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用勇,不可不慎

2022-05-30 08:27李方刚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勇敢者画线冲动

李方刚

①勇敢,可能是人类在动物兽群野蛮争斗时代就拥有的现象,并作为一种精神基因传承到人类时代。所以,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勇敢都是让人热血澎湃的人生品质和精神力量。不管是善良之人,还是邪恶小人,都对勇敢和勇敢者尊崇有加。然而,勇敢在所有人群中的普适性,却使这种精神容易走向极端,成为莽撞的代名词。孔子关于勇敢的智慧,其深刻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勇敢是复杂的。

②孔子认为,真正的勇敢是见义而为,而“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非常推崇勇敢的精神品质,他认为“勇者不惧”,乃是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并为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即所谓的仁、智、勇。

③孔子提醒人们的是,“勇”要与“智”相结合,真正的“勇”应该是将“智”融合在内的,可称之“智勇”。在今天的社会,“见义勇为”是值得称道的勇敢之举,但是,如果孔子再世,也不会莽撞地见义勇为,同样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让勇敢和智慧结合起来。孔子的看似不够勇敢的“智勇”,值得现代人借鉴。

④勇需要智的充实。更重要的是,勇敢很容易越界,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它必须要有正义、道德的关照和约束。历史上,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社会道德和正义观,“勇敢”起来的结果就是造反、割据一方,造成生灵涂炭;而那些勇猛有余的普通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起来的结果,或许就是走上偷盗、危害社会的道路。

⑤对于今人来说,普通人的勇敢尤其需要“义”的指引,很多年轻人容易受到那种不正义的“勇敢者”的吸引,做出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最终导致自己前途尽失。

⑥正是出于“义”的考虑,孔子认为人们在好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义”,勇敢才不会误入歧途。“好勇不好学”的弊端是容易捣乱闯祸。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如果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勇敢”只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招致灾祸和不幸。

⑦在孔子看来,智慧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勇敢的力量,而通过“义”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原始生命冲动的能量,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

⑧勇敢,不可不慎。

(选自《论勇敢》,有刪改)

借鉴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第⑥段画线句通过讲道理分析勇敢的正确含义,属于道理论证;同时,“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这是从正面分析论证;“如果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勇敢只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招致灾祸和不幸”这是从反面分析论证,前后构成正反对比论证;将“义勇”和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的“勇敢”进行对比,论证了“义勇”的好处,非“义勇”的后果,突出强调了论点。

猜你喜欢
勇敢者画线冲动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画线也能算乘法?
勇敢者的游戏
勇敢者的游戏
冲动
配花朵
勇敢者探险
他的冲动我的迷茫
如何对“画线部分”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