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出路

2022-05-30 05:10岳爱武陈文祎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出路困境新时代

岳爱武 陈文祎

摘 要:中国高校在促进对外文化传播、向世界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力量、增进全球人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传播意识略显薄弱、传播时效不强、传播精准度较低、传播体系尚未健全等困境。对此,高校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实践差异,释放对外文化传播“新活力”;疏通传播渠道,优化网络技术,开创对外文化传播“新动能”;创新方式方法,保证内容质量,打造对外文化传播“新亮点”;加快人才培养,加强舆论应对,展示对外文化传播“新形象”。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2)03-00075-06

多维高效的对外文化传播是加强我国与世界沟通交流,增强理解互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与其综合实力显著相关,是高校自身软实力的体现,也是高校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

一、新时代加强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新时代加强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能在促进对外文化传播、向世界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力量、增进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更好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传递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一)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是促进对外文化传播的桥梁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作为促进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单位,高校自觉肩负起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责任。对外文化传播能够向世界展示高校深厚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展示中国高校独有的精神内涵与学术气派,让世界其他国家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认识中国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格局;能够用高校发展实例鲜活地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问题,向全世界诠释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进而从高校“视窗”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

(二)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是向世界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力量的助推器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2]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搭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的“快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历史性的飞跃。中国高校以优良的高等教育理念、优秀的高等教育平台为世界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在此情境下,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将最大程度助力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国门,向世界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力量。一方面,与国际社会的良性沟通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的关键,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能够帮助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营造合适的交流氛围。例如,中国高校定期与世界其他高校互派交换生,交换生群体在保持与世界高校良好合作的同时,又为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增添色彩。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环境中获得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多样态发展,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这些都与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戚戚相关。

(三)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是增进全球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润滑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3]中国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对外文化传播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交朋友”。要多维度增进国际人才交流,广泛与国外专家学者在各个领域开展研究与合作。中国高校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大批专家学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多方面支撑起中国高校“智库”建设,这为对外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文化隔阂,拉近各国人才之间的距离。在科研与学术合作的基础上,中国高校学者可成为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传声筒”,在潜移默化中将具有时代精神、含有中国价值导向的中国发展理念传递给国外的专家学者。

二、新时代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困境

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等机构与中国日报网、光明网等媒体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指出,“内地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基本呈正态分布”[4]。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中国高校在传播内容建设与传播形式上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厘清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而全面寻求新的出路。

(一)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意识略显薄弱

在对外传播中,中国高校缺少总揽全局的视野,缺乏大局思维,传播意识略显薄弱,传播理念较为落后。现阶段,不少高校的文化传播仅仅停留在国内,在国内闯劲十足,做得热火朝天,但对如何在国际上打好名声却不知所措。许多高校在职责、意义和功能等方面,把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混同,其对外传播的意识比较薄弱、理念较为落后。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有些高校缺乏创新的勇气,传播内容千篇一律、“交集”过多,缺少学校特色与学科特色。有些高校注重科研而忽视传播建设,其科研成果较难被国外高校关注。还有一些高校,过于重视表面文章,一味地想走“多快好省”的路子,从而偏离了自身定位,难以树立起自身品牌。上述问题不同程度体现出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意识薄弱。

(二)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时效性稍显滞后

时效性是传媒从业人员在选择新闻的过程中用以评判新闻事件是否值得报道的标准之一[5]。当前,新闻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中国高校还未适应争分夺秒的节奏,对外文化传播时效性较弱。其原因主要在于传播渠道不畅与网络技术相对落后。

从渠道层面上看,由于网络安全性等因素,中国高校在接收对外信息上存在着信息延迟等问题,特别是事件性新闻的接收时效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大陆高校的对外传播往往分布于高校宣传部(新闻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校友会以及二级院系所等各个平台中”[6],官方传播渠道偏多,大众传播媒体渠道偏少。与国内高校不同,欧美知名院校较为注重大众传播媒体。例如,“哈佛大学开通了脸书、推特、优兔等6个官方社交平台,哈佛医学院、神学图书馆、哈佛校友会等178个组织机构也入驻了不同类型的社交平台”[7]。官方渠道传播权威可靠,但中间环节多、时效性弱,其传播内容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国际上的关注。此外,我国一些高校没有与国外高校开通长期沟通的渠道,也未与之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导致对外文化传播的非连续性与不稳定性。

从技术层面上看,对外文化传播大多依靠网络信息的相互传递,而中国高校在网络信息化处理与新兴技术的深度应用等方面面临多重困境。首先,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数据面前,高校的网络基础技术相对薄弱,信息处理的效率低下,难以挑选出有用的网络信息。其次,高校还未大规模应用网络传播的前沿技术与先进手段,老旧技术难以在信息化时代确保对外文化传播的畅通。这使传播资源无法共享、信息资源闲置,形成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加剧了信息处理的难度,进而使传播时效性大打折扣。

(三)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精准度较低

“所谓精准传播,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产品,以恰当的方式,推送给恰当的受众,产生与预期一致或大体一致的效果。”[8]如果说标准化的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是单纯的“传出去”,侧重点在于传播的过程参与,那么精准化的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是为了“传得好”,清晰、准确、个性化地输出中国高校的立场与观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精准度较低,主要体现在受众分析工作不到位与具体内容建设缺失“准心”两个方面。

从受众分析上看,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面临着媒介层面与职业层面的双重难题。一方面,中国高校需要兼顾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传播,又要实时跟进手机、互联网、电子书等新型媒介的传播。新型媒介“具有广泛参与性、互动性、对话性、开放性等特征,传播的内容具有情感关联性、泛娱乐化、日常性、碎片化等特质,传播内容的主题偏‘软,传播的符号以图片、视频、表情包等为主”[9]。如果再仅仅沿用传统传播模式,不能满足新型媒介受众的需求,那么传播精准度无疑将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中国高校目前并未对受众职业进行系统化区分。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受众是海外专家与学者,他们希望阅读具有专业性、完整性、严肃性的前沿学术成果或有关中国的官方研究,网络传播的“只言片语”难以满足上述需求。专家学者以外的群体更易接受风趣幽默的娱乐化表达方式。如果未从职业方面对受众加以区分,那么会降低传播的精准度。

从具体内容上看,中国高校对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与灵活度不够。目前,“一些高校在海外文化传播时并未对传播内容重新创作或是排列组合,而是将对内传播的稿子原封不动直接向海外传播”[10]。把媒体海外版的内容稍微修改甚至不做修改,便直接对外进行二次传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另外,没有考虑跨文化因素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中式思维”与“中式外语”经常出现在对外传播中,导致海外受众常常因为不理解文章本意而失去兴趣甚至感到厌恶。类似这样的传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体系尚未健全

在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高校的国外办学点偏少,高校外文官网建设不完善,在国际主流传播平台的入驻率偏低。

在传播所需的人力资源方面,“高校海外传播对人才素质有特定的要求,既懂传播、又懂外语的人才相当匮乏,严重存在海外传播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重用的现象”[11]。首先,我国高校每年公派留学生去国外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但他们并未完全担负起传递中国高校文化的使命。其次,中国高校与海外校友联系不紧密,未能发挥他们独有的传播优势,丧失了宝贵的对外传播资源。最后,部分高校并没有下功夫培养对外传播的专职人才,对外传播往往由兼职人员负责,传播效果自然难尽人意。

在舆论应对机制建设方面,中国高校缺少成熟的反击与制约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可乘之机,致使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常常被污蔑、扭曲,被阻滞、屏蔽。由于长期受到西方舆论的影响,西方民众未能对中国高等教育有确切而公正的认知,久而久之形成刻板、僵化的思维定式。对此,中国高校往往只是被动防守,没有通过主动传播博得关注,树立良好形象。在面对那些偏激的、污名化的海外舆论时,中国高校缺少相应的话语应对体系,经常陷入“失声”的危险境地。

三、新时代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出路

新时代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催生出新的机遇。对于高校对外文化传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和各个层面的设计,统筹推进、精准施策,不断探索创新性、引领性的举措,为推动中国高校对外文化传播事业新发展谋篇布局。

(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实践差异,释放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新活力”

第一,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在认识上高度重视,高规格、严要求做好对外文化传播工作。一是强化学习。高校应组织人员认真研读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部门针对高校出台的政策、文件,例如《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等,尤其要深刻领会涉及传播的内容,确保不在传播大方向上出现差错。二是落实责任。由高校党委牵头,然后层层传导、逐级明确,自上而下构建完整的高校对外传播责任机制链,让高校各部门承担起相应职责。三是制定阶段性目标。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对外文化传播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通过制定目标树牢对外传播意识。

第二,在具体实践中,高校要將差异性贯穿传播过程的始终,由内而外凸显中国高校的独特价值。一是找准自身定位。高校传播应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这个根本原则,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对外输出高质量专业技术与优质文化资源。二是树立高校品牌形象。“高校在发展历程中都有自身独属的气质和文化积淀,应该以此为基础建设文化标识系统,打造专属于高校自己的品牌形象”[12],提供具有高校文化底蕴和学科特色的文化产品,借此对外传递高校办学价值理念。三是汲取所在城市的文化“养料”。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文化特色,高校可以挖掘所在城市的文化内核,依托所在城市的丰富资源,让对外文化传播不再单调。

(二)畅通传播渠道,优化网络技术,开创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新动能”

第一,传播渠道的畅通,是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畅通已有传播渠道,打通新传播渠道。一是与世界各国高校、组织、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平台。例如,培育了众多中国气象官员、学者和专家,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国际气象组织、世界知名气象类高校、气象研究院和研究机构等保持合作,在深入探讨世界气象问题的时候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中国文化。二是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性合作。政府能够提供对外传播官方渠道,企事业单位能够提供对外传播民间渠道,通过合作使官方渠道与民间渠道最大化助力高校对外文化传播,全方位增加高校对外曝光度。三是加快对外传播平台建设。高校可在维基词条创设编辑英文词条,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认证官方网站,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主流网络平台设立官方账号,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

第二,高校应不断优化网络技术,为对外文化传播提供最可靠的技术保障。一是加快网络传播设备更新。高校可以针对各学院、各部门的不同情况,提供必要的物力与财力支持,为对外传播工作部门或小组配置最新的网络传播设备。二是优化网络传输。对外文化传播必须保证VPN网络的畅通,高校应当对网络传输速度、IPv4与IPv6网络协议的有效性进行常态化检查,确保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三是加大前沿技术应用。高校可以采用世界前沿传播技术与手段,例如8K视频、5G网络、AI交互等技术,使对外传播增质增量。

(三)创新方式方法,保证内容质量,打造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新亮点”

第一,高校应当创新传播方式方法、拓宽传播思路,进而大幅提升对外文化传播效果。一是融合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高校可以融合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实现传播内容的线上线下同步。例如,高校对外发行的纸质报刊内容与高校Twitter的内容保持一致,从而既减少传播内容的割裂,又兼顾传统媒介受众与新型媒介受众。二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分析海外受众群体。高校可以利用算法技术、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入分析海外受众性别、年龄、职业与生活习惯等信息,根据他们的接收习惯精准传播,降低对外文化传播的盲目性。三是借鉴中国优秀对外传播媒体与平台的经验。高校可以向中国优秀对外传播媒体与平台学习,复制它们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入高校特有的文化背景,使传播效果更上一层楼。

第二,高校应当挖掘不同类别海外受众的兴趣点,在内容建设上花功夫,保证对外文化传播的持续性发展。一是深度整合新闻素材。高校应当更新老旧新闻素材、避免重复性内容,紧贴国际实时热点与海外受众关注点,防止离开国际大环境空谈高校文化。二是灵活带入中华文化。高校应避免生硬的传播方式,要将中华文化“嚼碎”,用海外受众喜爱的方式输出,让海外受众能够看得懂、喜爱看、看完之后意犹未尽。三是准确使用外语。高校在对外文化传播时应该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根据海外的民风民俗习惯,用最地道的语法和词汇向海外受众传递信息。

(四)加快人才培养,加强舆论应对,展示高校对外文化传播“新形象”

第一,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质量靠的是传播队伍的质量,加强专业化、复合型传播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一是组建对外文化传播团队。高校可以通过考试、资格审查等形式,筛选优质的对外传播人才,从根源上确保对外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二是推进人員交流合作。高校对外传播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外语,还要熟悉海外受众。高校可以每年派遣相关人员进入国外知名学府或优秀企事业单位,让他们参加业务培训;也可以定期举办院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会。三是积极利用海外人才资源。高校可以加强与海外校友的交流、沟通,经常关注公派留学生的学习状况,让这部分海外人才成为高校对外文化传播中的“储备军”。

第二,建立完备的舆论应对机制,让对外文化传播在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平稳落地”。一是建立舆情监测系统。我国高校应当尽快建立对外舆情数据库,在面对突发舆情时,能够及时预警、动态分析、尽快做出决策,进而能够引导海外舆论走向,维护中国高校的切身利益与形象。二是用实际行动应对舆论。正所谓“说不如做”,中国高校可以用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例如,积极援助不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校,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公约,从而树立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5-526、377.

[4] 第七届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论坛暨《2021中国大学、央企、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系列报告》发布会在北师大举办[EB/OL].(2021-12-31).https://news.bnu.edu.cn/zx/zhxw/125982.htm.

[5] 张咏华.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3.

[6] 方增泉,祁雪晶,杨可,等.“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中国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J].情报工程,2018(4):86.

[7] 吴龙江.新时期中国高校海外传播路径探析[J].对外传播,2021(3):46.

[8] 文建.提升传播精准度,增强国际话语权[J].中国记者,2019(8):7.

[9] 陈涛,岳爱武.加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维度及向度研究——基于高校实践探索的视角[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66.

[10][11]铁铮,夏雨鹏.着力增强高校海外传播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7(2):51、51.

[12] 方增泉,祁雪晶,常晋,等.“双一流”建设视域下中国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分析[J].对外传播,2021(5):74.

责任编辑:吉强

猜你喜欢
出路困境新时代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