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分层教学

2022-05-30 16:11李宏霞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分层教学法

李宏霞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初中语文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首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最终目的。而分层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按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提供正确指导,让学生根据不同素材写作,从而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效果。初中阶段以语文课为主要课程,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但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普遍存在不会写、不愿写的问题,这不仅会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还会干扰学生对整体语文课程的学习。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使用相关的作文教学法,而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克服以上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写作能力参差不齐。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而部分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明显的劣势,写出的文章结构混乱、病句较多。第二,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从当前作文课堂教学成果来看,部分学生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一些写作能力弱的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害怕上作文课,这会大大降低作文的教学质量。第三,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较为缓慢。虽然教师一直在认真教学,学生也在认真听讲,但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得不到明显提升,这会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教师的教学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及時改进教学理念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深入、全面开展中,落后、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分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更新和完善教师教学理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师需要践行和强化因材施教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只有正视学生作文写作的差异,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和学习,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其次,有利于教师落实最近发展区理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分层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分层教学不仅重点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还会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也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学习层次,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二)有利于创新作文教学方式

以往,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会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班级所有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展没有差别的作文教学活动,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升。而分层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由“粗放式”教学模式向“精细化”教学模式转变,形成全新的、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层次属性的明确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这种方法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师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实际的作文写作情况,并给予每一位学生有差异性的鼓励和指导。

(三)有利于提升作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

课堂教学氛围僵化、无趣等是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体会不到作文学习带来的快乐。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它以学生分层为前提,以学生目前的实际作文写作能力为着力点,通过为学生布置容易理解并且在能力范围内的作文,既可以降低学生作文写作的难度,又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作文写作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种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度,改变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抵触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

(一)明确分层标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作文写作

初中作文写作是需要严格遵循一定标准和原则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作文写作需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写作教学活动中,要在深入研究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写作目标,并在写作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理解写作内容的基础上稳步提升作文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写一篇描写景色的作文时,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和要求,为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发放不同的写作材料,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写作素材。对于写作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一些比较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写作材料;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有利于锻炼写作能力且有一定难度的写作材料,同时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求学生保持积极的写作态度,最终保证学生可以写出最自然、最真实的作文,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综合水平的目的。

(二)建立相关档案,为分层教学夯实基础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中心,为此在开展分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实际的情况为客观依据。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几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将那些可以轻松完成写作任务的优秀学生分为A组,将那些可以正常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B组,将那些学习困难、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分为C组。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分组情况只是记录在学生档案中,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对外公开,防止降低学生的写作主动性,阻碍学生进取精神的形成。另外,学生的分组具有较强的相对性,而档案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为此教师要及时跟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分组。

(三)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分层教学的原则,积极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密切沟通,帮助他们找到写作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及时制订解决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科学的写作教学,有效弥补学生写作的不足。由于学生数量较多,追踪学生学习动态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要想针对每一位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难度较大,这时教师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开展专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法,多关注对本专题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并在教学要求方面进行分层,尽可能完善和优化作文写作训练。

在选题能力的教学中,良好的结构和布局是一篇优秀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内容。为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详细划分自己的写作,将一整篇文章分为多个段落和多个标签。例如,在写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时,教师带领学生将这一主题作文简单地划分为多个层次,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一个标签内容该怎么写,怎么合理安排字数,如何更好地突出主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写学过的文章。当学生模仿其中一个段落时,他们会对文章的布局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就写作材料的选择能力来说,写作材料的选择是影响作文写作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许多学生选择单一且陈旧的写作材料,严重缺乏敏捷性会给人一种老式的感觉。在培养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时,教师首先要扩大和完善学生的材料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和提取写作材料,让学生做好积累,不断提高作文材料的应用能力。对于写作材料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融入素材。

(四)实现作文写作作业分层

初中語文作业分层主要分为工作量分层和作业内容分层两方面。首先,在作业量的分层上,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设置浮动区域可以有针对性地减少作业量,以此作为奖励并激励他们表现得更好,每个学生都希望减少家庭作业,为了实现这一点,学生会注重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同时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如果作业量较多将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不要过多地使用。另外,在作业内容分层方面,教师应针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开展作文练习,保证作文练习的充足性,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减少作文练习量,增加其他方面的作业,保证作业总量不变,这样会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保证学生的作业训练量。

(五)实现作文教学评价的分层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以学生的作文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法缺乏全面性。在实际评价中,教师需要按照不同的指标给予学生综合性的评价,教师需要在评价过程中详细说明学生作文的缺陷。如在给学生的作文打分时,后期需要明确打分标准,如作文语句缺乏吸引力、布局不合理、材料陈旧、复习不清晰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打分理由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作文写作中的不足,让学生逐步改善写作薄弱点。

在评价方式上,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应以相关指标为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评价参与感,还有利于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评阅作文,获得不同的感受和认知。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实质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通过使用教学评价、教学内容等分层开展有针对性教学,从根本上提升作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分层教学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