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外开放视域下高校如何做好外事工作

2022-05-30 08:46申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8期
关键词:外事留学生国际化

申慧

[摘           要]  教育对外开放视域下,高校对外交流和合作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与境外高校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对我国蒸蒸日上的高等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抓住新时代机遇,以外事工作为落脚点,旨在研究教育对外开放视域下,高校如何在外事工作方面,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政策外交大局,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精心塑造人文交流品牌,持续增强留学中国品牌影响力,提高合作办学质量,提升合作办学效益。

[关    键   词]  教育对外开放;外事工作;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163-03

一、前言

(一)教育对外开放的内涵

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迫在眉睫,又恰逢其时。中国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致力于深化拓展与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二)高校外事工作范畴论述

外事工作的显著特点是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目前,我国高校外事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对外合作交流、港澳台交流事务、来华留学生教育三大板块,一般来讲,高校都会设立外事职能管理部门,高校的外事管理部门一般下设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有的高校国际合作交流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合署办公,有的高校国际合作交流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分设两个独立部门。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高校的国际化工作已不再是简单地迎来送往的来访接待,而是由学校外事职能部门——国际处牵头,围绕国家及上级部门对外工作方针政策,对学校外事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研究、组织实施外事活动、进行涉外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其中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实施全校对外交流合作的发展规划;开展与国(境)外高校及有关联络、合作与交流;外事来访接待、教师赴境外访学研修、外籍教师管理服务、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中外合作办学以及来华留学生管理,甚至海外孔子学院。外事管理部门肩负着学校履行教育对外的重要使命,与学校建成“双一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等目标都息息相关,它的重要性和成效日益凸显。

二、高校外事工作现状概述

笔者所在的高校淮阴工学院,位居江苏省中北部,江苏省是科教大省,政府大力支持省内高校的国际化工作,主要体现在通过政府留学奖学金等方式积极支持高校一线教学科研教师赴境外访学研修,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中,开阔国际化视野,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提升学科竞争力,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赴境外交流形式主要以夏令营、冬令营等短期活动体验为主,长期交换生、学分互认项目较少。

中外合作办学事业不断实现零突破,在办学数量上每年呈递增的趋势,在办学效果上初见成效,处在爬坡阶段,集中体现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上,办学的机构数量偏少,办学层次偏低。集中在本科生的合作办学,研究生的合作办学稀少。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聘请具有外籍高层次转接学者或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人才是高校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积极聘请外国学者来校任教,外籍教师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長,但总体占比偏低,聘请外籍高层次人才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难点,总体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岗位聘用、学科平台、实验室设备落后、薪资待遇等方面,学校面临着巨大财政和人事改革等挑战与压力。

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以非洲留学生为主,其次是亚洲留学生,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提质增效是下一步亟须解决的。特殊时期,在线教育成为来华留学生的主要教育方式,伴随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缴费困难、出勤较差、学生失联、网络差导致不能按时上网课、师生沟通不畅、退学、休学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在线教育难以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且在线教育课堂的学习状态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何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环境中变中求稳、稳中求进,把中国故事讲好,把留学中国品牌打造好,成为各大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三、高校外事工作方向

高校外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外事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坚持党管外事的原则下,高校的使命是立足学校高质量发展,聚焦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发展。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外事工作时不断深入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国家外交外事大政方针,深化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规律性认识,立足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增强做好教育外事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助推学校外事工作成果提质增效。

(一)创造国际化办学的硬件和软件,进一步加强建设软环境,为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开展构建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高校管理水平要向国际一流标准看齐,将外事管理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并健全学校外事工作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修订完善各项外事规章制度,保障外事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实现学校外事工作管理制度化、科学化。高校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在管理方式上不断创新,工作流程上不断优化,特别是在外事工作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方面,强化外事部门对学校涉外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可通过增加国际化建设指标对学院年度考核比重,特别是专业国际化建设这一指标,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学院给予年终激励性绩效津贴,从而充分调动学校院系主动加入对外交流的队伍。引导、鼓励学院系部和职能部门转变观念,调动其积极性,明确其在对外事务中的主体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为学院只有认识到国际化对促进学院长远发展的诸多作用,对其专业生存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会积极主动参与。

同时,高校重视营造国际化交流氛围,加大教育外事宣传力度,借助校园网、微信等新媒体向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外事相关资讯动态,展示国际交流成果,提升外事工作的影响力,为进一步加强建设软环境提供保障。

(二)深入教育外事管理研究,拓展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指导推动实践创新,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

顺应新时代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立足高校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力争发挥好高校民间外交的作用,利用好现有的教育国际交流平台及教育联盟,拓展合作层次,深化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务实合作,如围绕学术交流、师生派出、引进智力、合作办学等,推进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等方面,还可拓展管理服务工作,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鼓励、选派教师出国访学研修、合作科研和参加国际会议等,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导向加大引进智力的力度,聘请长短期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助推教育成果新突破。

当前,疫情阻断了传统的跨国流动交流形式,在地国际化战略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对外开放的策略,我国学者沈伟就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由量变转为质变的路径采访中提及:有序推进教育在地国际化,系统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质量。他指出,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领先,质量上也可圈可点。在地国际化,从瑞典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走向了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已成为多个国家落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首要之选。高校要积极思考如何将在地国际化发展落实在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加强平台支撑建设等路径,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使學生掌握国际前沿理论知识、技术与信息动态,与国际水平接轨,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将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创新实践活动中,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应用型高校扎根本土特色文化,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地区经济的平稳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和长效机制,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三)立足自身学科优势,增强合作办学吸引力,提升合作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效率

教育对外开放,同世界一流高校的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意义重大,这不仅能刺激教育事业的生机活力,还是加快高校和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高校通过引进、融合境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师资和优质课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多元化的国际人才,扩大高校自身的影响力。努力保证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让中外办学事业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任重道远,高校还有大量的工作要摸索和创新。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如何变中求进,成为高校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高校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不仅仅局限于本科层次,还要进一步突破,开展硕博高层次的合作办学,进一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项目和机构。同时,突出办学特色,鼓励双方在学科专业管理方面多做探索,充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特别是要突出专业优势和课程设置,充分发挥高水平合作办学的教育效益。严禁只追求经济效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评估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的意义,否则合作办学终将偃旗息鼓。

(四)“走出去”,紧跟国家战略,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扩大与多边教育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十四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的任务目标,重点布局了建设“一带一路”教育资源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加强中外体育艺术等人文交流、优化孔子学院区域布局和加大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力度等重要任务。

高校应加快制定和推出本校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留学保障及服务体系,为学校留学人员开辟更大的留学空间,着重把握好“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互补互惠关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相对平衡关系,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围绕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走出去为重点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务实合作,特别是在学分互认、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和学位互授联授等方面取得合作共识。

(五)深化教育内涵,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增强软实力

提升来华留学教育层次,提质增效是新时期对外教育开放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将我国建成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吸引海外顶尖人才来华留学,培养未来全球精英。为此,不仅要进一步探索实施来华留学生与本国学生趋同管理,还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一方面积极落实教育部出台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制定出来华留学生的预科教育标准,各类专业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以保障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监督和问责机制。

根据目前的新形势,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服务,例如,加强来华留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服务,打破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多渠道推动来华留学生实习就业服务的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吸引更多优秀的来华留学生。

加快来华留学教育的制度建设,打造成熟的来华留学生课程资源,打造一支成熟的、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高校不仅要为来华留学对象提供丰富的双语教学课程资源,还要完善插班授课管理制度,为全面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发挥品牌课程及奖学金的引领作用,优化来华留学区域结构,加强培养国外杰出人才。

四、结语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围绕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形势和要求,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外事工作道路,进一步完善高校外事工作管理职能,提升外事工作服务水平,对高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为教育外事工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政策参考和实践指导,以应对和处理对外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助推学校教育外事管理实现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6-04-2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9/c_1118775049.htm.

[2]谢超.新时代地方高校教育外事管理及其发展浅析[J].教书育人,2021(3).

[3]仲彦鹏.在地国际化: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路向[J].山东高等教育,2019(1).

[4]周洪宇.“十四五”期间如何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J].神州学人,2021(4).

[5]潘奇.“十四五”期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与路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3).

[6]徐小洲,阚阅.跨入新全球化:新时期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21(1).

[7]刘宝存,胡昳昀.以高水平教育开放提升我国教育软实力[J].神州学人,2021(5).

[8]徐小洲.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成就、机遇与战略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19(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外事留学生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外事之窗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戒急用忍 行稳致远——外事监管六大问题答疑
一组成功的“外事报道”出炉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