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准题意

2022-05-30 10:48苗文娟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先辈上山烟雨

苗文娟

文题呈现

冯骥才说:“真正的书,不止在书房里,更在田野、在社会、在人心里。我要在田野里阅读那些文化遗产的书、生活的书、老百姓的书、生命的书,只有这样,才会是对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生命的立体解读。”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关于“读”的故事。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根据材料,我们首先要抓住关键词,即“读”。“读”这一话題,选材是很广泛的,材料中也暗含提示,即我们的写作内容不局限于读书,可延伸至书本外的广阔生活。其次,要交代相关故事背景,如故事发生在哪里、和谁在一起、为什么可被称为“读”等。最后,需切准题意,围绕故事情节,灵活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开头和结尾要精心安排,开头可埋伏笔或设悬念,结尾要收束故事,点明中心。围绕以上提示,精心构思,一篇佳作就会跃然纸上了。

初作亮相

大山的故事

我爱在黄昏之下,看那金黄在林间荡漾。秋风送爽的时节,看山头斜照,风光旖旎。①

这山间日落,已化作记忆的雨滴。学业的压力将我束缚于三尺书桌,生活于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都市,已近三年。

今天,再次回到兰亭老家,想起往日的美景,正想好好享受,眼前又浮出讨债般的“作业打卡”。

唉!不能专心感受自然之美,大概也算虚度光阴吧。

既然当下无作业之压力,“人生得意须尽欢”,何不上山挖笋呢?说到笋,我也算是大山的孩子,自然喜爱吃笋,而且要求极高,只吃鲜嫩、脆爽的笋,市场上往往买不到。于是乎,只能自己动手挖了。②

走惯了阳关大道,面对这一片泥泞竟无从下脚。最后“六军不发无奈何”,只得“一把土泥鞋上抹”。好了,老老实实上山吧!③

挖笋,要到我们家后山去挖,需走几百米山路。山路沿着被溪流切开的山脊向上延伸,不可知其源。才爬了没多久,我就已经直不起腰了,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村庄见山路,想来一会儿下山也很难呀!

没办法,牙一咬,腰一直,终于还是爬了上去。然而到达目的地后,映入眼帘的却不是茂林修竹,而是“蚊山虫海”,吓得我丢了锄头就跑。

忽然想起奶奶教的方法,用毛巾包住头,系紧了袖口和裤脚,再次出征!

总算开始挖笋了!可挖笋谈何容易?关键是,我连笋该怎么找都不知道,我只知理论,从来没有实践过。奶奶教过我,地上凸起的地方就有笋。可在我看来,这地上没有一处不是凸起的。看来,我这辈子也挖不到笋了。

我开始了地毯式搜索,结果闹了大半日,却连笋的影子都没见着。④

我准备放弃了,一屁股坐下,却感觉被什么东西顶了一下,吓得我一跃而起,低下头定睛细看,不由得热泪盈眶,那竟是一棵被压了的绿芽——笋芽!

大山啊大山,今天,你给了我最宝贵的记忆,这是作业本上写不出的精彩,是大山对我的教导,是大山给我的礼物!

故事,不只在书中,也在山中,更在万事万物中!⑤

①开头最好能点一下题。此处的环境描写不够典型,语言表达也不够顺畅。

②整体布局略显散乱,篇幅较长,但没有切中写作要点“读”。

③这里写得不够具体,可加入一些细节描写,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让人如临其境。古诗的引用是否恰当?还需斟酌。

④这一部分要细化挖笋的过程,可以加入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⑤结尾仓促,显得有些突兀,只提到故事,但没有提炼出“读”这一关键词的内涵,需深入挖掘题意。

修改建议

小作者讲了自己上山挖笋的故事,想通过这一真实经历表达对“读”这一关键字的理解,但是写出来的内容却不能很好地扣住题意。本文题目是“大山的故事”,跟“读”这一关键词不够贴近,修改一下题目,可以让作文题旨得到凸显,吸引读者目光。从内容上看,要细致描述“挖笋”这一主要事件,可以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把故事写详细、写生动,而与此无关的叙述可适当删减。最后,开头、结尾也需精心设计。开头要吸引读者,引出下文;结尾要紧扣题意,表达感悟,引起读者共鸣。

升格展示

烟雨大山亦可读

◎汤翌博

最爱赏那山间烟雨,看那山头斜照,闻那山林清香,品那人生百味。想来此番雅趣,已成为我记忆中的雨滴。学业吃紧,被束缚于三尺书桌之前,生活于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都市,尔来二年有半矣。

今天,再次回到兰亭老家,竟茫茫然不知所措,又逢窗外阴雨绵绵,手头只有一本已读完的书,一时间竟无书可读。

忽然想起雅趣亦可自寻,既然无事,“人生得意须尽欢”,为何不上山挖挖早春的笋呢?

于是觅一件旧雨衣,拖一把挖笋锄,然后走一程那山路。后山沐浴在烟雨中,走到山脚下,我愣住了。噫吁嚱!这山路真是又窄又陡啊!望着自己脚上那双擦得雪白的鞋和脚下这片泥泞的土地,一时竟无从下足,纠结许久,狠狠心,“一把泥土鞋上抹”,上山去吧!

溪水劈开山脊,先人走上山脊,溪水为了流淌,先人为了谋生。脚下只有这一条三尺小路,我有些担忧,地面又湿又滑,山中风向无主,任意东西,防不胜防。干脆脱下帽子,任雨水在头上舞蹈,再顺着发梢滴下来,洇湿了后背,透心凉爽。

山中的路不好走,没一会儿头上就热气蒸腾。先辈为了谋生挖笋,一日便能翻三五座山,而我却连半山腰都没爬到就倦了。前路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四下望望,忽觉像是到了目的地,可以开始挖笋了。

可挖笋不是易事,须有百倍耐心。人们说只要下面有笋,定会凸起一块,可依我看,这地是个坡面,也没个基准,到处都是凹凸不平的,难不成下面全是笋?要不把这一整块地全刨一遍?虽不实际,但也算一个方法。刚要提起锄头,只觉脚下一滑,再睁眼时已不知自己在何处,用手撑地,带起一身泥。一扭头,吓得我心脏猛跳,原来这一下被锄头带倒,我竟滑至溪边,若再一滚,恐怕就要躺进溪水中了。

我爬起来继续挖,挖了大半天,发现坑还没自己陷得深。正赌气想要离开,突然觉得右脚被什么东西顶着,低下头定睛细看,坑中竟有一棵出淤泥而不染的笋芽。

下山路上,想着先辈谋生如此艰辛,怎么到我这里竟如此吃不得苦?哎,万不能忘记先辈的精神啊!

又在屋中见到书,想起上山前苦恼无书可读,下山后方悟书可读,山亦可读。是啊,这烟雨中的大山,何尝不是一本人生之书呢?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

升格点评

作文经过升格后,首先题目就更加吸引人眼球了,紧扣文题“读”,“烟雨大山”四字让作文顿生诗意。小作者对挖笋这件事进行精雕细琢,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让故事生动了起来。结尾又与开头相照应,巧妙点出“烟雨中的大山是一本人生之书”的观点,意蕴悠长,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从上山挖笋这件事,品读到先辈们与大山的故事,感受到先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正如大山般厚重质朴,立意高远,让人赞叹。

猜你喜欢
先辈上山烟雨
上山走“之”字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即将上山的驱熊犬
南湖烟雨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烟雨草海
瓦上生烟雨
一二三 去上山
温柔淡雅柔美演绎新歌《烟雨江南》
上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