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的奋斗历程与宝贵经验述论

2022-05-30 10:48刘建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2年3期

刘建军

摘要: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的团结带领下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功勋。中国共青团的百年奋斗历程,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立身之本,坚守理想信念是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政治之魂,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是青年团和中国青年的奋进之力,扎根广大青年是共青团的活力之源。

关键词:中国共青团;奋斗历程;不朽功勋;宝贵经验

中图分类号:D2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2)03-0005-05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组织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1]百年奋斗,反映了中国青年的觉醒和奋起、奉献和担当,也形成了宝贵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立身之本

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的关系来看,“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2]591;而由中国青年群体进行的百年中国青年运动,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才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建立了不朽功勋。可以说,“接不接受党的领导,是青年团的首要问题”。[3]5中国共青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青年运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有青年,就有青年运动;有青年运动,就应当有青年自己的组织。青年只有充分组织起來,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依托共青团组织而进行和开展的青年运动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共产党是这一般共产主义运动的总指挥,青年运动必须在共产党的指导之下,是无疑的。

中国共产党是共青团的发起者和成立者。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领导和推动之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5月5日在广州正式宣告成立。此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进程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先进思想启迪青年觉醒,凝聚青春力量,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成长。1935年底,适应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中国共产党推动共青团成为抗日救国与民族解放性质的青年组织。全面内战爆发后,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中共中央于1946年11月5日提议,“中央认为今天应该成立新的青年积极分子组织:此组织应比过去共产青年团更群众化、青年化,政治上接受党的领导,其名称拟定为民主青年团或新民主主义青年团”[4]529-530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在1949年1月1日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定。同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经由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推动之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1957年5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强调“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5]264

中国共产党是青年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中国共青团是党的可靠助手和后备军。每个进步的运动中,都有大量的优秀青年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来,替党和人民培养出大批的干部,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干部的重要泉源。

在大革命时期,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各种革命工作,成为党的最好的助手。在土地革命时期,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在极端困难与恐怖的反动统治下,坚决转入地下斗争,走入农村,参加红军、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共产党推动共青团成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1938年4月,毛泽东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一周年纪念题词:“青年是抗日战争的主力军,目前青年团体的任务是团结全国一切阶层的青年男女,大批地走向抗日战争的战场去,充实正规军的战斗力,发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在后方的青年人,也是一切为着战争胜利而工作。中国的解放主要依靠青年人。”[6]1939年5月,毛泽东在出席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的演讲中进一步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要看愿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7]124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在各个解放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建设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更好发挥广大青年在人民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共中央领导和推动各地试办青年团,进而在全国普遍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要求共青团在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团结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祖国的建设,站在祖国建设的前列。1959年3月7日,邓小平在谈到共青团与党的关系时指出:“共青团犯一千条错误都没有关系,但是有一条错误不能犯,就是脱离党的轨道”[8]2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对共青团工作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9]242-243

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是意味着共青团就没有独立性,没有独立的工作。在实践中,既要反对脱离党的领导的“先锋主义”,也要摒弃把共青团变为“第二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极为重视运用青年团这个力量,注重在党为整个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总方针下,充分发挥青年团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作用。

二、坚守理想信念是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政治之魂

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李大钊所说:“青年呵!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10]194“革命的能力,发源于主义的信仰。”[11]20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让许多苦苦寻觅救国救民道路的爱国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1922年5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就特别指出:“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根据马克思的学说而成立。……青年们尤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诸君,须发挥马克思实际活动的精神,把马克思学说当做社会革命的原动力,不要把马克思学说当做老先生、大少爷、太太、小姐的消遣品。”[12]364-365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千百万革命青年喊出“打日本,救中国”的口号。数万爱国青年从海外、从沦陷区、从大后方,千里迢迢奔赴延安。因为在他们眼里,延安已然成为中国的希望所在。为了心中的信仰,他们冲破国民党的层层封锁线,要求革命。正如两位十六七岁的女青年从家乡徒步来到延安后向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所说:“怎能不害怕呢?走了好几个月,又累又怕,可是一想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父母亲,想到去延安就能找到共产党、毛泽东,就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呢?”[13]175上海的知識青年赵戈也回忆说:“当时我同20余位有志青年奔赴延安……像我这样来自上海、北平等大城市的热血青年并不少,有些甚至还是富家子弟。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封锁线,投奔延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延安有真理,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有坚强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信念。”[14]3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战争年代向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全面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年代的转变,新中国的第一代青年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门槛上,参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广大青年向着党和共青团指引的方向,歌唱祖国,歌唱社会主义。他们希望自己赶快进步,以朝气蓬勃的热情进行学习和工作,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青春战斗队,发挥了重要的突击队作用,展现出敢于拼搏、热爱劳动的精神风貌。“学雷锋、树新风”“学习张海迪”“学习英雄少年赖宁”……这些由青年发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青年当中传递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坚定了前进目标。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和团员青年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早在1977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发表一位青年吴克勤的来信《向“四人帮”讨还青春》,并以此展开了“怎样为光明的中国贡献青春”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广大青年清醒地认识到:被耽误的中国只能靠被耽误的中国人来改造。1979年和1981年,清华和北大学子先后发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号召。广大青年激发出强烈责任感,响亮提出“站在四个现代化的前列”“长征接力有来人”的豪迈口号,争做新长征突击手。他们紧跟着党,勇开时代新风,以奋斗精神和志愿精神融入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团员青年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豪情壮志,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是青年团和中国青年的奋进之力

“盖青年者,国家之魂。”[15]369时代各有不同,奋斗的青春一脉相承。在伟大觉醒中确立奋进之志。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号召广大青年要“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15]369。面对祖国危亡,一批先进青年下定决心“决不能眼看着祖国衰亡下去,要担当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大任”,走向觉醒[16]26。中国青年由此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一二九”运动时,广大爱国青年进一步走向觉醒。1935年12月9日,民众觉醒的伟大成果——划时代的“一二九”运动爆发,它如久旱的大地忽降雨露,给人民带来心灵的企盼,中国也随之逐渐从黑暗走向光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参加根据地建设。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五四”青年节中说:“‘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17]5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青年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一切为了社会主义”“把青春献给祖国”“祖国要我到哪里就到哪里”“不怕困难,向困难进军”,成为他们的行动口号。在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广大青年艰苦创业,主动作为,勇挑重担,积极开展“增产节约”“技术革新”等活动,展现出别样的青春风采。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团员青年成为各项建设事业中最活跃的力量,展现出敢闯敢干、引领风尚的精神风貌。改革开放之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是青年运动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再一次成功运用,也是青年勇立时代潮头的有力诠释。1994年,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为载体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两个文明建设之中;以主要窗口行业为载体的青年文明号活动,用敬业意识、创业精神和质量、效益、安全、竞争、服务等观念,在全社会展现青年的精神风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团员青年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习近平高度评价经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新一代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18]266

四、扎根广大青年是共青团的活力之源

青年是青年运动的主体,青年是共青团之本。因此,青年团必须要根据广大青年的需要,从青年的各种活动中来建立团组织和开展工作,注意和努力为广大团员青年的特殊利益和切身需要服务,并且在这种注意和努力服务中逐步引导广大青年去拼搏奋斗。

追求进步,是中国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但是不同时代的青年,他们的思想、愿望、兴趣和要求,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和时代印记。20世纪20年代,青年们的特点,主要是忧国忧民,就是谈论天下大事,批评腐朽黑暗的旧世界和旧制度,抒发改造旧社会的胸怀。他们的追求主要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如何推翻反动腐败的政府。正像毛泽东所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9]6-7适应这一特点,共青团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青年们深感亡国之痛,所以唱出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还有“一二九”运动时期唱出的“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献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息”,还有“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适应这一特点,共青团积极组织广大青年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参加大生产运动和文化教育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青年团组织团结广大青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艰苦创业,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指出,“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多数,同时注意先进青年”,“重点要放在多数,不要只看到少数”。[20]261邓小平也指出,青年团要研究什么方法适合动员青年,共青团“要力求代表和反映青年的利益和要求”,“必须经常注意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应当通过更多地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来充当党的助手”。[3]11,35-36

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共青团和团员青年担负起更为繁重的任务。1957年5月,邓小平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应该克服自己队伍中任何脱离群众的宗派主义的倾向,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国全体爱国青年的知心朋友和核心力量。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倡谦虚,反对骄傲自大,就要要求每一个青年团员努力去帮助别人,而不要怕自己吃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就是我们的口号。”[21]2771961年10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共青团要做更多的事情,做更多人的工作,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到经常工作方面”。[3]33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个现代化”的口号鼓舞着广大青年。共青团及时把“学四化、干四化”作为新时期青年的主课,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1978年10月,团十大报告指出:“共青团这个核心是否坚强,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能不能广泛地团结青年,能不能把出身不同、经历不同、进步快慢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青年都吸引到自己的周围。”[22]413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青年们希望解放思想、平等交流,他们渴望的是振兴中华,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1982年党中央在对团十一大的祝词中指出:共青团的各级组织要“大大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使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和先进性都得到增强,让千百万合格的共青团员源源不断地涌现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和各行各业的战斗岗位上。”“从青年的劳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青年的特点,以满腔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开展团的独立活动,力争在一切思想工作和为青年服务的工作中,都收到春风化雨般的良好效果。”[23]

2012年5月,胡锦涛提出共青团要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原则”,“要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把为青年服务作为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团组织的关爱”。他同時指出,“要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把加强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2]590-591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形势要求和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的时代特点,共青团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和深化改革。各级团组织着眼于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立足基层,扎根青年,让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实现青春梦想理想。

结束语

中国青年运动“不仅是以谋青年的福利为中心的目的,乃是以谋全国的福利,当作他任重道远的事业”[24]420-4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15]393,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要求:“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25]243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

[2]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3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高朗山.纪念西北青救成立一周年[N].新中华报,1938-04-15.

[7]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8]邓小平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0]朱文通,等.李大钊全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1]恽代英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任建树,等.陈独秀著作选读(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3]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延安时期大事记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4]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浦江之畔忆延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5]李大钊全集(第二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6]丁洪章,张建平.往事珍闻录[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1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9]毛泽东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2]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编.中国共青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概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23]胡启立.殷切的期望 在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J].中国青年,1982(1):4-7.

[24]张太雷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5]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艾岚

On the Struggle Course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Liu Jianjun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CPC History, Party School of the Hebe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Hebei Academy of Governanc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China)

Abstract:Over the past 100 years, under the unity and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generations of Chinese youth untiringly struggled and established immortal feats. The centennial struggl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has provid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Chinese youth movement. Namely, uphold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and Chinese youth, adhering to ideals and beliefs is the political soul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and Chinese youth, joining in the great caus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s the endeavor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and Chinese youth, taking root in the broad masses of youth is the vital strea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Key words: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struggle course; immortal feats; valuable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