作家、雕塑家、音乐家交往的情景,和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他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字,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

片段摘录

1.从他那既引人入胜又十分深奥的学问中我认识到:我们读了高中就曾经觉得自己已经学识渊博了,而真正的渊博,绝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依靠泛泛阅读和讨论就可以获得,那是需要经年累月的刻苦努力才能获得。

适用主题:谦虚谨慎,踏实进取;厚积薄发,刻苦钻研……

2.不管我们的人生道路看起来如何混乱而無意义,偏离了我们的愿望,它最终还会把我们引领到我们那看不见的人生目标。

适用主题:确立目标,勇往直前;坦然面对,坚定不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运用示例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征程,坚定人生目标就是坚定自我。或许,我们一开始落后于人,但不要畏惧,不到终点你永远不知道途中会发生什么,即使失败,也不要堕落,从头再来,机会不只这一次,失败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涅槃重生的新起点。正如茨威格所说:“不管我们的人生道路看起来如何混乱而无意义,偏离了我们的愿望,它最终还会把我们引领到我们那看不见的人生目标。”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茨威格人生目标人道主义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跟踪导练(一)5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西方心理学对人生目标的研究述评
特里的100个疯狂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