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2-05-30 10:48王新华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王新华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给学生落实相关教学活动的时候,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思维和方式,都需要对该理论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求让课堂教学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要求,实现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在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之后,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展开相关的教学设计和分析工作,以此来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一步开展[1]。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对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分析。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做好道德培养和认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德育工作息息相关,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将知识灵活地传递给学生,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并有效地推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法治观念培养工作。我国当前所要建设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更是要求做好对社会的法治宣传和教育工作。学校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更需要围绕具体的知识内容做好具体的宣传和渗透工作。而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未成年人违法违纪事件。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承担起教育工作,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整合成案例,方便学生理解,从而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三)塑造学生的心理品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塑造学生的心理品格。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各种信息交汇,学生能够获取的信息资源非常多,也非常繁杂,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学生的心理[2]。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自我辨别能力比较差,所以无法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防线。而对于教师来说,就需要帮助学生从心理的角度认知自己,以此来实现自我学习和能力上的提升,同时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尝试进行跨学科整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为了做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尝试进行跨学科整合工作。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对自己的课程教学工作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并不是主科课程,在期末考试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更多的是以考核的方式出现,并不算入学生升学的主成绩之中,所以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会有所懈怠。除此之外,有不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都是由主科教师兼任的,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主科教师占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了学生正常知识结构的形成,还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这些不正确的教学观念和做法,都需要教师在后续的工作中调整和转变,同时其也是构建核心素养课堂的最大阻碍。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寻找合适的途径转变教学观念。针对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教师自己要寻找机会进行理论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往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结合学生实际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上,但进行自我提升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教师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时间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以此来实现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二是积极与同事交流与沟通。对于教学活动来说,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还是要与同事之间共同探讨,教师之间进行教学技能上的探讨,能实现教学设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实现自己的发展。三是做好跨学科融合工作。所谓的跨学科融合,实际上就是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要求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以求能够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与语文课程融合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

(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此来推动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知识讲解为主,再配上多媒体教学,以此来展开课程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是有优势的,但是长期运用也会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就需要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可以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微课数据库来展开具体的教学设计工作。

如“中学序曲”这节课是初中开学第一课,也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如将学校的优美景色通过图片或者是短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愉悦的心态,之后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的基础知识时,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将学校里的花草树木拟人化,做一个Flash动画小微课,让花草树木来告诉学生在初中需要注意什么,需要掌握什么。通过这样一种活泼的方式,让学生对该课程有初步的了解。

(三)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给学生落实相关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时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育中,教师想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就需要从学生本身出发,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的课堂,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了做好这一点,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入手,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具体要求分析教学工作。而针对这一方面工作来说,我认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进行探索,来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感受,以此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和意识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核心素养的提升[4]。

如“少年有梦”这一节课程主要是讲梦想,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树立奋斗目标。因此教师在教授完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学习完这节课后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微课视频上传到平台上,也可以及时通过微课和学生在平台上交流,在增进师生感情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

(四)加强情境创设,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开展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时候,需要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思维方式简单,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对具体的内容进行理解。这样一来,才能够推动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

如“开放互动的世界”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开放的世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小视频中展示一个人可以同时和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这样一个简短的小视频,让学生对现在的世界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体现体验式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给学生扎实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金高峰.基于培育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2020(2):114-115.

[2]唐柳叶.关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方法的思考[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8):1.

[3]冯倩.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J].教育(周刊),2020(14):1.

[4]林少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5):112-113.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