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江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研究

2022-05-30 10:48曹子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8期
关键词:江宁红色旅游红色

曹子豪

[摘           要]  首先,对江宁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基础研究;其次,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再次,坚持从实际出发,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江宁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进一步激发江宁红色旅游的思政教育价值;在思政理念引领下增强对江宁红色文化的挖掘与应用;着重以思政视角挖掘带有江宁印记的红色文化资源;继续推进江宁红色思政教学科研体系建设;运用江宁红色文化融入思政通识与实践教育。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江宁红色文化资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04-03

一、江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概况

作为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宁红色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于抗日战争时期领导江宁人民创造的社会精神财富,谱写着江宁人民爱国爱党、舍生忘死、不懈奋斗的伟大荣光[1];江宁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包括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宁地区所建成的各类指挥部遗址、战斗事件发生地、烈士纪念碑等物质红色文化资源,还包括同时期在江宁地区所形成并传颂的民歌、戏剧等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江宁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这一显著特征。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二者教育目标深度契合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旨在提高国民基本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鼓励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而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坚强意志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追求,涵养了舍我其谁的英雄本色以及砥砺担当精神[2]。红色文化资源常常被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高国民思想道德品质,为人民提供内在精神动力,鼓励人民缅怀英雄、继承遗志,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焕发创业创新创造的时代激情。

(二)红色文化为思政教育注入深厚力量

红色文化所倡导的崇高理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能够对受教育者起到教化作用,加深他们对祖国和党的热爱。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蕴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推崇的相一致。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将红色文化真正注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输出的核心观念更容易被学生接受[3]。此外,红色文化的注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了充实与拓展,教育形式不断优化,教育主客体借助红色文化这座桥梁也获得了更多相互作用的机会,进而产生全面积极的影响[4]。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江宁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江宁红色旅游的思政教育实效性不强

近年来,江宁为获得稳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把红色旅游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让红色旅游担负起了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责任。当前,江宁红色旅游虽然初步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但还是以游览体验为主,偏重通过形式和特色上的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文化内涵相对不足。所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都远远不足,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相对有限。

(二)运用思政理念对江宁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不足

当前,对江宁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没有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对江宁红色文化资源中能够应用于思政教学的文化精髓和珍贵史实提炼不足,江宁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得到深加工,江宁红色文化资源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如今,已挖掘与应用的江宁物质红色文化资源虽然能够使人们直观地了解江宁红色革命历史,但是展现得不够立体,较为片面,没有将革命精神以鲜活的形态表达出来,对生活在和平时期的现代人吸引力不足,难以发挥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江宁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未着重挖掘

一是对江宁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特色挖掘不充分。江宁保留着众多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当前这些闻名遐迩的英烈事迹,也仅仅是江宁革命英烈斗争历程的一个剪影。江宁众多的抗日英模、革命英烈、战火岁月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挖掘。二是对江宁红色文化资源中新四军文化元素挖掘不足。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就位于江宁上庄村。当前,该旧址仅被作为重点文物保护起来,这显然是不够的,新四军在江宁的活动足迹和文化精神值得被更深层次地挖掘。

(四)围绕江宁红色文化的思政教学科研体系建设不完善

一是江宁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程的比例不高。江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现阶段对江宁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编写专门教材应用于思政教学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以江宁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程难以落地。二是有关江宁红色文化的教学方法有待优化。目前,在思政教学中植入江宁红色文化,仍沿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求知兴趣,最终结果便是受教育者对江宁红色文化仍是一知半解,较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从事江宁红色文化研究的思政科研人员不足。江宁红色文化研究的主阵地在省内高校,高校中与红色文化有接触的,一般是党群部门行政管理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辅导员,他们中除了专任教师有科研的硬性任务,有可能对江宁红色文化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其他人的工作重心则是更多地放在了江宁红色文化宣传上。由于没有成立专门深耕江宁红色文化的研究机构,多年来鲜有关于江宁红色文化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至于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因为对江宁红色文化的研究与其主责主业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并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的研究机制,无法做到群策群力。

(五)将江宁红色文化融入思政通识和实践教育面临阻力

一是江宁红色文化还未得到较好的运用,思政通识和实践教育的内涵仍然不足。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对实践活动感兴趣,而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娱乐性大于教育性,导致教而无获。二是思政实践教育缺少经费支持。以高校为例,为保证实效性、针对性,思政实践教育一般只能以班级、社团为单位组织开展。因为参与人数少、发生频率低等原因,这类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往往不会得到充足的经费支持。这便从根本上限制了把江宁红色文化融入思政实践教育的专业化、特色化探索。三是专门用于江宁思政实践教育的实训基地尚未建设。截至目前,江宁已建成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体形式有烈士陵园、先贤故居、战场遗址等,这些基地起到了供人们瞻仰祭奠的作用,而想要使人们沉浸式体验江宁红色文化,提升教育效果,建设多所思政教育实训基地显得非常关键。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江宁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应用的对策

(一)进一步激发红色旅游的思政教育价值

江宁红色旅游若能增强其精神内涵和文化深度,人们便可通过红色旅游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江宁红色旅游应该坚持高质量发展,充分融入思政育人理念,巧用高科技手段创新江宁红色文化的展示方式,使红色旅游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旅游过程中顺利开展,进而提升江宁红色旅游的思政教育价值。具体做法是利用3D影像、全息投影、VR、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影像、三维动画等数字模式,推动红色文化场景化展示与活态化传承,让参与江宁红色旅游的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近距离领略英雄人物的风采,这样便大大增强了江宁红色旅游的互动体验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性,让红色基因深入人心,使江宁红色文化的内涵得到充分彰显[5]。与此同时,将拥有红色文化遗产和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优先纳入江宁红色旅游发展对象,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最佳连接点,贯彻融合发展理念,在江宁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名村。这种做法不仅推动了红色旅游向第一、二、三产业延伸,助推乡村产业兴旺,还同步扩大了江宁红色旅游的思政教育辐射区域。

(二)在思政理念引领下增强对江宁红色文化的挖掘与应用

运用思政理念对红色文化进行挖掘与应用,其核心便是要完成精神层面的升华。从红色文化挖掘的角度来看,应当加大对江宁红色文化作品创作的帮扶奖励力度[6]。发展红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社会观念引导等方面进行精准帮扶。江宁文化管理部门应当立足地区发展实际,出台有关江宁红色文化作品创作的奖励办法,特别是对百姓欢迎、制作精良、思政教育性强的江宁红色文化作品给予可观的奖励。同时,要呼吁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思政研究人员以江宁红色文化为题材创作文学作品,形成社会各界协力创作、共同弘扬江宁红色文化,精选江宁红色文化编入教材用以育人的良性发展局面,最终使群众以信仰红色文化为荣,以参与红色文化建設为乐趣,自觉纠正错误思想、错误言论,增强自身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从红色文化应用的角度来看,应当完善江宁红色文化参与传播体系。参与传播体系不完善是导致江宁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一般、思政理念贯彻不深入、社会各界参与度低的重要因素。完善江宁红色文化参与传播体系,推动江宁红色文化的传播实现标准化和均等化。首先,要在思政理念指导下建立江宁红色文化群众自主发展机制,具体内容为鼓励广大群众在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指导下,结合历史风俗,对江宁红色文化进行创新,再加以运用。其次,江宁红色文化的传播工作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可以建立专门用于发布江宁红色文化相关信息的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掌握公众对江宁红色文化的阅读偏好。

(三)着重以思政视角挖掘带有江宁印记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是聚焦对江宁红色文化遗迹的挖掘。江宁红色文化遗迹见证了江宁人民的抗战历程,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开展革命的光荣成果。以此为挖掘重点,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江宁红色脉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动的“活教材”,便于受教育者加深对江宁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与此同时,在对江宁红色遗迹进行挖掘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同步构建江宁红色文化识别系统,形成江宁新时代的“红色文化名片”。二是努力追寻新四军留下的红色踪迹。

(四)继续推进江宁红色思政教学科研体系建设

人才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只有打造一支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政教学科研人才队伍,才能切实将挖掘到的江宁红色文化资源高效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具体来看,一是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思政教学人员对江宁红色文化的讲解水平,极大地影响了江宁红色文化传播的实效。二是切实发挥党政领导示范引领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对象,党员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主动学习江宁红色文化知识,以此作为补足思想之“钙”的重要手段。三是着力发挥其他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共建作用。挖掘与应用江宁红色文化这项工作,仅依靠思政教学人员是不够的,其他专业课教师也必须加入到学习运用江宁红色文化的队伍中来,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四是发挥好区域内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乡贤名人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五)运用江宁红色文化融入思政通识与实践教育

一是在思政通识教育中运用江宁红色史料,努力将江宁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抓住江宁红色文化与思政通识课程的共通之处进行教育。二是构建江宁红色文化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健全江宁红色文化实践教育的组织体系,用制度抓落实,督促区内各单位建立专门负责红色实践教育的科室,实现红色实践教育常态化。其次,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与红色实践教育工作相挂钩,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规范化、精密化管理,提升红色实践教育服务水平。最后,健全红色实践教育监督管理机制,用监督管理杜绝流于形式的红色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不断改进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确保江宁红色实践教育能够长期坚持、长效育人。三是丰富江宁红色实践教育的教学思路。笔者根据基础调研情况,列举三种思路。第一种是强调实践求知的过程。第二种是强调文化洗礼的感受。第三种是强调红色公益的参与。让学生走进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协助专家学者做一些文献整理与数据统计的基础工作,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辅助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红色文化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李霞.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3.

[2]肖灵.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刘红梅.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4]周宿峰.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曹红玲.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广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研究[D].桂林:广西大学,2019.

[6]朱小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江宁红色旅游红色
刘江宁作品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在哪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追忆红色浪漫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